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當前經濟背景下,我國的外貿企業面臨著匯率波動、資金缺乏、貿易競爭環境復雜、利潤日趨攤薄等諸多問題。其中資金缺乏問題尤為明顯,已成為阻礙外貿企業業務發展的絆腳石。所以,研究外貿企業如何進行融資活動,突破資金困境,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這對于外貿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全文針對當前外資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策略,意在填補融資理論上關于大中型外貿企業融資理論的空白。
關鍵詞 外貿企業 融資問題 融資策略
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與深化,我國進出口貿易得到迅速發展。一方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利用有利的市場準入條件,使對外出口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我國取消進口配額和數量限制措施等非關稅壁壘手段以及降低關稅水平,使進口商品大量涌入我國市場。外貿行業發展,使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越來越深,資源配置越來越有效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危機影響的不斷深化,我國外貿行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對于出口商來說,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如進口國的經濟衰退、進口企業的不景氣、國際采購商數量減少、價格降低等。中國是出口大國,涉及的產品大到工程機械、電器產品,小到陶瓷制品、消費品、食品等等,這些大量出口的行業均受到不利影響。具體說來,經濟危機給我國外貿行業帶來了如下幾方面的影響:第一、國際市場低迷,對主要市場出口持續減少;第二、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大類商品出口下降;第三、國際環境惡化,企業經營困難加重;第四、進口增長緩慢,對外貿行業整體拉動有限。目前對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研究比較多,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小企業這一相對較為弱勢的群體上,而忽略了其實大中型企業也同樣要面臨融資的問題,本文擬在較廣范圍內討論外貿企業融資,填補融資理論上關于大中型外貿企業融資理論的空白。
1 外貿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由于本文主要是站在外貿企業角度談融資策略問題,所以著重分析一下外貿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1有些外貿企業信用觀念淡薄,償債意識不足,綜合信譽較低。比如某些企業利用貿易融資套取資金后挪為他用,違背銀行貸款初衷,把貿易項下短期融資用作流動資金或購買固定資產,銀行失去還款來源,回收資金困難。使企業再次以貿易名義進行貸款成功的可能性降低。
1.2多數外貿企業對外貿融資工具的了解不夠,缺乏專業知識及相應人才儲備。例如,不清楚如何針對企業自身條件及特點籌劃融資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資金快速發展;沒有把貿易結算方式與融資方式結合起來考慮的意識。這些融資意識的缺乏,往往會使企業失去許多以低成本利用境內外資金的大好機會,甚至降低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1.3外貿企業間債務關系錯綜復雜。我國外貿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問題由來已久,三角債,四角債的復雜債務關系也是屢見不鮮。這樣的現象直接導致銀行懷疑企業的償債能力,惜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據專業機構統計,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企業間逾期應收賬款發生額約占貿易總額的0.25%至0.5%,而在我國這一比率卻高達5%以上。
1.4企業間擔保效用較低。我國外貿企業之間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關聯企業間相互擔保。這種擔保顯然效用不高,難以使銀行信服,所以在外貿企業申請融資時銀行通常要求有抵押品作為擔保以降低風險,但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提供出抵押品的,以至于失去融資機會。
2 外貿企業融資策略
針對上面的問題,筆者認為外貿企業融資是要講策略的,即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進行事前的籌劃,以求達到最佳的融資效果。外貿企業融資策略的要點就在于:原則性、事前性、選優性。
2.1外貿企業融資策略-強調原則性
2.1.1外貿企業融資應采取成本最低原則。外貿企業融資時,要本著使融資成本最低的原則。例如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利率較低的融資方式;充分利用各種補貼貸款、優惠貸款等;設法爭取當地信貸配額等。
2.1.2外貿企業融資應采取風險最低原則。任何融資策略都有收益和風險兩個指標可供參考,通常情況下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而低風險則伴隨著低收益,單一的融資方式通常不能滿足外貿企業追求高收益低風險的要求。因此外貿企業安排融資策略時,考慮如何分散風險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投資時,企業通常將資金分散投入到多種資產上以取得利益,即所謂”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同樣,在進行融資時,外貿企業應該在世界范圍內開拓融資渠道,不能過分依賴單一或某幾個金融市場,以減少公司融資總體的風險。
2.1.3外貿企業融資應采取與貿易方式相結合原則。外貿企業融資時,要注意遵守與貿易方式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各種貿易方式的特點,外貿企業在籌劃融資策略時應考慮選用最符合該貿易方式要求的融資工具。比如考慮到出口大型機械設備的出口商前期占壓資金量較大、常用貿易結算方式為信用證的特點,選擇融資方式時就不妨考慮出口押匯、出口賣方信貸等。
2.2外貿企業融資策略-強調事前性
對于任何事情的籌劃都要有事前性,否則等已經發生了一切籌劃都是沒有意義的。事前性是指外貿企業在進行融資之前,事先根據融資環境、條件做總體的規劃、提出可供選擇的融資方案并測算每種方案的成本及評估相應風險,選擇最優方案執行。
2.3外貿企業融資策略-選優性
所謂最優融資方案,就是指最符合企業需求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融資成本最低相關融資風險最小的方案。要強調的是,方案一經選定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保持它的最優性,要根據環境的改變、外貿企業融資需求的改變而做出及時的調整。例如,某外貿企業由于資金周轉發生困難而急需融資,這時該企業對融資時間要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可能會對融資成本并不十分敏感,當該企業度過危機逐漸壯大時,融資是為了擴大企業規模,其關注點從融資時間自然會轉移到成本和風險方面,相應的企業應該對融資方案做出及時的改變。
結束語
行文至此,筆者認為良好的融資策略能幫助外貿企業在獲得資金融通的同時,憑借優惠的信貸條件和有競爭力的支付條件,接受更多的訂貨,從而提高國際競爭力,打開和占領新的市場。此外,企業產品順利出口有利于企業穩定,也有利于企業不斷發展和擴大就業,從而提高一國的就業水平,同時進出口額的增加也可以起到促進一國經濟發展,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達到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張修來,岳朝龍,中小企業銀行融資博弈分析,金融縱橫,2010,(06)
2 吳巖,基于博弈論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分析,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03)
3 謝奉軍,賈偉強,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問題與對策,商場現代化,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