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所得稅審計,關注的內容主要是對企業的稅前會計利潤按稅法的規定進行調整,準確反映企業本年度的所得稅稅負,同時對企業經營行為中的合法性進行檢查,幫助企業正確核算相關的成本費用。做好所得稅的審計,有利于企業依法納稅,確保稅收及時足額的入庫;維護企業自身的權益;也能減輕注冊稅務師自身的風險,更好地為客戶服務。2008年是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以下簡稱新稅法)法實施的第一年,2008年度所得稅審計會遇到許多新問題,下面是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稅收政策的理解總結出來的一些體會,供各位同仁參考。
1 視同銷售事項,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有變化需注意:A、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門、非生產機構不在按視同銷售處理。B、根據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將視同銷售做為計算業務招待費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基數。同時視同銷售的成本允許扣除。
2 工資薪金支出。與以往不同,沒有了限額等規定,但應注意:(1)合理性是指符合經營活動常規。(2)工資薪金支出絕對不能理解為就是到12月31日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這可能違背權責發生制原則(許多企業都是下月支付上月工資,這是企業欠職工的債務)。審查企業計入相應科目是否符合經營活動常規,是否掛到應付個人名下的,否則應調增應納稅所得。對工效掛鉤企業計提的未超標的工資費用,如果當期未發放,對超過實際發放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作為工資儲備基金的,在以后年度實際發放時再據實扣除。
3 職工福利費支出。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實際支出的福利費,按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4 職工教育經費支出。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實際支出的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5 工會經費支出。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實際支出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6 業務招待費支出。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行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除發生額的40%部分調增應納稅所得外,發生額的60%部分超過上述比例的部分也不得在稅前列支,也應調增應納稅所得。
7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這里需注意除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例:根據國稅發[2005]21號:自2005年度起,制藥企業每一納稅年度可在銷售(營業)收入25%的比例內據實扣除廣告費支出,超過比例部分的廣告費支出可無限期向以后年度結轉,應按此規定執行。國稅發[2006]107號:2006年1月1日起,服裝生產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符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四十一條規定條件的廣告費支出,可在銷售(營業)收入8%的比例內據實扣除,超過比例部分的廣告費支出可無限期向以后年度結轉,就應按新所得稅法執行。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仍不得在稅前扣除,用薯類生產的白酒廣告費扣除問題按國稅發[1998]45號文件規定執行,即不得扣除。
8 公益性捐贈支出。根據新稅法第九條及實施條例第五十三條,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12%總的部分,準予扣除。
非公益性捐贈。按稅法,只有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進行的公益性捐贈才能在稅前扣除,除此之外的捐贈均不得稅前列支,應調增應納稅所得。
9 利息支出。根據新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利息支出如果是向金融機構的借款支出,可以據實扣除;非金融機構借款按照不高于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部分可以扣除,超標列支的利息不得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
向關聯方借款按財稅[2008]121號《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121號文件),對此,121號文件予以明確的內容有:第一,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后年度扣除。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條規定外,其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金融企業,為5:1;其他企業,為2:1。第二,企業如果能夠按照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提供相關資料,并證明相關交易活動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或者該企業的實際稅負不高于境內關聯方的,其實際支付給境內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