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強度的工作,頻繁的講話使得許多老師“人未老,聲先衰”,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教師應當采用科學的用氣發聲方法,以減少聲帶疲勞,彌補先天聲音的不足,使聲音洪亮有力持久。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和訓練經驗,向各位同行介紹了正確的用氣發聲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 教師 胸腹式聯合呼吸 訓練方法
最新一項針對中青年教師的一項體檢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老師都患有聲音嘶啞、慢性咽炎。教師的教齡越長,課時越多,聲音嘶啞相關癥狀的發病率越高。
對于教師而言,口頭表達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技能,但是語音的載體——發音器官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發揮更重要,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運用科學的用氣發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氣乃音之帥”“氣動則聲發”,只有氣息充足聲音才能洪亮、持久。以減少聲帶壓力,使吐字飽滿有力,還可以彌補先天聲音上的不足。
我們常用的呼吸方式主要有:
胸式呼吸——主要靠提起胸部肋骨來吸氣,吸進的氣流充塞于上胸部。這種呼吸方式吸氣量小,難以控制,致使發音時喉頭負擔過重,造成聲音虛而不實,輕飄而沒有底氣,聲帶疲勞,聲音僵化。
腹式呼吸——主要是降低橫膈膜來吸氣。這種呼吸方式吸氣量少,難以控制,氣流也較弱,聲音無力并缺乏持久性。
胸腹式聯合呼吸——是靠胸部兩肋和橫膈膜共同運動來實現的,可以全面擴張胸腔和腹腔的容積,吸氣量大,氣吸得深,呼出的氣流強而有力,容易產生堅實明亮的音色。這種呼吸方式較前兩種有明顯的優勢,經過一定的控制訓練,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聲音狀態。
筆者建議依靠“三寸不爛之舌,兩行伶牙俐齒”工作的教師們采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方式,在這里,向大家介紹幾種胸腹式聯合呼吸的訓練要領和方法。
一、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的訓練要領
吸氣的要領是:吸氣要吸到肺底、擴展兩肋、腹壁“站定”。在體會吸氣要領時,應先將體內余氣用嘆氣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氣,此時才容易體會到將氣吸到肺底、兩肋打開的感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吸氣時腹肌的緊張度不可過強,應當進行到比自然狀態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控制的程度,初練者吸氣至五、六成滿即可,不必貪多。
呼氣的要領是:呼氣要均勻平穩、收緊小腹、控制聲門。先要保持住吸氣終止時托住氣流的狀態,然后,兩肋慢慢還原,小腹逐漸放松,使氣息猶如一條長線,在適當的控制中均勻、平穩呼出。
一個人無論肺活量有多大,都不可能將所讀的內容一口氣讀完,這時就需要適當補氣。既可以在朗讀允許有停頓的地方從容不迫地吸足一口氣,也可以在一句較長的話還沒有說完但又沒有足夠的停頓用來補氣時,需要不漏痕跡地補充一點兒氣息。補氣的要領是動作要快,小腹一吸,兩肋一張,口鼻吸氣,迅速補氣,同時要做到自然輕松,字斷氣連,巧妙無痕。
二、發聲的形體狀態、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
