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理應重視制度創新,在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中起到示范作用。高校學生社團日益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凝聚力的學生團體,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構建高校學習型學生社團組織,是推動教育體系創新、促進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學習型學生社團 組織 標準
所謂社團是“社會團體”的簡稱。大學生社團是學生在自愿基礎上自由結成的群眾組織。這些社團可打破年級、專業以及學校的界限,團結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發揮他們在某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學生社團作為高校精神文化重要的倡導者、傳承者和推動者,承載著厚重的校園文化,體現著高校豐富的辦學理念,反映著學生的綜合素質風貌。因此,構建高校學習型學生社團組織,是推動教育體系創新,促進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構建學習型學生社團的理論依據
高校學習型學生社團的構建,就是將學習型組織理論運用于社團建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8226;圣吉在繼承其老師佛瑞斯特所創立的系統動力學方法基礎上,融合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討論與模擬演練等理論和方法,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理論。彼得#8226;圣吉認為,學習型組織是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組織。在其中,成員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學會共同學習與如何學習。學習型組織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善于不斷學習、以共同愿望團結組織成員、組織由多個創造性個體組成、實施自主管理、以扁平式結構為主、組織邊界被重新界定、促進生活與工作達到平衡。
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認同之下,為了共同的目標與理想,經學校職能部門同意并經過一定的程序成立的學生團體。它擁有自我監督機制、和諧的學習氛圍、成員擁有共同的目標,具有系統思考和團隊學習精神。高校學習型社團是引發高校學生社團持續性學習過程的發展性力量,它將學習者與社團生活系統、持續地結合起來。
二、構建學習型學生社團的標準
高校學習型學生社團就個體而言,每個社團成員都有良好的愿望、目標、計劃和能力;從整體上看,社團中具有完善的運行機制,它將社團成員和社團活動持續的結合在一起,使個人和社團得到共同發展。具體來講,學習型學生社團有以下四個標準:
1.學習型學生社團是擁有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理念與機制的學生特色組織
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一方面,就是不能讓社團中的任何一個成員掉隊,要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我們的社團是培養幾個學生去參加省市比賽獲得大獎重要,還是讓每一個同學都有進步,讓每個同學都有獲得大獎的能力重要,這是需要我們每個社團人需要思考的,這是全員學習的真正含義。另一方面,要打破學生社團這種只活動不學習或少學習的傳統觀念,明確學習是與人一生相隨的,在學習中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學習與活動密不可分。學習型學生社團在本質上要求社團全體成員以專業知識的學習為核心,進行系統的培訓、討論、實踐和總結,不斷進行個體學習和團隊組織學習,幫助社團中的每個成員學習、提高。全體社團成員積極地參與學習,內容除了專業知識的拓展外,還包括處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以及個人潛能如何得到充分的發揮等;要把工作貫徹到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邊學習邊準備,邊學習邊計劃,邊學習邊實施;要重視個人能力的提高,更要以團隊為單位,形成整體的發展。
2.學習型學生社團是擁有不斷增長的學習力,崇尚合作,不斷創新的學生發展組織
所謂學習力,是指一個人、一個組織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習型學生社團就是要讓全體社團成員和社團自身具有持續增長的學習力。這里所講的學習,強調把學習與思考、實踐、創新相結合,并不斷轉化為創造力。首先要把學習與思考聯系起來,學習的目的不僅是要吸收知識、獲得信息,還包括思想、心理和觀念的轉變。要保持持續增長的學習力,不僅社團本身要不斷學習和提高,同時要有向其他社團學習的姿態,要善于合作,資源共享,共同做事,共同提高。另外,學習要緊密結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學習型學生社團是對課堂教學的有力的補充和延伸,學生在社團中的學習是對專業知識面的拓展、發展前沿的追蹤和在實踐中的運用,是以專業指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知識的獲取和積累為主流的對專業知識的深化和創造。通過專業實踐課程等靈活、務實的社團活動形式,既培養了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又增強了學生實際應用的務實創業能力。
3.學習型學生社團是內聚力強,不斷超越自我,以實現群體共同提高的學生自治組織
在學習型學生社團中,活動內容的計劃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管理制度的系統性,組織結構的嚴密性,使得團隊目標與組織目標融為一體,這樣,學生社團的內聚力增強,影響力和凝聚力也會大大提高。因此,社團自身的發展空間能夠得到不斷的延伸和拓展。另外,學生通過自主選擇而參加某一專業為依托的學生社團,對社團專業知識有強烈的內在需求,通過社團活動互相學習交流,建立共同的目標,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同時,學生擁有社團管理的自主權,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具有社團專業特色的活動,加強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和激發,因此有助于實現社團成員個體的全面發展和群體的共同提高。
4.學習型學生社團是能讓全體社團成員在社團文化的感染下,實現夢想的學生團隊組織
在學習型學生社團中,先進的社團文化(社團精神)會使廣大成員處于一種“自由”創造、“自由”發展的狀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身內部的潛能,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社團活動不僅僅是讓社團成員獲得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每個社團成員在活動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標,并把自己的理想目標與社團的理想目標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重新創造自我,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團的活動與學習中去。在這一過程中,社團成員團結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活動,發揚參與精神與團隊協作精神,不斷地研究、討論、調整和改革并在多樣化的社團活動中付諸實施,把個人發展與社團發展有效結合在一起,全力實現共同的人生理想和目標,從而使社團成員在學習和活動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這樣的社團文化形成,社團就不會因為負責人的變更、成員的進出而松散。它將成為無形之手,把大學生社團發展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孟繁華.構建現代學校的學習型組織[J].比較教育研究,2002,(01).
[2]穆奎.高校學生社團建設與管理的科學性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03).
[3]袁油迪.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大學生社團中的現實意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05).
[4]周進,王前哨.高校學生組織機制創新:建設學習型學生組織[J].理工高教研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