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北師大英語專業2008級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定量的問卷法,研究網絡交互式教學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使用網絡交互式教學后,參試對象的自主學習能力整體上處于較高水平,且在一年的調查期內基本保持穩定。說明網絡交互式教學對學生的聽力自主學習能力有積極影響且持續性較好。
[關鍵詞] 網絡交互式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聽力教改
一、研究背景
自主學習,是一種起源于人本主義,而隨著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的興起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新教學理念。從本質上說,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心理關系問題,即一種超越、批判性的思考、決策以及獨立行動的能力。
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式往往只強調教師在課堂上反復、大量的播放聽力材料,學生在下面做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學生僅僅被看作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在處理信息、理解內容、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能夠采取的積極策略經常被忽略。
學生的課堂參與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北師大外文學院從08級開始,英語專業的聽力教學采用了網絡交互式的模式,基本脫離了教師面對面授課的方式,通過聽力教學網,使學生在網絡上自主地完成聽力課程與任務。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的練習和測試進行監督和控制,并對其學習和成績進行評價和交流。旨在通過這樣的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的自覺性、趣味性,并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學習進度。這種基于網絡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對未來教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技術手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量化的數據反映其對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影響。
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方式探討網絡交互式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具體通過對英語專業2008年級發放兩次問卷,全方位了解此新型教學模式的利弊和持續性狀況,對聽力教學網,特別是聽力教學的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進一步完善并提高教學水平。
二、研究設計
本次研究旨在根據自主學習定義中的五個維度,即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和自我反饋,研究網絡交互式教學所導致學生學習自主能力的差異,并考察學生對網絡交互式教學的適應程度及意見,促進其改進,推廣網絡交互式教學。
我們采用了問卷的形式對我校英語專業08級全體同學分別于2009年4月和2010年4月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233份,回收了225份問卷,回收率為96.6%,剔除13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212份,有效率為94.2%。其中,第一次有效問卷為117份,第二次有效問卷為95份。對于問卷中的一些特定問題,研究采用深度訪談的形式,隨機抽取08級4名學生進行調查。
三、研究結論
首先,在使用了網絡交互式教學模式以后,我校英語專業08級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在總體上以及衡量自主學習能力的五個維度上均處于較高水平。網絡交互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積極作用。
其次,在測量自主學習的五個維度上,學生在各個維度上的得分都較高,且在兩次測量中保持了穩定性。其中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評價三個維度上,第二次的調查結果還要更優于第一次。這也顯示了網絡交互式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影響的持續性。
再次,在使用網絡交互式教學模式后,學生自己反映,管理和調節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提高。這也與我們自主學習量表的測量結果相符。而在網絡交互式模式最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特點中,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以及網絡的開放性和自由性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特點。
另外,在課后練習的資源選擇方面,看電影等輕松愉快的英語視頻資料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后聽力練習方式。而我校外文學院資源網和其他資源豐富的外國網站是同學們在課后最常使用的聽力練習資源。
最后,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在聽力自主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了老師的指引的重要作用,他們希望建立交流制度,在今后的學習中與老師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
四、結論分析
我們從結論出發,對網絡交互式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以及可以獲取的經驗教學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首先是聽力教學網的網絡交互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網絡交互式教學,學生在網絡上自主地完成聽力課程與任務,并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學習的自覺性、調節學習的能力、反饋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然而,聽力教學網的網絡交互式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我們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和學生的訪問發現聽力教學網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和發展:
1.趣味性和多樣性還可以加強
目前,聽力教學網的聽力資源、課程設計都略顯單薄,缺乏趣味性,可能很難長久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長期的學習中,學生容易對教學網的教學內容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對聽力的興趣。
2.聽力網的開放性、自由性還可以更加拓展
雖然聽力教學網由學生自己操作,但是目前學生并沒有更多地自主選擇權,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難長時間的維持。此外,在聽力教學網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稍顯欠缺。學生在學習中犯的錯誤和遇到的疑難,教師不能及時地得知并解決,這就使學生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缺失監督和互動也可能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從而導致學習自主能力停滯甚至下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2007.
[3]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第二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黃超英.高職學生多媒體輔助英語自主性學習研究[J].教材與教法研究2009,(7):99-100.
[5]侯婕妤.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研究[J].教材與教法研究,2009,(7):39-41.
[6]龐國維.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7]邱綺玲.淺談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英語教學,2009,(7):175.
[8]余曉梅.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與課堂面授的結合[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