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2003-2008年溫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溫州統計年鑒》上的相關數據,以RD人員、RD支出費用、新產品開發經費、技術改造支出經費及技術引進支出經費等5個指標作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因素,以新產品產值作為企業技術創新的產出效果,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計算他們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中小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經費投入對新產品產值的促進作用最為顯著,其次是RD支出費用和技術改造支出經費。
關鍵詞:技術創新 灰色關聯分析 中小企業 影響因素 溫州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小型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資金短缺、人才匱乏、信息不暢和技術薄弱等先天不足日益凸顯。特別是研發投入不足。新產品研發緩慢,導致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已經威脅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2008年,生產原產料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國際經濟萎靡以及貨幣政策持續從緊等因素對中小型企業沖擊很大。以溫州為例,溫州市經貿委2008年7月對全市31個工業強鎮和開發區的15521家中小型企業進行的調查發現,有250家企業倒閉,1009家停工或半停工,共占中小型企業數的8.1%。可見,中小型企業正處在艱難的轉型期、陣痛期,技術創新是應對挑戰、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分析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外因素,并做好技術資源的開發、管理和利用工作,彌補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不足,全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是中小型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理論回顧
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一個由若干不同要素構成的綜合性的能力系統,是企業作為技術創新行為主體實施并完成技術創新行為的諸種內在條件的總和,由于各自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對技術創新能力要素的理解也存在差異。Gregory等人將創新的績效用企業創新過程產出的技術績效來表示,也就是用公司的新產品開發來表示。Barton認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專業知識的人、技術系統、管理系統的能力及企業價值觀。國內學者周其仁認為,中小企業經營者和技術人員的人力資本是一種稀缺性資源,對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起著決定性作用。國內學者魏江、許慶瑞認為。技術創新能力分解為五個子能力:創新決策能力、RD(研究與實驗)能力、生產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組織能力。中南大學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技術創新排名前20的中小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的均值是后20名的3倍多,技改費用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投入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楊勇等通過實證分析證明,企業的規模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存在顯著正相關影響,企業的RD支出和技術創新中人力資本投資支出,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正相關。談蓉等就企業社會資本對創新績效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表明,企業的縱向社會資本、橫向社會資本和社會關系資本越高,其取得的技術創新績效就越高。
三、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
根據文獻研究,我們選取新產品產值作為企業技術創新的產出效果,RD人員、RD支出費用、新產品開發經費、技術改造支出經費以及技術引進支出經費等5個指標作為技術創新投入因素,即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
(一)數據來源
我們整理了2003-2008年溫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溫州統計年鑒》上的相關數據,以此來分析RD人員等5個投人指標對新產品產值的影響程度。具體數據見表1。
新產品產值是體現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績效的重要因素。由圖1可知,溫州市在2002-2007年期間,中小企業新產品產值基本保持增長態勢(除2005年稍有回落)。2007年,中小企業新產品產值達273.95億元,較2002年的60.14億元增長了3.56倍。
圖3 2002-2007年溫州市中小企業RD支出費用等投入情況
圖2和圖3分別是2002-2007年溫州市中小企業RD人員、RD支出費用、新產品開發經費、技術改造支出經費以及技術引進支出經費等5個技術創新投入指標的情況。由圖2可知,在2004年和2005年有所回落,總體上還是增長趨勢,2007年的RD人員是2002年的將近1倍。從圖3看出,RD支出費用和新產品開發經費一直呈上升趨勢,尤其新產品開發經費,2007年的經費投入比2002年增長了4倍之多。技術改造支出經費基本上保持增長狀態。2006年有所回落。技術引進支出經費則呈回落態勢。
(三)灰色關聯分析的建模機理與主要步驟
數理統計中的回歸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都是進行系統分析的方法,但這些方法要求有大量數據,數據量少就難以找出統計規律,并要求樣本服從某個典型的概率分布,要求各因素數據與系統特制數據之間呈線性關系,且各因素之間彼此無關。而這種要求往往難以滿足,有時候甚至出現量化結果與定性分析結果不符的現象,導致系統的關系和規律遭到歪曲和顛覆。
在統計數據量比較小的時候,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則彌補了采用數理統計方法作系統分析所導致的缺憾。灰色關聯分析是灰色系統理論的主要內容之一,用來分析系統中母因素與子因素的關系密切程度,其基本思想就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則越大,反之就越小。它對樣本量的多少和樣本有無規律都同樣適用,而且計算量小,十分方便,更不會出現量化結果與定性分析結果不符的情況。
利用灰色關聯分析計算中小企業RD人員、RD支出費用、新產品開發經費、技術改造支出經費以及技術引進支出經費等5個技術創新投入指標與新產品產值的關系,主要步驟如下:
1 確定分析序列,即母因素序列與子因素序列設定母因素序列(又稱參考序列)為新產品產值,定位(0序列;子因素序列(又稱比較序列)為RD人員、RD支出費用、新產品開發經費、技術改造支出經費以及技術引進支出經費,分別為X1序列、X2序列、X3序列、X4序列和X5,序列。即原始數據序列為:

2 對原始數據序列進行無量綱處理。保證建立模型的質量和系統分析的正確性,對采集來的原始數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使其消除量綱和具有可比性。無量綱處理的方法有初值化變換、百分比變換、倍數變換、極差最大值化變換等。如初值化變換,即

四、結論
以上計算結果顯示,中小企業RD人員、RD支出費用、新產品開發經費、技術改造支出經費以及技術引進支出經費等5個指標與新產品產值的關聯程度都在0.6以上,充分說明了企業RD行為與技術創新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r0.3=0.874最大,說明中小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經費投入對新產品產值的促進作用最為顯著;其次是r0.2=0.784,表明RD支出費用對新產品產值的促進也非常明顯:再次是r0.4=0.712,表明技術改造支出經費對新產品產值的促進也比較明顯;RD人員和技術引進支出經費這兩個指標相對于其余3個指標,對新產品產值的促進作用稍微弱一些。
根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研發投入是提高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議中小企業應繼續加大對新產品開發的經費投入,加大RD支出費用和技術改造支出經費。政府部門不僅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還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提高RD經費在各級財政科技撥款中的比重,并通過多種渠道幫助企業融集科技資金。不僅如此,同時還要加強對科技投入經費的監管,引導企業合理使用科技經費,提高科技經費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