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職公共英語課考試改革意義重大,本文從存在的現狀及改革辦法和采取的措施進行分析,體現了改革的必要性。
關鍵詞 現狀 辦法 措施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普遍現狀就是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生源結構復雜。怎樣才能以高職英語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滿足社會及企業對學生日益增長的英語水平要求,是高職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在這其中,英語考試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就必須做到全面、客觀和公正。考試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應該是為教學服務的應該在保持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對英語教學產生正面的導向作用。應將考試理解為對教學的一種效果反饋,一種教學方式調節的方向,一種對于教學改革的促進。因此,高職英語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無論是從考核形式上還是考試內容上都應該真正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使之真正能為英語教學及教學改革起到促進作用。
1 現狀分析
1.1學生現狀
我院高職生普遍入學時英語水平差異較大,有的是高中畢業生,有一部分的是三校生,再加上多數學生認為讀高職就是學技術、當工人,跟英語沒有關系。多數學生不會學習,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學生耗費在英語上的精力和學習上數倍于其它課程,但效果卻不明顯。學生的聽說能力、交際能力、實用寫作能力欠佳。
1.2教師現狀
我院公共英語開設的時間是一年,共120節學時。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知識傳播單向地由教師指向學生,只注重教學的終端效果,也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為了縮小考試范圍教師經常在學期末給學生進行劃題,強迫學生背誦,以求得最后考試及格。因而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合作和互動相當有限,學生之間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教師從而無法保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教學手段相對落后,高職英語教學還是以“粉筆一黑板一教材一錄音機”為主,外語教學嚴重滯后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缺乏良好的英語教學的硬件環境。
1.3考核方式現狀
英語考核方式仍采用傳統的期末閉卷考試方式,內容包含聽力、詞匯、語法、閱讀理解、翻譯和寫作等幾個部分。考試內容偏窄,側重教材和課堂筆記,只考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搞考前突擊,并寄希望于教師考前劃重點,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范圍,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學習興趣降低。很多學生平時學得吃力,期末考試時則臨時突擊,按照老師給定的范圍死記硬背,勉強合格。學生學完大學英語后,收獲不大,往往出現既不能聽也不能說。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這將對他們學習國外的先進知識和技術具有嚴重的抑制性和長期的不良影響。更無法滿足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和激烈競爭的形勢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2 高職英語考試改革具體措施和內容
根據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將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目標定位為:按照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以崗位所需英語為目標,培養學生借助英語完成目標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實用性和專業性。為了適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考試方式和考試內容也必須作相應的調整,因此我院英語課進行如下改革。
2.1取消傳統的期末一次性考試和補考的考核方式,采取定期舉行能力水平測試的考核方式,學生在學期間(一年半之內)可以有5次考試機會。
2.2為方便學生參加考核,從學生入學第一學期開始,學院將定期舉行“英語能力I”考試和“英語能力II”,學生可以根據學院確定的考試時間自主選擇參加考試。
2.3建立免修免試制度,學生提前通過“英語能力I”和“英語能力II”考試,可免修相關英語課程。
2.4采取盡可能使用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網絡課堂、學生自主學習平臺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增加課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2.5課堂上教師要做到課堂內容多樣化,如講英語故事、教英文歌曲。通過英語每周一歌、英語俱樂部、觀看英文電影、英語歌曲大賽等多種方式,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加大課外活動力度。
2.6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要多樣化。要大力提倡教師運用現代科技條件,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整合豐富的多媒體外語學習資源,提供傳統語言視聽教室無法達到的功能。
2.7我院已初步建立英語試題題庫,題庫包括如下內容:交際用語來考察學生理解對話、和簡單短文的能力。對話和短文以日常生活和實用的交際性內容為主。要求學生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正確地把交際用語填到空格內。語法結構用來考察學生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考察范圍包括《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的“語法結構表”所規定的全部內容。閱讀理解部分用以考察學生從書面文字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段落翻譯部分考察學生對英語文章進行翻譯的能力。
2.8為避免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吃不了”,要實施分類教學,因材施教。這樣既有利于提高不同基礎、不同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教師鼓勵學生張開嘴,多練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高職英語考試改革意義
3.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程的改革,調整教學內容、改良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固然重要,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還在于教師的有效實施與引導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要求老師把英語學習融入日常生活。學生喜歡喝飲料,注意各種飲料名稱的表達方法。如:可口可樂(Coca Cola),百事可樂(Pepsi),七喜(sevenup),醒目(smart)等等。走在馬路上,隨處可見的銀行和快餐店的表達方法中國銀行(Bank nfChina),學生對快餐店較熟悉,適時告訴學生麥當勞(Mc Donald's),肯得基(Kentucky FriedChicken)等表達法。走在走廊里,可以看見的消防栓(hydrant)等。
3.2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豐富了英語學習的內容,調動了學生課上課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對英語學習比較感興趣,達到了提高英語水平的效果。通過英語考試改革,使學生能把感性認識的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摸索由感性到理性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再機械地背誦單詞、詞組和語法,而是注意提高自身的實用英語運用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也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
考試是評價和改進教學使之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途徑;是引導學生主動、創造性地學習的重要手段;是檢測和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我們要在考試制度設計上體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個性的張揚,就必須改變思想觀念、改革考試制度。
參考文獻:
1 王志瑛,高職考試方法要服從于高職教育目標,考試周刊,2007(19)
2 樊萍,陳蓮珍,淺談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3 章振邦,也談我國外語教改問題,外國語,2003,(4)
4 劉潤清,21世紀的英語教學一記英國的一項調查嘰外語教學和研究,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