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賞識教學活力
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這就是賞識教育的精髓。賞識教育外在表現為對人對事有積極的態度,內在素質則注重自我成長,以克服心中的陰影,塑造健全的人格,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一、用豐富的語言去贊賞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個性化的體驗過程,教師應當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自主研究的良好習慣。而以欣賞的心態、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教學語言去贊賞,就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首先,口頭語言要親切感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特別是對待后進生,更應做到這一點。對待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即使微不足道,也應及時給予熱情的鼓勵和真誠的贊賞;對學生的答題,哪怕是錯誤的,也要以溫和的態度、親切的語調和慈祥的目光予以鼓勵,以便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學生回答問題時,要用“你答得不錯”、“你并不比別人差”等語言,做到多鼓勵,少指責。讓學生在學習上有信心,有奔頭,有沖勁,使他們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其次,作業評語要情真意切。在批改作業時,要仔細分析和評價每個學生的作業,琢磨他們作業時的思維與心緒,充分肯定作業的優點,客觀對待作業的錯漏與不足,并且在作業本上寫下恰當的批注或評語。批語不必長篇大論,也無需文采飛揚,關鍵是啟迪和智慧、熱情和友善、虔誠與關愛,讓學生每次翻閱作業批語都心潮激蕩、歡欣鼓舞。如此,就能有效地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溝通師生的感情,融洽師生的關系。特別是對學生的作文,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對學生的作文不必要求“完美”,要學會欣賞學生的作文,用語要恰到好處,富有個性,因為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的心血。
再次,體態語言要恰當傳神。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適當運用表情、手勢、動作、眼神等體態語言,與有聲語言相伴隨,能更確切地向學生表情達意、傳遞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做到神態親切,舉止得當,尤其會善于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眼神,就能使學生得到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并由此受到鼓舞和激勵,從而激發潛能,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用腦思考,用眼觀察,用耳傾聽,用口說話,用手操作,用心感悟,通過發現知識、體驗知識、獲得與眾不同的感知效果和情感體驗。
二、以親切的微笑去關愛
進行賞識教育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有耐心和愛心,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的情緒與情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和藹可親、面帶微笑的教師走上講臺的那一瞬間,便可將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學生帶回到課堂中,這樣的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師生有了心靈溝通,接下來溫故而知新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記得在我初上講臺,面對一個好班和一個差班。每次到好班上課,我都滿面春風,學生的學習興致很高,課堂效果也非常好;但是每次面對差班教室亂哄哄的場景,我是人未進門,就已經怒氣滿面,結果學生自然是跟我對抗到底,我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越拉越大。直到有一天,一個女生公然在課堂上向我抗議,她說:“老師,為什么每次上課你都不笑?”我為之一震,并開始自我檢討。從此,我公平地對待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以賞識的目光肯定他們,以親切的微笑關愛他們。不久,那個差班的成績竟然提高了許多,令我深受震動。同時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微笑也是一種關愛和賞識,它能給學生激勵與信心,能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活力!
三、讓賞識在課堂外延伸
賞識教育,能重塑學生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特長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其奧秘在于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永遠堅信孩子行,也就是學會賞識。賞識使學生在自信中進步,走出自卑的陰影。因此,我經常與家長用電話溝通,贊揚孩子在學校的優點。在作業本上經常寫上“好”,“很好”“做得很整潔”,等等,無聲地肯定孩子在學校的進步。我對學生的賞識,緊緊抓住了情感因素,營造了家庭、學校寬松和諧的環境,滿足學生在無形生命中的要求,使他們得到肯定和欣賞,也更喜歡聽課了。
賞識教學必須掌握和運用多種具體的教育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符號賞識法、評語賞識法、打分賞識法、競賽賞識法、發表賞識法等等。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正是賞識教育的見證。賞識學生,可以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功的機會,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賞識教育不僅僅局限在校園里,也不僅僅是學校教師的事情,賞識教育應當延伸到課堂之外,充盈于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當中。愿每一位教師和家長都用心去貼近學生、親近孩子,讓他們在贊賞中找到自信,在關愛中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