從24層的窗戶望出去,高樓綿延往遠處,綠地像癩子的頭發,在高樓間偶爾閃現。城市擴張的速度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回頭再讀梁思成在1949年寫的《城市的體形及其計劃》:“有限度的市區是不許蔓延過大的市區……兩區之間必須絕對禁止建造工商住宅建筑,保留著農田或林地。這種疏散的分布,可使每區居民,不必長途跋涉,即可與大自然接觸?!弊掷镄虚g竟然讀出了憂傷,真像是一封塵封的舊情書,寫給現在的城。身處高樓叢林,哪里還有不經過長途跋涉可以看到的農田和林地呢?
親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說實話,真是很佩服在鋼筋空隙里營造綠意的人們。小小一方陽臺,也可以布置下天羅地網的花花草草,擋住視線所及的荒蕪,硬性的鋼筋叢林驟然柔軟。都市人不僅在陽臺、庭院種花植草,還會充分挖掘植物的更多功用。比如提煉植物精油、自制花草茶,在香氛與品茗間,怡然自樂。甚至,沿襲古人的生產方式,利用植物染色衣被,以遠離現代化學染料的侵襲。
染色、造景、插花、烹食、入藥……人們探索著各種親近植物的方式,也在探索著回歸自然的途徑。像所有古董一樣,只有使用它,才能真正感受它存在的氣息;對于草木,只有善用它,才能真正稱之為與草木相伴的生活。
借草木養生、以草木怡情。當田野山林不常在,生活需要更多的慰藉。
在中國的詩詞里,女春愁、士秋悲,及行樂、惜進取,莫不以山水花草樹木寄情;在希臘神話里,幾乎每種芳香的植物都能找到它們的起源,月桂是宙斯的女兒達芙妮變的,水仙則是美男子那西薩斯變的。無論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多大,但在對待植物的態度上竟然有驚人的相似。借花草言心跡,花有花語,樹有樹音,每一種植物都可以是人類某種精神的寄托。
與植物相親,宛若撲面而來的清風,能讓心保持一份靈性,去領略花草之妙,體悟山水之性。
1.
人物:陳景林、馬毓秀夫婦
花草生活方式:研究與傳播草木染色
獨家創意分享:洋蔥皮染色
材料:需染色的方巾、洋蔥皮(約布重的50%~60%)
染液用水:約布重的40倍。
媒染劑:醋酸或明礬,約布重的5%。
制作:
一.染液的制作:
1. 將適量清水倒入染鍋,再將洋蔥皮倒入,開大火熬煮。
2. 沸騰后,轉小火,煮20~30分鐘。
3. 過濾染液。
二. 媒染劑制作:
將媒染劑倒入約布重20倍的水中,攪拌均勻,以能蓋過要染色的布為原則。
三. 染色:
1. 將染好的布浸泡在媒染液中20~30分鐘。
2. 將布擰干,放入染液中煮30分鐘,染煮時注意時常翻轉,以使染色均勻。
3. 染好的布放入冷水中,并以中性洗劑清洗。
4. 曬干、熨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