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為了解我院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問題,筆者用自設問卷的形式對就業心理進行調查,從調查分析中可以看出我院護理專業畢業生存在著不同的就業心理現狀——積極性就業心理和消極性就業心理。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社會、家庭以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意志、人格等方面。針對問題的誘發原因,一方面,要對畢業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適,以幫助其成功就業;另一方面,應通過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對畢業生實施個性化指導。
[關鍵詞] 高職高專 護理專業 就業問題 就業指導
一、我院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分析
面對就業,我院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通過三年大學生活,她們在知識、能力與人格方面有了積極的顯著發展,有著強烈的就業意愿和積極的就業動機,為能盡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感到由衷的歡欣。但護理專業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單一化也使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喪失了更多的機遇,在就業過程中,又難免出現種種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出現積極性的就業心理和消極性的就業心理,因此作為學院和教師必須高度重視,進行就業問題調查,找到解決對策,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就業。
1.社會因素:就業壓力的增大。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對護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導致全國各地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護理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這本身就給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且作為高職院校,在綜合實力和社會知名度、認可度中和其他院校有一定差距,學校知名度、認可度和學歷的雙重壓力更是增加了學生的就業壓力,從而導致不良就業心理的出現,就業市場的不完善。目前就業市場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也成為畢業生就業中的困擾。如某些單位以辦人才交流會謀利、虛假招聘信息、就業市場與協議缺乏權威性、大型的畢業生招聘會簽約率不高等等。
2.學院因素。首先,學院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在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方面力度還較大,對于學生求職能力的培養訓練、健康心理的指導教育方面還不足。大多數畢業生缺乏求職的實際能力,不會恰當地自我推薦,不敢積極地參與競爭,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其次,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們更多地著重于校內培養人才,除部分專業外,多數專業在學生就業工作方面缺乏加強與校外的交流與合作,對學生走出學校了解社會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對較少。
3.家庭因素。個體最早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家庭對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期望、父母職業及職業榜樣、父母對子女專業及工作的關注、父母對各種職業的看法、父母的社會地位與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員的影響、學生對父母的看法與態度,等等。這些因素影響著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就業既是學生在人生中的一大轉折,也是其家庭的重要事情,因此,家庭會對畢業生的就業發表一系列意見,然而卻會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帶來不良的影響。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相當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尊重父母的建議,而拋棄自己的就業觀念。
4.學生個體因素。盡管學院和招生就業處一直采取相關措施,教育畢業生降低就業期望值,看清社會現實和自身能力,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業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就業期望值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落差,造成畢業生的心理出現不少問題。
二、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就業問題對策分析
作為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面臨的是社會為所有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同時也使她們承受比其他院校畢業生更多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來自社會、學校,也來自家庭和專科生自己。因此,在就業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心理指導,不僅僅是學院或者說輔導員的事,更是社會、家長及學生本人都應該注意的事情。
1.社會建設優良就業環境,促進畢業生就業
就業問題是全社會的大問題,全社會都應該關心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就業市場和就業法規的建設,完善市場機制,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公開、公正、公平的就業環境。減緩高校擴招速度,加大政府財政對專科教育的投入力度,從而為提高在校專科生的綜合素質、緩解就業壓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校開展就業指導和幫助,幫助高職高專畢業生順利就業
(1)強化服務功能,構建和諧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我院成立了由院黨委書記任組長,院長、主管副院長任副組長的學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將就業工作作為學院日常工作的重點,研究解決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同時我院在招生就業處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作為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常設機構。通過學校的網絡中心適時發布和反饋就業信息,通過多種渠道吸引用人單位入校招聘,向用人單位推薦合格畢業生,開辟就業咨詢熱線,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咨詢指導,幫助畢業生緩解就業壓力,解除心理上的困惑。
(2)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展科學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護理專業畢業生對自己、對職業、對未來有明確的認識,并為從事自己理想的職業做好各種準備,不斷增強職業競爭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加強對弱勢群體的輔導教育對于就業有自卑感沒有信心、有恐懼感害怕走向社會的和有嚴重、較嚴重就業焦慮癥的少數畢業生,學院就業指導部門和教師應重點關注,為這些畢業生指定就業輔導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就業輔導,使他們走出心靈誤區,快樂自信地擇業就業。
(3)培養專業的職業指導工作隊伍。我院正在積極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職業指導工作隊伍。每年有專門的就業人員培訓計劃,以滿足大學畢業生日趨強烈的就業咨詢指導的服務需求。
3.家庭降低就業期望值,配合學校幫助學生就業
在畢業生的擇業中,學校應主動與其家長保持聯系,及時轉達、宣傳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有關政策、法規、形勢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同步,發揮各自的長處,形成教育的全力。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共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緩解那些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促使他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度過求職擇業階段。
4.加強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
幫助畢業生正確認識自我面對新的就業形勢,畢業生要確立正確的擇業理念,以適應社會的需要。要面對現實,積極就業,并努力工作,為尋求以后的再發展作好準備。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努力提高全面素質。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立于不敗之地,作為高職高專畢業生在校時就必須勇于實踐,勤動手,敢動手,從知識活動、科研活動、社團活動、創業大賽等各個方面來培養自己的全面素質,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應該樹立的就業觀念和應采取的就業對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對就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要培養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在就業上多次遇到困難和遭受挫折的專科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面對就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畢業生要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挫折,要勇敢地正視現實,以積極的態度尋找應變的辦法,用以增強、支撐起自己的自信心。碰到困難,不自怨自艾、悲觀失望;遭遇挫折,能歸因正確,不自亂分寸。
參考文獻:
[1]呂建國.大學心理學[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2]劉紅委,牛殿慶.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才教育[J].中國商業出版社.
[3]劉小玲,楊琳.當代大學生的擇業消極心理及其心理輔導[J].零陵學院學報,2005.
[4]白文龍.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及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3.
[5]李玉運,賈治輝.高校畢業生心理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