發聲的形體狀態指的是講話或發聲練習時的姿勢。正確的坐姿是:肩垂、頸背松而直(腰不能挺),軀體略前傾,小腹微收,舒適地坐于椅子的前端,雙手拿稿,兩腳自然著地。正確的站姿是:一腳向前伸出半步,身體重心放在伸出的前腳掌,后腳自然跟上,成“丁字步”;兩臂自然下垂或兩手輕扣于胸腹前。胸要自然挺起,小腹微收,肩下垂。這種姿勢有利于胸部的擴展,可以自如地移動身體重心及活動上肢。男士也可以采用兩腳平穩分開的姿勢。
發聲的生理狀態主要指在發聲的過程中,與發音器官相關的部位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正確的發聲生理狀態應該是:“開牙關、要微笑、舌根松、下巴掉,一條聲柱通硬腭,聲音集中打面罩”。“開牙關,要微笑”,要求軟腭上提,既可增加口腔的空間,又具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加強口腔的共鳴,使聲音豎立、明亮、圓潤。“舌根松”是指喉部要放松,以免緊張,阻礙氣息的暢通,產生擠壓聲音的現象。“下巴掉”不是有意識地把下巴向下拉,而是讓自己有一種下巴輕松得如同不存在似的感覺,目的還是讓它松弛。“一條聲柱通硬腭,聲音集中打面罩”是指結合氣息的作用,要形成一條聲柱(而不是一片)直通硬腭中心線,打到面罩上來,使聲音集中,并具有穿透力。
發聲的心理狀態對于發聲有直接的影響,正確的發聲心理狀態應該是積極、松弛、集中。積極指心理狀態是振奮、積極的,松弛指心理到全身肌肉都是放松的,集中指精神要集中。積極、集中而不松弛,容易僵硬;松弛而不積極集中,便成松懈,這都不利于發聲的狀態。
三、吸氣訓練方法
胸腹式聯合呼吸的難點和要點即是找到吸氣的支撐點,以下練習可以幫助大家比較容易地找到這個支撐點。
深呼吸練習:站立或者端坐,兩腳自然分開,體會呼吸狀態。小腹如不會收,可用雙手幫助由兩側向丹田推動。吸氣數“一”,呼氣數“一”;吸氣數“一”,呼氣數“一、二”;吸氣數“一”,呼氣數“一、二、三”……以此類推。
聞花香練習:想象面前有一盆鮮花,自己深吸一口氣,讓花香沁入心脾,感覺兩肋漸開,氣吸進八成滿,控制一兩秒鐘,再緩緩呼出。要求胸自然挺起,兩肩下垂,小腹微收。
抬重物練習:站立,想象面前有一個大箱子,猛吸一口氣,雙手將其抬起,氣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縮,腰帶周圍有脹滿的感覺。體會吸氣那一瞬間的感覺,與胸腹式呼吸方法相似。
半打哈欠練習:不張大嘴打哈欠,體會進氣最有一刻的感覺。腰帶周圍也有脹滿的感覺。
四、呼氣訓練方法
吸進氣息后的目的是要呼氣,控制的時間越長氣息保留的時間也就越長。呼氣的難點是要利用小腹的力量將氣息拉住,使氣息平緩均勻地呼出。建議使用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拉住氣息練習:站立或端坐,深吸一口氣,發“si”,氣息要細要勻,呼氣時間逐漸延長,達到25~30秒為合格。
模擬練習:假設你面前有一張桌子,上面布滿灰塵,請你吹掉桌子上面的灰塵,要求氣息要均勻而緩慢地呼出。
嘆氣練習:深吸一口氣,發出“哎”的嘆氣聲,全部松掉吸進的氣。
五、呼吸綜合練習方法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當然不是僅僅單純地吸氣或者是呼氣,而是要將氣息和呼氣連在一起使用,大家通過以下的訓練,可以提高用氣發聲的技能。
數數兒練習:吸足一口氣,從1開始數,每個字都必須清晰響亮。看誰數得最多。
喊人練習:假設一個人在距離你10米、50米、100米遠的地方,請你呼喚他的名字,使他聽見。
讀句子練習:可以深吸一口氣,讀“一口氣數不了十個葫蘆,一個葫蘆,兩個葫蘆,三個葫蘆,四個葫蘆,五個葫蘆……(一口氣數到二十五個葫蘆為合格)。”也可以練“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著竿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一個棗,兩個棗……十個棗;十個棗,九個棗……一個棗。這是一個繞口令,一口氣說完才算好。”
也可以通過朗讀篇幅比較短的繞口令來練習氣息,如“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還可以朗讀五言或者七言絕句,第一遍一口氣讀一句,第二遍一口氣讀兩句,第三遍一口氣讀完。可以一開始練習五言絕句,一段時間后再練習七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