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招高管 成就鯰魚是挑戰
2010年中組部、國資委公開招聘工作日前正式啟動。今年中央企業將公開招聘20位高管,為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此次公開招聘的20個職位包括5名總經理、4名副總經理(副局長)、3名總會計師、3名企業總法律顧問以及5名高層次科研管理人才。
參加招聘的企業包括東風汽車公司、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等近20家央企,涵蓋了機械、建筑、建材、旅游、通信、交通運輸、電力、礦業、冶金、商貿、服務等多個行業。其中,有8家為201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
據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公開招聘正職職位多、層次高,是中組部、國資委進一步加大中央企業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力度,深入推進國有企業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
近年來,中組部、國資委已先后7次組織中央企業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從近萬名應聘者中錄用了113人。然而有報道指出來自體制外的高管逾半數“水土不服”,很快就離職了。
國資委可謂求才若渴。既來之則安之。如何安之、成就體制外高管的鯰魚效益是個大挑戰。
華盛達虛假陳述代價289萬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證券市場虛假陳述賠償糾紛“第三案”宣告結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提起訴訟的49名股民全部獲勝,浙江華盛達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剛泰控股,600687)賠償289萬元經濟損失。
2008年8月30日,華盛達在其發布的2008年半年度報告中稱,報告期內接財政部《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財政部決定對公司虛計收入、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等違反《公司法》、《會計法》的行為予以通報并罰款10萬元。
2008年11月,一名投資者以華盛達發布虛假陳述信息,導致其在購買該公司流通股票發生虧損為由將華盛達告上法庭。隨后,全國各地多名投資者分幾批通過多名代理律師向華盛達提起了賠償的訴訟請求。
小股民不可欺,欺必付代價。隨意欺負小股民的時代漸行漸遠了。
新大陸董事長一人管財
福建證監局于7月9日起對新大陸(000997)進行了現場檢查,并于近日作出了《關于對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公司章程個別條款不符合規定、部分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部分決策程序不規范。有關內部控制制度不完整。未制定資金使用授權審批制度。僅由董事長每年以授權書的形式,授予各部門負責人和各子公司總經理日常費用的使用權限。大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權限集中于董事長胡鋼一人。
財務制度和會計核算。應收賬款核算不準確、庫存現金管理違反規定(公司以業務報銷量大、基本存款賬戶開戶銀行距離公司較遠、存取不便為由,將母公司和部分子公司的一部分庫存現金以出納或者財務經理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同時,對該部分現金未制定相關內控制度進行監督和控制,違反了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個別賬務處理錯誤。
一人管財,一個人的天下?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忙
武漢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76)9月15日的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的議案。該方案此前已獲得中國證監會無異議函。激勵對象為公司4名高管:總裁劉勤強、副總裁兼董秘杜明德、副總裁熊富良和總工程師孫桂芝,激勵人數之少可謂創業內之最。為上述4人打造的股權激勵方案對業績要求并不低。方案要求,三年中,公司凈利潤觸發基礎分別為4000萬元、5000萬元和6800萬元,逐年增長率分別為25%和36%。工業毛利率方面,要求三年分別實現58.8%、59%和59.3%。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9月13日獲股東大會通過。
截至9月15日,滬深兩市今年以來有52家公司宣布將實施股權激勵,其中下半年就有22家公布了股權激勵預案。今年已有25家中小板公司提出股權激勵預案。
股權激勵早已被證明是一招完善公司治理的妙棋,從黃光裕、陳曉之爭即可管窺其魔力。
長春高新治理四大亂象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661)9月16日的一紙公告暴露了其公司治理四大亂象。這源于吉林證監局的現場檢查。
規范運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一)對外擔保未履行必要的審批程序和及時披露義務,例如:2007 年公司為控股子公司吉林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400 萬元銀行借款提供擔保未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也未及時披露;2007 年,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春市高新技術建設開發公司為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百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00 萬元銀行借款提供擔保,未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也未及時披露。(二)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未按《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要求,安排每名獨立董事作出述職報告。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沒有日常工作記錄,在年報審計過程中,審計委員會沒有形成與審計人員的初次溝通記錄。薪酬與考核專門委員會獨立董事未達規定人數。監事會缺少日常工作記錄,監事會決議存在“傳簽”現象。
信息披露方面:未及時披露關聯交易。公司實際控制人長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總公司分別于2007 年和2008 年為本公司5600 萬元和9200 萬元銀行借款提供擔保,未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公司尚未建立《關聯交易制度》和《募集資金管理制度》,公司目前執行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變化和公司目前實際情況進行修訂。
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方面: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長期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大股東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虛報收入提前繳納增值稅。
我們看到了太多緣于證監局現場檢查才暴露的公司治理問題:公司治理更應靠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