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 農村學困生 轉化
當前,農村英語學困生問題越來越引起廣大教師的注意。筆者認為,這些農村英語學困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厭讀怕寫,對學習有抵觸心理或是提不起興趣。下面筆者主要談談轉化農村英語學困生的一些做法。
一、教師要克服偏見,熱愛學困生
一些教師總認為那些厭讀怕寫的學困生,不是“蠻”就是“笨”或“朽木不可雕”,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因而任其放任自流。這樣的教學態度,只能導致他們更厭學,甚至輟學。身為教師要熱愛學困生,要教好學困生,就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加強與學生情感溝通,挖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扶持他們起步,激發其讀寫的興趣。
筆者剛接手的班里有一個品德、成績都很差的學生,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她經常上網,家人把她當累贅,學校把她當異類,她得不到一點溫暖,結果成了學困生。為了使其不掉隊,筆者經過多方面的調查,發現這個學生的身上雖有很多毛病,但也有一些優點和特長。例如:她喜歡唱歌,還非常愛美。于是,筆者打算利用“美”來打開她的心扉。有一天,她穿了一雙很漂亮的鞋子,為了拉近距離,我很真誠地說:“你的鞋子真漂亮,和你很相配哦!”她很高興。課堂上,我給學生上了一節關于“美”的課,然后出了一道題《小議某人的美》,最后我又循序漸進,循循善誘,讓學生認識到“美”的概念,告訴學生怎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美。課后,我又找她談心,首先對她做了肯定,讓她感覺到我是關心她的,然后抓住時機,話題一轉:“你認為一個學生的美應該包括哪些內容?”“不說粗話、學習好、字寫得好。”“那你打算怎樣做?”她說:“我決定從今往后好好讀書,完成作業,特別是學好英語,使自己變得更cool。”然后,她要求我教給她一些怎樣學好英語的方法。自從這以后,她一改游手好閑的習慣,有空就在教室里寫單詞、背單詞、聽閱讀或畫畫等,一個學期下來,她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實踐證明:對學困生的高度熱愛是轉變他們的主要因素。熱愛學生不僅是一種感情,而且也是一種動力,它能激起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愿望,激勵我們去探索孩子心靈的奧秘。
二、改革課堂教學。因勢利導,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
1 搞好開端,鼓舞信心。新學期開始,學困生往往自卑感和自尊心同時存在,常常這是轉變他們的機遇所在,這時,應特別注意挖掘學困生的積極因素。筆者是這樣做的:新學期一開始就以“做學習英語小主人”為題的導言課,課前展出績優生和從學困生變成優等生的學生的讀書筆記,課堂上介紹他們的典型事例,為學生樹立榜樣。以后又組織各項活動,如朗讀比賽、閱讀理解能力訓練等,吸引學困生參加。同時,還讓學困生參加出版報和管理班級紀律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也非常樂意。出乎筆者的意料,他們的版報中英結合,很有創意,我在班里大大地表揚了這些學生。這樣開學不久,大部分學困生由于得到鼓勵、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對讀寫的興趣也提高了。
2 抓住課堂,因人善導。要抓住課堂教學激發學困生讀寫興趣,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有恒心和耐心,還要掌握學困生的個性,善于洞悉其心靈,創造良機,培養學困生的讀寫興趣。在教學“My pets”一課時,筆者發現小李一反常態,學習得很入神,他就問我:“狗、貓、鳥等動物用英語怎樣讀?”我趁此良機,問他家所養的動物和他喜歡的動物。然后我告訴他這些動物的英語讀法。這節課他讀得特大聲,也很認真。最后,我出了一道寫作題《My favorite pet》,小李完成得很好,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他受到了鼓舞,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3 務實求活,培養能力。教師對學困生教學應采取化整為零,從零到整,突出重點,教給基礎的方法。例如給學生打基礎,可以從篇著眼,從句入手,句中學問,連句成段,連段成篇。教師還應抓住平時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加以引導、啟發,使之興趣遷移到學習上來。這就要求教師多關心學困生,多做細致深入的調查研究,及時發現轉化學困生的時機,同時教給了他們讀寫的方法。有一次,語文老師告訴筆者:“你們班的作文這次寫得非常好,連平時最差的那幾個這次也表現突出。”然后他道出原因:那天他正在上課,不料有事走了一會,回來后教室里亂作一團,原因是教室里飛來了一只壁虎,了解事情真相后,他沒有生氣,而是引導學生回憶剛才發生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請學生用有關的詞語表達出來,寫到黑板上。就連平時不喜歡讀寫的學生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指著黑板上的詞語接著說:“誰能夠用上這些詞語,把剛才的一切描繪一遍呢?”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要求嘗試,他們的寫作熱情就被激發出來了。第二天筆者上課時,表揚了全班學生語文學得好,還使出了激將法:“不知同學們的英語作文有沒有語文作文寫得好呢?”他們高呼:“有。”我叫他們拿出其中的一段翻譯成英語,他們很樂意,這次英語寫作訓練的效果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