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安徽省1979-2008年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協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研究發現,安徽省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的動態均衡關系;經濟增長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發展的格蘭杰原因,但高等教育對其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仍然未能有效釋放出來。
關鍵詞:高等教育 經濟增長 協整分析
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可以通過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及其生產效率等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和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經濟增長也可以因社會需求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擴大等帶動高等教育的發展。安徽省地處中國中部,與江、浙、滬為鄰,長江橫貫全省,自然資源豐富,但安徽省經濟在華東地區,甚至在全國也是比較落后的。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后,安徽省高等教育和經濟發展水平均有了較大提高,但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尤其是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兩者均存在較大差異。本文試圖運用協整檢驗和格蘭杰因果檢驗模型,采集1979—2008年的數據,對安徽省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實證分析,探討二者的效應關系。
一、安徽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定量分析
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和研究需要,本文選取GDP反映安徽省經濟增長,用省內普通高等學校在校人數(Q)衡量其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為消除物價變動對GDP的影響,采用居民價格指數對GDP數據進行平減,將樣本期內GDP的數據調整為1978年不變價格。同時,為消除數據中存在的異方差,分別對兩個變量取自然對數,記為LNQ和LNGDP。取對數不但不改變變量的長期關系,并使其趨勢線形化,能消除時間序列中的異方差現象,而且使指標變為彈性指標。LNO就表現為高等教育發展指標,LNGDP表現為經濟增長指標,這樣更具有經濟統計意義。


二、安徽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
由于對非平穩的時間序列數據建立回歸模型可能會產生虛假回歸問題,使得回歸模型的結果變得沒有解釋現實的意義,因此需要進行檢驗以確定變量的平穩性。本文借助Eviews3.1軟件,采用迪克(Dickey)和福勒(Fuller)提出的著名的單位根檢驗法(Augmented Dickey-FuHer,ADF)檢驗。檢驗方程的選取一般根據相應序列的時序圖來確定,滯后階數根據AIC和SC最小準則自動確定。
在對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之前,我們首先觀察變量的時序圖,序列LNO和LNGDP呈上升的趨勢,具有隨時間遞增的特征,應選取包含常數項和時間趨勢項的檢驗方程。序列LN0和LNGDP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知,序列LNO和LNGDP以及它們的一階差分的ADF統計值均大于各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由此判斷LNO、DLNQ,LNGDP、DLNGDP都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D(LN0.2)和D(LNGDP.2)的AD統計值均小于臨界值,故其二階差分是平穩的,表明安徽省每萬人中的大學生人數和GDP變量均屬于二階單整序列,它們之間可能存在協整關系。
(二)協整關系檢驗
如果兩個變量都是單整變量,只有當它們的單整階相同時,才可能協整。當兩個變量協整時,它們之間具有一個長期的穩定關系,可以使用經典回歸模型方法建立回歸模型:反之,當兩個變量不是協整的,它們之間就不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不能使用經典回歸模型,否則會出現虛假回歸等問題。為確定安徽地區的LNO和LNGDP之間是否具有協整關系,本文根據艾格(Engle)和格蘭杰(Granger)提出的兩步檢驗法(EG檢驗)進行協整檢驗。
首先,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回歸模型為:

從殘差序列u1的自相關和偏自相關系數圖看出,該序列存在序列自相關,在Eviews軟件包下采用廣義差分法(二階)進行自相關處理后。估計回歸模型為:

從回歸估計的結果來看。模型擬合較好。可決系數和調整后的可決系數在0.99以上,表明模型在整體上擬和得非常好。截距項和斜率項的t檢驗值也通過5%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兩者的線性關系顯著成立。從D-W值來看,已經消除序列相關。然后對該回歸模型的殘差u進行平穩性檢驗。其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由于ADF檢驗統計量的值為-5.992296,比各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均小,因此,可以認為殘差序列u為平穩序列,表明序列LNGDP和LNQ為(2,2)階協整,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安徽省經濟增長的高等教育發展彈性為1.3。
(三)格蘭杰因果檢驗
前面的協整分析中已經確定了變量GDP和O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但這種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還需要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由表3檢驗結果表明,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當數據滯后2期時,經濟增長是引起高等教育發展的格蘭杰原因,高等教育發展不是引起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即說明了安徽省經濟發展拉動了安徽高等教育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一)安徽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真實的長期均衡關系
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總有相應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之相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以及來自財政經費和民間經費投入的增加都會使高等教育加快發展。從協整檢驗結果來看,安徽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的動態均衡關系,兩者的相關度高達99%,相關關系十分顯著。在短期,高等教育水平變動受到協整方程的約束,對長期均衡關系的偏離會在下一期得到修正。由此表明,安徽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和地區經濟的發展之間具有密切聯系,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發現,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之間是單向因果關系,即經濟增長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原因。結論并不能否定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意義。由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我國高等教育沒有引入市場機制,其發展的經費很大程度上來源單一,依賴于國家財政,這樣其發展慢于經濟增長。
(二)完善安徽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和管理模式,提高其中短期內為經濟發展服務的能力
在中短期內,安徽高等教育的發展并未促進當地經濟的增長,除了人才培養需要一定時限的原因外,高校的專業設置及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內容不能完全或較快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因此,需要加以改革。首先,對于應用學科,要注重本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根據產業結構和自身優勢調整專業學科及課程設置,培養適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優秀人才。其次,要從“入學”和“畢業”兩頭進行高等教育的質量控制,不但要改善高等院校的生源,提高起點,更要把握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從理論知識、實踐創新能力和道德素養等方面嚴格要求,以造就名副其實的實用性人才。
(三)加大對安徽地區高等教育的長期投資力度
在長期,安徽經濟的增長未能促進當地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亦即經濟建設的成果反饋于高等教育事業的分量相對過輕,因此,有必要加以增強。通過投資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是最強有力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可以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高素質的科研人員,形成雄厚的師資力量:另一方面還能帶動教育消費,促進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進而實現高等教育水平和經濟社會的互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