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擴招后,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平民化的轉變過程中,由于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大學生考試科目掛科現象逐漸凸顯,重視和關注大學生掛科現象,探究掛科現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已經成為各高等學校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
[關鍵詞] 大學生 掛科現象 原因
高校擴招后,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平民化,大學生昔日佼佼者的光環已經一去不返。在大學生群體中,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掌握知識,完善自我,這是主流。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感到迷茫、困惑、彷徨。高中時代學習精英的蹤影已消失殆盡,產生厭學、斥學、學習效率不高,考試不及格,論文抄襲和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大學生掛科現象在各大高校已經相當普遍,甚至部分大學生因為掛科被勸退學或強制退學,部分大學生畢業拿不到畢業證,這已經成為影響大學形象和教學質量提高的嚴重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
一、掛科原因探析
1.外部影響因素
(1)物質、精神誘因
大學環境相對寬松,課程任務安排不重,大學生自我支配時間比較充足,各種社團活動豐富多彩,一部分同學沉醉于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熱衷于交朋結友,常出沒于餐館、酒巴、歌廳、舞廳、卡拉OK廳、溜冰場等場所,貪圖于物質上的享受,大量時間用在了課余活動而忽視了課后消化和吸收,無心學習;同時,一部分同學由于來自貧困家庭,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成了家里的負擔,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忙于打工掙錢補貼家用,忙于家教、促銷、兼職等工作,難以保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2)網絡誘惑
網絡的誘惑力也是影響大學生掛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部分缺乏自制力的大學生沉溺其中,難以自拔。由于各種各樣的網絡游戲層出不窮,富有誘惑力,而網吧人員競相用各種手段吸引大學生。這演變成網絡是主要任務,學習是業余工作,成績自然就差了。
(3)戀愛誘惑
大學是戀愛的天堂。在大學校園里出入成雙成對已是司空見慣的事。受身邊同學和學哥學姐的影響和感染,于是上演大學時代的愛情故事便成自然,整天纏綿于浪漫,心思和精力都獻給了對方,學業也就難以顧及。
2.個人因素
(1)思想放松
高中時期緊張的生活一直壓抑著大學生奔放、自由、叛逆的青春,而大學生活學習環境相對輕松自由,生活豐富多彩,社團、娛樂齊備。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大學生思想徹底放松,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坐標,行動上就更沒有什么約束力了。有的學生經常逃課或作業“抄襲完成”,學業幾乎全拋腦后。
(2)目標不明確。一部分學生認為,進入大學就是進入了天堂,在多年苦讀后應該放松,大學應當是“既學好,又玩好。”應該在輕松愉快中“玩學習。”一到考試就緊張,害怕考試、逃避考試,考試作弊,掛科就不足為奇了。
(3)學習方法和技巧匱乏
從高中時填鴨式的應式教育轉變到大學的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不能很好適應,想學好但又不得法。有些學生苦啃課本,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理論掌握不少,解題就不行,學習效果甚微。
3.學校及教師因素
(1)“學非所愛”。“學非所愛”是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一個突出的問題。不少學生由于高考填報志愿對專業情況不了解,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對專業了解更少,進入大學后才發現自己所學并非自己所愛。而在現行大學教育制度下,學生要想在學校轉換自己喜受的專業十分困難。同時,現行本科教學計劃和課程表的剛性很強,課程、教材、教學大綱劃一。學生在選課、選時間、選教師等方面缺少選擇余地,學生喜歡的課開不出,或者開設了但不能滿足需求,不感興趣的課程,又不得不學、不得不考。
(2)教師精力轉移。近年來,高校教師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直接原因是因為經濟利益與高校教師學歷、職稱和科研能力掛鉤,導致高校教師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拼學歷、評職稱、搞科研。特別是搞科研經濟利益更明顯,使部分教師更注重于提高學歷上職稱、拿項目,心思和精力轉移,和學生接觸減少,上完課就走,上課也是照本宣科,毫無新意,教學能力和水平滑坡。
(3)考試公平公正打折扣
考試前,有的學生向老師打探信息,而有的老師為了保證通過率,采取劃復習范圍和重點的方式透露部分題目,有些老師在監考過程中對學生舞弊行為更是視而不見。助長了學生臨時抱佛腳的思想,平時不學習,考前突擊就行了。甚至有些同學通過考前突擊和舞弊比平時學習努力的同學考的分數更高,打擊了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部分學生覺得平時努力不努力不要緊,因而放松學習。
二、引導大學生正確學習,減少掛科的措施
1.加強大學生理想和專業思想教育,樹立遠大的目標,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從新生入學開始,通過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樹立學一行愛一行的思想,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專業志向,明確學習目標,塑造良好的學習風氣。立學習標桿,重視典型效應,通過優秀學習標兵、優秀教師、優秀畢業生作演講等方式,輻射和影響學生思想,逐步樹立學習的信念和興趣。同時,嚴格考試管理、紀律管理,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加強心理教育,及時幫助解決學生心理困惑、疑難問題
大學生掛科的因素很多,每個人情況不同,要堅持一把鑰匙開一鎖的原則,解開學生心理困惑,走近學生、親近學生、關愛學生,把心理教育開展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深處,幫助解決因心理困惑而引起的憂郁、自卑、孤獨和自曝自棄,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學習上的難關,形成良性循環。
3.優化環境,樹立良好學風,創造利于育人的氛圍和條件
良好的學風是成才的外部環境條件,為此必須嚴格考試管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性,激勵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成才,而不是投機取巧、僥幸作弊、蒙混過關。積極開展“學習標兵”、“學習型寢室”和“優秀畢業生”評比活動,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利于育人的氛圍和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信心和勇氣,以主要精力投入學習之中。
4.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改變過去那種重理性而輕感性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提高學習的效率,使學生樂于學、快樂學。
5.變革管理體制,實行學分制
首先,要變革以教師學歷、資歷和科研成果為量化標準的教師晉升、晉級和職稱評定制度,制定教學質量量化標準,實行教學質量“一票否決制”。把教師的主要精力從拼學歷、上職稱、拿項目上轉移到以教學為中心的主要戰場來,以嚴謹治學的精神搞好教學工作;其次,要改變現行學年制,實行學分制,保證學生有選課、選時間、選教師的充分自由權和彈性的學業完成時間;再次,要改革考核方式和評價制度,變一次考試為多次考查,變終結性評分為指導性評語,變標準答案為交流創新。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性,讓學生在創新創造中完成學業,在創新創造中成才。
參考文獻:
[1]吳方領.大學績差生的調查分析與教育思考.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2).
[2]謝麗霞.大學新生學習低效的原因及對策.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