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就當前關于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數學教學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基本觀點。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應展示“數學美”與“趣味性”;應結合專業特點,滿足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應體現出實踐性、操作性;應呈現出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特點;應注重數學歷史文化知識的引入。
關鍵詞 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數學教學內容
近幾年,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推動下,職教熱迅速升溫。關于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各項改革措施也正在探索、論證中。尤其對職業教育的文化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本文從職業教育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當前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觀點。
1 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應展示“數學美”與“趣味性”
數學家雷尼說:“數學還是有趣的和美麗的,是令人興奮的,是一項美好的人類思想探險活動,我想數學的美不是一種輔助的,附帶的事,它是數學的一個基本特征。真理永遠是美的,而美的東西也是真的。那些對數學抱有未開化的見解的人不理解這一點,其原因或是他們看不到數學之美,或是雖看到它卻又懷疑它”。職業教育下的學生厭學數學,一種原因正如雷尼所說他們看不到數學之美與趣味性。因此他們都在痛苦的學習數學,如何讓職業教育下的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夸美妞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要讓職業教育下的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并快樂的學習數學,一個重要條件是數學教學內容本身就要有美感與趣味性。
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工程技術的先導、國民經濟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許多美與趣味性,它們是形象生動而具體的。數學的簡潔性、抽象性、和諧性、奇異性等諸方面均展現著數學自身的美與趣味性。這些一旦讓學生覺知、認識、數學便有新的希望與未來,至少可以改變他們對數學固有的偏見:枯燥乏味。把數學中的美與趣味性的現象展示出來,再從美學角度重新認識這不僅是對學生觀念的一種啟迪,同時可以幫助他們去思維、去探索、去研究、去發掘、去創造。
2 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應結合專業特點、滿足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
一直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受到普通教育的影響,于是造成了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過分著重于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的現狀。很少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導致學生誤認為數學與專業沒有多大的關系,學了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其結果是學生對數學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教得吃力。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必須具有職業教育特色;必須與普通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設置區分開;必須打破傳統觀念一味追求知識間的系統性、完整性。確實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實際需求為主;遵循為專業學習服務的功能,并以課程模塊的形式設置即不同的專業可以根據實際,選擇并加強相關內容的教學;必須體現出“實用、夠用、能用、現用”。
當然,也不能排斥數學學科的科學性、規律性。根據這些特點,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需加強與專業課的結合,精選數學知識及思想方法,滿足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使其更好的服務于專業課的教學,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3 職業教育的數學內容應體現實踐性、操作性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的辦學方針,為企事業單位輸送合格的實用型初中級人才。從中可知,職業教育下的學生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操作技能。職業教育下的學生要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操作技能,只靠專業課單一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應盡可能的挖掘各基礎文化課的實用知識,從不同的角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實踐操作技能,更好服務于專業課,使其在新時期發揮余熱。
因此,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可精選一些實驗性強,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性強的材料,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學習更多的與目標要求密切相關的知識。從而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統一,逐步提高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效率。
4 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應呈現出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特點
“數學是訓練思維能力的體操”。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應突出數學思維和認識環節的實際過程。正如日本數學家、教育家米山國藏所說:“學生們在初中、高中接受的數學知識,因畢業進入社會后幾乎沒有什么機會應用這種作為知識的數學,所以通常是出校門不到一兩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么業務工作,惟有深深銘刻于頭腦的數學精神、數學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著眼點等,卻隨時隨地發生作用”。既然數學思想方法,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滲透給學生?就職業教育下學生基礎差、厭學數學等特點,除了按常規下由知識做載體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外,數學教學內容中必須有相應的采用此種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案例。這樣學生會認識到學習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是何等的重要,學習數學知識是基礎,解決數學問題是一種訓練思維的有效途徑,而最終目的是使他們學會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5 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內容應注重數學歷史文化知識的引入
新課程的文化目的:傳遞人類文化的主要因素。數學這一門學科,依賴于數學體系自身的發展和現實生活的客觀需要,是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由于生活實際需要而逐步發展并完善起來的。在其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曲折離奇、可歌可泣的故事,讓人深思和回味,給人啟迪和教誨。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已經完全忽略了數學被發現、被創造的過程,只是一些結論和事實的堆砌,學生在學習過程看到的永遠是那么完美、精確的、靜止的數學,而把數學中歷史、人文等最重要的東西忽略了,這更讓數學披上了一層冷泠的外衣,也是學生們對它的敬而遠之的一個原因。因此、把數學知識建立過程中的有趣的史實、故事引入到職業教育數學教學內容中,有助于學生領會到數學的美、數學思想的深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讓祖沖之、陳景潤、華羅庚、高斯、笛卡兒等數學大師成為同學們經常討論和崇拜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