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結合實例,分析了加油站靜電起火的原因、現象,探討了杜絕或減少加油站、汽車靜電產生的可行性方法,提出防止靜電起火事故發生需完善多重問責的機制,在現有法規條款的基礎上,事故發生之前,完善對日常事務中的加油站管理者、司機及乘客、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三方違規行為的監管問責機制,提高安全防火意識,盡量減少因靜電起火導致的加油站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關鍵詞 加油站 靜電 火災 責任
加油站起火主因多為雷擊、明火及靜電,前兩者尚耳目可見,后者則具有突發性和隱蔽性,近年來加油站因靜電原因造成起火爆炸而導致人員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事故調查多為加油站工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思想麻痹大意、違規作業所致。多數研究論文從不同角度分析加油站靜電起火的問題,關注的核心是探究起火原因及防范措施,問責的主體是加油站負責人及操作人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問題如此嚴重,事故仍難杜絕,隨著我國汽車擁有量的遞升,該類問題將更加嚴峻,因此,筆者認為在貫徹各省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規范的基礎上,對以往忽略的司機安全防火意識加以重視,從主客體角度全方位地提高防范意識,重點是健全加油站起火事故的多重問責機制和條款,以強制性整改問責的方式促進加油站管理的規范化、司機法律意識的自覺化、防火檢查的高效化。
1 加油站靜電起火原因與多重責任
加油站靜電起火的原因常見情況如下,其事故原因多重化,責任人分別是加油站、司機及其他違規人。
1.1卸油過程中
卸油過程中,油料沖出容器時油滴與空氣摩擦,可形成很高的靜電電位,從而引發靜電著火。
1.2量油過程中
油罐車到站后立即開蓋量油,這時,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靜電極易放電;如果油罐未安裝量油孔或量油孔鋁質(銅質)鑲槽脫落,在量油操作時,量油尺與鋼質管口摩擦產生火花,也會點燃罐內油蒸汽。
1.3加油過程中
2004年1月3日晚,湖北漢陽一加油站女工正在為一輛貨車加注油品時,油箱口附近突然起火,女工和司機均被燒傷。據分析為靜電引燃油蒸氣而起火。2010年7月23日晚上,在湘潭縣龍口鄉潲江村,一輛油罐車在宜華加油站卸油時引發火災。事故造成4人被嚴重燒傷。據消防部門調查,在汽油倒罐時,宜華加油站違反操作規程,倒罐速度過快,氣壓閥沒有泄壓,導致汽油的氣體噴出,遇到靜電產生火花引起火災。
1.4清罐過程中
在加油站進行油罐清洗作業時,由于沒有徹底清除油蒸汽和沉淀物,殘余油氣遇到靜電、摩擦、電火花等都會導致火災。另外,由于氣候干燥或身著化纖衣物都會使人體帶上靜電,可能因人體攜帶靜電發生放電,進而引起火災。
我們在上述常見起火的現象上可以得出結論:加油站的操作人員及司機或乘客,在淡薄的安全意識之下,妄開生命玩笑,一例例火災事故也在拷問我們,在消防工作中仍需廣泛開展宣傳,增加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2 加油站靜電起火的防范與責任歸屬
加油站產生靜電的主要因素有:汽車油罐車在運油過程中產生靜電;接卸過程中儲油罐產生靜電;油品在輸油管線中流動產生靜電;油品流經過濾器、泵和計量器時產生靜電;作業人員人體產生靜電,其他進出加油站人員的違規行為。因此防范加油站靜電起火需要注意如下問題:
2.1從加油站的操作過程防范靜電的發生
因汽車行業的發展,加油站大量出現,除具正規規模的加油站外,尚存在少數非法的、不合格的加油站,因技術、設備及操作的不達標,導致火災發生,此類情況我們放置在問責機制中討論。
2.2其他靜電生成及防范措施
除加油站內部的嚴格按規定操作外,司機及汽車本身都存在產生靜電的可能,因此如何減少汽車可能產生的靜電及提高司機的防護意識,仍是減少靜電起火的重要因素之一。
機動車輛進入加油站加油時,發動機應熄火,消除全部火種;客車下客后方可進站加油。
公交車輛載著乘客進加油站加油,也不對乘客做任何提醒,這不僅浪費乘客的時間,而且對乘客的安全是不負責任的。加油站中的加油機、地下油罐出口、通氣管以及泄油口附近的三米范圍之內屬于防爆區,禁止用手機接打電話。對于種種違規行為,加油站管理人員及司機、乘客都有義務提醒制止,以免發生重大火災。
3 完善加油站靜電起火的問責機制
根據靜電起火產生的多重原因,在監督和管理中就需要制定相應的問責機制,目前管理規模以防范為主,但問責機制則往往發生在事故發生之后,目前的問責機制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章,如:
3.1適用于加油站為問責主體的條款。第五十八條(一)依法應當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消防設計審核的建設工程,未經依法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二)消防設計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三)依法應當進行消防驗收的建設工程,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四)建設工程投入使用后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違反本法規定,有上述行為的,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并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3.2完善問責機制,加強防患意識
現有的問責機制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我國的法治意識在某種程度上還需要完善,在事故未發生之時,往往未能對相關違規行為作出處置,以致長期形成的僥幸心理,導致事故的發生。體現在:
3.2.1加油站硬件條件的不合格,管理過程缺乏科學指導,操作人員良莠不齊,未能嚴格依照規定進行培訓,對于人員和日常工作的管理,需要加大力度,如何嚴格執行加油站操作標準,需要相關工作的跟進,如發現日常探作不合格及失誤之處的如何處理,則還未有明確的規定,僅以模糊的責問、批評是不能扭轉目前大量存在的違規操作行為的。
3.2.2司機乘客的違規行為,如接打手機、載客人加油站、自行加油等行為,一是要加大消防知識的宣傳力度,務使司機、乘客了解加油站靜電防火的重要性,還應完善在加油站內部的違規問責制度,否則僅靠提醒、批評是不能達到防范目的,對于載客入加油站等相關行為應采取怎樣的處罰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3.2.3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仍需加強宣傳及管理,地方法規應進一步加以完善,如黑龍江已出臺《黑龍江省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總之,針對加油站靜電起火的危害之大,執法者、加油站、司機及乘客務必予以高度重視,在對靜電起火的成因、現象有充分的了船之后,三個層面盡量做到嚴格操作程序、遵守站內禁忌、嚴格執行檢查監督任務,爭取在源頭防治靜電火災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前后,都應建立健全事故問責機制,以提高防范意識,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執行效率,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名共和國消防法》
2 《黑龍江省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