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章對目前農網輸電過程中線損較大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從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兩個方面提出了降低線損的措施。
關鍵詞 10KV配網 降損管理
前言
目前在農網中線損較大、供電損失重的問題,仍然圍繞著農電企業的用電經營管理。據統計,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高壓線損率超過10%,這主要反映在10kV配網中,低壓損耗更為嚴重,有的地區低壓線損率超過17%,造成線損率較低的主要原因表現為:農村網架結構布置不合理、電力線路不合格、無功嚴重不足、負荷率低、負荷不平衡、管理不嚴、降低線損,減輕農民負擔,是農電企業急待解決的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
1 技術降損
1.1調整三相負荷,減少電能損失。
△p=(1a2+1b2+1c2)×低壓線路電阻+中性線電流的平方x中性線電阻,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則中性線就有電流產生,調整前后功率損失的差值為中性線電流的平方×中性線電阻,不平衡度越大,則差值越大。
1.2調整負荷中心,減少線路損失。
農村電網存在著電源點少、配變偏離負荷中心的問題,年損耗電量也是可觀的,為了減少電能的損耗,采取新建新站和改造舊站及調整負荷中心的方法,以達節電目的。
1.3對負荷增長較快線徑較細的線路進行換線,對維護不到位造成網改后線路狀。
1.4對電網進行無功補償,降低線損。
眾所周知,無功補償可以提高負荷功率因數;因此在輸送相同的有功功率下,就可使設備容量減少,從而節省其無功補償而使功率提高,也使電網或設備輸送有功功率之量增大。
2 管理降損 信息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抓管理與技術改造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技術改造是基礎,經營管理是關鍵。
2.1搞好線損指標的管理
為了打破吃大鍋飯的弊端,我們依據每條線路的理論計算值和上年實統計數的平均值,每年對各承包小組按季下達線損指標,把指標落實到每條線路的抄表人員、運行人員,并將指標寫入承包合同中。
2.2加強抄收管理,做好降損工作。
2.2.1完善抄收制度。目前抄收主要還是靠人工為主,其次是機械人工結合抄收,但無論是哪種抄收方式,都要按規定的程序完成抄收工作,同時必須規定抄表日期及實抄率,月末抄收電量要占總電量的99%以上。
2.2.2加強抄收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抄收人員的思想素質。要防止在抄收過程中用電能這種特殊商品做人情、拉關系、搞等價交換;同時,對于依仗權勢用電行為要敢于理直氣壯地秉公辦事。
2.2.3加強崗位培訓,提高抄表人員的技術業務能力。要避免在抄收過程中由于抄錯讀數、錯標倍率、抄錯小數點等造成的錯計損失,以及由于漏抄電表、漏乘倍率、漏算變損等造成的漏計損失。對于竊電行為應具有一定的識別能力
2.2.4實行管理線損考核制度。由于管理線損等于實際線損減去理論線損,而理論線損可通過電網參數計算求得或通過儀器測量得到,因此,可根據理論線損的計算和實測結果,結合考慮往年統計線損和設備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線損率計劃指標,按變壓器臺區或出線回路劃分范圍,實行逐級承包考核,并與經濟利益掛鉤。
2.2.5建立約束機制,加強防范措施。要認真執行抄表復核制度,盡量減少錯漏,對抄表人員的管轄范圍實行輪換,盡量削弱人情關系網等,同時要注意防止內外勾結竊電,以及發現用戶竊電時不是公了而是私了的行為。
2.2.6結合組織用電普查和突出檢查,重點檢查違章用電的竊電,同時通過查卡賬、查倍率、查電表及接線,也有利于提高抄收準確性和計量正確性。
2.2.7對不明細損要進行調查研究,要力求查個水落石出,切忌不了了之。
2.2.8堅持營業普查,并把此項任務納入年度工作計劃之中,規定每年除正常營業管理外,各有關部門每季進行一次普查,遇有線損變化較大等異常情況,進行臨時檢查。
3 加強計量管理,保證表計準確計量
3.1計量點的選擇
用戶配電計量點應盡量選在供用電雙方的產權分界點上,以方便管理和減少有關線損分擔的計算。另外,對于峰谷差較大的大用戶還應考慮輕載計量的準確度問題。
3.2計量方式選擇
計量方式是指專用變的高壓側計量或低壓側計量,低壓用戶的電能表是經互感器接入電路或不經互感器接入電路,通常低壓用戶以電能表不經互感器接入電路為宜,以便減少誤差和避免錯誤;高壓用戶是在高壓側計量還是在低壓側計量,則主要根據配變負荷率或電流互感器變比的配置情況,當電流互感器的一、二次電流滿足計量要求時,盡量在高壓側計量為宜。
3.3計量裝置的選擇,主要是互感器的選擇和電能表的選用
電壓互感器的選擇主要以滿足計量要求及與額定電壓相符即可;電流互感器的選擇還應根據負荷電流選擇合適的變化,使正常負荷的變動范圍盡量在電流互感器額定電流的30%~100%以內,最大不超過120%額定電流,最小不小于10%額定電流,必要時還可根據用戶負荷發展情況,暫時負荷較小則用小變比,待負荷增大時才換用大變比。電能表的選用要根據用戶的實際負荷或估算負荷,使正常負荷的變動在電能表誤差的正常范圍之內,對于峰谷差較大的一般居民用戶,則宜以峰期電流不超過電能表額定最大電流為原則,有條件的應推廣采用寬負荷電能表。
3.4計量裝置的安裝方式選擇
主要是采用按戶分散裝表和集中裝表,為了方便管理和防竊電,有條件的應盡量采用集中表箱裝表,按戶分散裝表時,則主要以安全、方便為原則,并注意有利于防竊電。
3.5計量裝置的防故障措施
安裝、檢修計量設備應認真負責確保質量,盡量避免工作失誤和疏漏,尤其是三相電能表經互感器接入時應注意變比、極性、相別不能接錯。對于高壓計量用戶的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必要時可加裝失壓儀或失壓保護。
3.6計量裝置的定期檢驗和巡驗
要按照有關規程做好計量裝置的定期檢驗工作,同時,還應經常組織人力到現場巡視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計量裝置經常保持準確程度,對于運行中由于故障造成少計的也便于追補電費。
結論
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對線損大小的影響是相當顯著的,在農村電網運行中,改善電網結構,提高無功設備的安裝率和使用率,加強計量和抄收管理,對降低電網損耗具有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榮成;農村電網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廣東科技;2009年16期
2 雁;鄭琰配電網線損的構成分析及降損措施;河南電力;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