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現代投資理論的基礎上,運用回歸分析,檢驗我國上證食品板塊的風險度量,以表明風險與收益的關系。通過對比股改前后的β系數變化,證明股改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這說明近年來中國股市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不或熟,還需要更大的改進。
關鍵詞:CAPM B 系數 風險
一、CPMA綜述
證券投資決策的目標就是將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聯系起來,對二者進行權衡后選擇最為合理的證券進行投資,因此,證券投資決策主要是討論如何在規避風險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獲取證券投資收益,這就是著名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投資組合理論最初由馬考維茨fH Markowitz)于20世紀50年代創立,后經威廉?夏普(W.F.Shamel等人的發展,在其著作《投資組合理論與資本市場》中提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簡稱CAPM),第一次使人們能夠對風險進行定量分析。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認為,在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任何投資視為購買某種證券的行為,證券價值(格)的波動是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全部風險可分為兩種: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和非系統風險(Unsystematie Risk)。有效的投資組合可使投資者承受的非系統風險為零。系統風險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或市場風險,是指由于一些會影響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戰爭、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金融危機、國際市場的變化引起的風險。這些因素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統風險又稱為可分散風險,是指發生于個別公司的因素如新產品開發失敗、失去一項重要合同、重大項目投標的失敗、競爭對手的出現、生產工藝技術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風險,此類風險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投資來分散或消除。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公式如下:
Ri=Rf+B(Rm-R0
式中,Ri一在給定風險水平條件下投資組合i的合理預期收益率;Rf-無風險投資收益率;β-投資于資產i的風險矯正系數,即對資本市場系統風險變化的敏感程度;Rm-資本市場的平均投資收益率,
二、β系數
用β系數估量股票的風險β測量法,它來源于統計上的回歸分析。β系數反映了個股對市場(或大盤)變化的敏感性,也就是個股與大盤的相關性或通俗說的“股性”。可根據市場走勢預測選擇不同的β系數的證券,從而獲得額外收益,特別適合作波段操作使用。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都定期在權威報刊雜志上公布每種股票的β系數,國際上著名的投資咨詢公司提供的上市公司研究報告中也要列出股票的β系數,以幫助投資者了解各種股票的系統風險,做出較佳的投資選擇。

為了分析方便,現代投資(行情論壇資訊)學將整個市場的風險定為1,以衡量某一證券對市場風險的敏感度。β系數越大,系統風險越大;β系數越小,系統風險越小。系統風險比較大的證券,其收益率受到市場總體變化的影響也會較大。β>1的證券通常被稱為進攻型證券。它的系統風險高于市場風險,一旦大勢回落,其收益將超常回落,但當大勢走勢強勁時,其收益漲幅也較高。β<1的證券通常被稱為防守型證券,它的系統風險低于市場風險,一旦大勢回落,其收益跌幅低于市場跌幅,抗跌性較強;但當大勢大升時,其收益漲幅也低于市場漲幅。一般來講,在大勢上升時期應購人進攻型證券,在大勢回落時應持有防守型證券。R=1的證券,其系統風險等同于市場風險,與整個證券市場同命運、共興衰。一般來說,若β>1.5,則認為該證券風險很高。
三、股權分置
中國的上市公司中存在著非流通股與流通股二類股份,除了持股成本的巨大差異和流通權不同之外,每份股份其他的權利均相同。我國證券市場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而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導致上市公司管理層在經營活動中不能完全按照所有股東的意志進行經營,大股東侵害中小股東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些事件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實行股權分置改革,使我國證券市場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實現股份全流通,將促進證券市場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也可實現證券市場真實的供求關系和定價機制,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促使證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判斷股權分置改革成敗的標準只有一項,那就是股權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中所有股份的持股成本是否相同。
四、數據的選取與分析
對于樣本數據的選取。本文將不考慮Roll對市場組合是否可得的質疑,堅持使用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數作為衡量市場組合收益率的基準。由于上證綜合指數存續時間最長,包括了中國大多數上市公司,而且涉及了幾乎所有行業,最大程度地代表了中國股票市場。因此,本文將選取上證綜合指數作為市場組合,市場組合的收益率為上證綜指的日收益率。
由于上證綜合指數從1990年正式公布,存續時間最長,包括了中國大多數上市公司,而且涉及了幾乎所有行業,最大程度地代表了中國股票市場;同時,國家在2009年5月出臺了《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拉動內需的宏觀經濟政策,本人對食品行業較感興趣,因此本文選取食品板塊17支股第一天上市到2010年6月10日的數據作為市場組合。并利用大智慧交易軟件下載各股的時間數據,然后分別計算出個股和大盤的收益率。我們采用對數收益率的方法來計算日收益率,用公式表示為:,P表示上證綜合指數和各個公司的日收盤價。為了研究股改作用,我們對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以及整個走勢分別做回歸分析,得出系數的大小,然后比較分析股權分置改革前后個股收益是否超越大盤,股改的效果是否好于預期。
從上表可以得出:
(一)大多數食品企業的B值在0-1的區間內,屬低風險低收益型股票。整個上證食品行業的B系數估計值中,β>1有8家企業,β最大值為海通集團(600537)1.175546;β<1有9家企業,β最大值為榮華實業(600311)0.971648。股改前后,B>1有8家企業,13<1的仍然有9家企業。股改前B最大值為國投中魯(600962)1.321128,接近于1.5的β值,是風險較高的股票;股改后,β最大值為海通集團(600537)1,190294。
(二)股改后,有10家企業股票的β值降低,風險減小,最大降幅為國投中魯(600962),下降了0.698581;最小降幅為萬向德農(600371),下降了0.008148。
(三)股改后,有4家企業的B值變化不顯著,均在0.05之內:萬向德農(600371)下降0.008148、安琪酵母(600298)下降0.011866、海南椰島(600238)下降0.040839、海通集團(600537)增加0.034143。有6家企業的B值變化很大,均在0.2以上:蓮花味精(600186)增加0.207463、中糧屯河(600737)增加0.345124、華資實業(600191)增加0.640323、榮華實業(600311)下降0.346346、三元股份(600429)下降0.326838、國投中魯(600962)下降0.698581。
根據以上分析,股權分置改革對食品行業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大部分公司與大盤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了,只是股改的程度有大有小,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2009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已效果初顯,尤其該板塊的初級農副產品類(中糧屯河,國投中魯),乳制品類(ST伊利)在股改后走勢上揚。
通過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研究,CAPM模型的B系數對市場風險的度量有一定影響。但由于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發展不成熟、投機性過強、政策的影響力度過大,導致CAPM關于風險與收益間關系的描述與我國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并不完全相符。這在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上是肯定成立的,而且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這種關系愈來愈明顯。因此,CAMP模型及β系數仍對我國證券市場和投資者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