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企業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其風險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我國外貿企業不僅要面對一般內貿企業所具有的各項生產經營風險,還要承受國際市場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訂單減少、國外需求降低、人民幣升值等風險因素的沖擊。基于此,全文針對當前我國外貿企業財務風險和特點進行分析,希望對外貿企業財務管理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外貿企業 財務風險 特點
前言
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和我國經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走進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無論在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我國企業在自身發展和國際競爭過程中對其內外部各項風險的管理和研究缺乏系統的分析和認識,更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和預警系統,容易導致一些較大的風險損失,甚至危及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雖然西方發達國家對企業風險預警的研究比較系統和成熟,但是由于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和各國面臨市場狀況的不同,國外的風險預警系統不太適用于我國企業。因而,研究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各項財務風險因素,對于建立科學的財務預警系統,提高其風險防范能力,提升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 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
對外貿易信用風險是在對外貿易活動過程中,企業提供了商業或者貨幣信用,而債務人不能按期按量償還債務的可能性。對外貿易信用風險源于對外貿易過程中信用關系不斷發展和擴大中的不確定性。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交易中的雙方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對彼此的生產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不了解,加大了貿易中的信用風險,同時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在簽約和履約之間的時間間隔更長,在這段時間中更容易發生企業財務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的變化,影響企業償還債務的意愿和能力。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的規模越來越大,貿易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國際貿易信用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國際貿易越來越復雜化,貿易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外貿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的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風險,已經滲透到企業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信用風險的大小與信用工具的選擇以及信用條件密切相關。從信用工具角度來看,當企業選擇不同的信用工具(如托收、匯付、信用證和出口保函等)時,由于流動性的不同,信用風險的大小也不同。例如托收或匯付的信用風險相對較大,而信用證的風險相對較小。從信用條件角度來看,無條件的信用比有條件的信用風險大,限制條件少的信用比限制條件多的信用風險大。另外,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各國貿易政策變化(包括關稅政策和非關稅壁壘)、匯率變化、利率變化等也會增大企業對外貿易信用風險。
2 外貿企業的外匯風險
國內的各項貿易均使用統一的貨幣進行結算,不涉及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不具有外匯風險。但外貿企業在對外貿易中必須使用美元、日元、英鎊等外幣進行結算,要涉及到不同國家貨幣間的兌換和結算,與國際金融市場關系密切,具有外匯風險。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很難預測,國際資本流動頻繁,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多端,企業從簽訂合約到最后的結匯之間或多或少有一段時間差,期間匯率的變動對外貿企業有利還是無利很難預測。而人民幣對美元、英鎊、日元等外幣的匯率變動,美元、英鎊、日元等外幣彼此之間匯率的變動或者大規模國際資本流動等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都會對外貿企業造成沖擊,給外貿企業帶來外匯風險。
2.1外匯風險的三種類型
外匯風險可以分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三類,其中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而經營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是長期的,影響程度是最深的。交易風險與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其產生是由于簽訂了以外幣計價的合約,在交付前匯率變化導致以本幣計算的現金量發生變化,進出口信用期滿后的收付匯、外幣貸款本金與利息的償付或收取、海外投資收益的匯寄等都涉及該種風險。折算風險的產生是由于在制作財務報表的過程中,企業的外幣項目在初始入賬時和換算時的匯率不一樣,導致賬面價值變大或者縮小。經營風險又稱經濟風險,是指匯率變動對企業未來純收益產生不確定性影響。經營風險的大小主要是由匯率對企業產品成本、價格、銷售量影響的程度決定的。
2.2外匯風險對外貿企業的影響途徑
本幣升值對外貿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途徑為:本幣升值后,等量的外幣只能兌換較少的本幣,企業擁有的外幣債務余額(如應付賬款、短期負債、長期負債等)折算為本幣后的匯兌損益將減少,財務費用將減少,由于財務費用具有稅收擋板的作用,財務費用的減少將使企業當期凈利潤增加。而本幣升值后,對于擁有外幣資產(如應收賬款、外幣銀行存款等)的企業,外幣資產折算為本幣后的匯兌損益將增加,財富費用將增加,財務費用的增加將減少企業當期凈利潤。因此,本幣升值后,擁有外幣債務的企業將收益,擁有外幣資產的企業將遭受損失。最近我國人民幣匯率直線上升,這就意味著我國外貿企業財務風險將進一步增加。
3 外貿企業的關稅風險
關稅是征收關稅的國家增加財政收入,保護國內產業、就業和資源,調節國內經濟、物價、市場和財政收入以及對外進行經濟斗爭的重要措施,其重要職能使其變動受到各種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具有不確定性,而關稅的各種經濟效應又對外貿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進出口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其變動必將給外貿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甚至是危機。按征稅商品流向分,可以分為進口稅和出口稅兩類。和其他稅收相比,關稅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僅以進出國境的商品和貨物為征收對象;(2)具有涉外性,是調節進出口貿易和對外進行政治經濟斗爭的重要手段。
4 外貿企業非關稅壁壘風險
現代國際貿易過程中,隨著關稅稅率的普遍下降,非關稅壁壘越來越多,其對外貿企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非關稅壁壘風險是除關稅壁壘以外,配額、出口稅、出口補貼、政府采購、海關管制等政策工具給外貿企業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配額是各國限制進口商品數量,保護國內同類商品生產企業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進口配額(即對進口某些商品的價格或數量進行限制)可以減少進口商品的數量,限制國外商品的過度供給,增加該種商品的國內供給,保護了進口國企業的利益,損害了出口國該類商品外貿企業的經濟利益。
結束語
上述四種風險,是當前我國外貿企業最常見的風險,特別現在人民幣匯率之急越演越烈之際,探討外貿企業企的財務風險與特點,有積極的意義和警示效果,希望外貿企業能通過本文加強對風險的預警能力,以防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