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調控
「限購、限外、限貸和限價」,幾乎成為地方落實 9#8226;29「二次調控」政策的四大招式。首次購房首付最低也要三成、第三套房停貸、限制購房套數等是「二次調控」力度最大的政策。
自4月中旬以來,樓市在「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下,似乎因循此前調控一定的抗性,久久維持量跌價滯。這也使得市場內流淌著濃濃的「賭博」意味。賭調控政策不長久抑或是樓市將迎來新一輪反彈。9#8226;29「二次調控」政策應勢而出臺。
「限購、限外、限貸和限價」,幾乎成為地方落實9#8226;29「二次調控」政策的四大招式。大陸目前已有11個大城市出臺住宅實施限購令,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南京、寧波、福州、廈門、三亞、廣州。
首次購房首付最低也要三成、第三套房停貸、限制購房套數等是「二次調控」力度最大的政策。調查顯示,宏觀調控將進一步影響房價走勢,拉低或者穩定房價的預期是主流。
誤傷剛需
「二次調控」出臺后,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地先后出臺落實細則。在期待嚴厲政策對高房價形成抑制之餘,一些剛需族也對首套房首付門檻提高至三成表達了被「誤傷」的抱怨。同時,限購政策也引發購房導向傾向於一步到位。剛需一族在買房時就要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居住需求,調查顯示,市場內實用型、低總價的大戶型受到剛性需求者的追捧。
簽約率銳減退房潮隱現
從北京實行「限購令」實施5個多月的時間來看,短期由於政策限制投資客,以及對購房者心理的影響,引發了一輪觀望潮。而對於部分投資者來說,目前的房價上漲預期已經讓很多人心生疑慮,但是在熱銷樓盤的現場,投機者依然在「限購令」和「限貸令」之間鉆空子。
在十一之后,銀行貸款的審批變得異常嚴格,大量在9月認購的客戶中,不能達到銀行貸款條件或者首付需要提高的客戶,至少占同期成交量的1/3,加上二次調控出臺后還有些客戶抱著僥幸心理搶關突圍,「近期絕大部分在售項目將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的退房潮」。
據熒燦地產數據顯示,十一之后幾天,要求退房的二手房客戶增加,進入糾紛狀態的合同已經占到總數的7.5%,比節前翻了一番,其中八成是購房者提出來的。
而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及北京中原地產數據統計顯示,從9#8226;29「二次調控」以來,北京商品房市場出現了在供應增加的情況下簽約率急劇下降的現象。二手房市場的表現也依舊是量價齊跌,據監測數據,10月上旬二手房總成交量為1948套,相比9月上旬5322套,下調了63.4%;二手房均價也一改9月出現的上漲勢頭,價格出現輕微下調,從18180元/平米下調0.6%。
移民城市殺傷力最重
開發商敏銳地感受到新政的威力開始發揮。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國企開發商的策劃總監表示,新政來得有些突然,導致他們在10月5日房交會上基本沒有來得及做什麼優惠和打折活動,「大多數同行都如此」。而購房者方面,除了一些因為被新政限制購買的客戶外,相當大比例的客戶暫時採取觀望態度。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10月8日開始,深圳單日成交期房跌至118套,9日更是大跌至53套,至今跌勢不減。深圳是座移民城市,特區三十年,有當地戶口的人數不到1/10,對深圳來說,這種以戶籍限購的威力比北京、上海要大得多,是深圳目前對樓市「最具殺傷力」的政策。雖然國慶期間深圳樓市創下巨額成交量,但隨著調控的威力顯現,深圳新房成交量驟減,盡管目前價格還未出現下降,但預計下一步將出現量跌價跌。
投資客離場捨不得
上海樓市新政抑制投機和投資的目標是不言而喻的。「限購一套」和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必然會影響到多套投資的需求,影響到手中現金略遜的投資者。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媒體表示,房地產二次調控效果立竿見影,不少人再次陷入觀望,還要觀察一下政策出臺后的市場反應。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預言,樓市投機客和炒房者將會恐慌性出逃。
然而,抑制投資的效果究竟有多大,恐怕還需要加以時日進行觀察。據報道,上海星河灣開盤首日,現場就出現了不少「浙C」牌照的車輛,「浙C」正來自於投資客天下聞名的浙江溫州。
或將無法辦房產證
有的城市由於個別購房人超出當地規定的家庭限購套數,引起了一些經濟和法律糾紛,給購房人帶來了重大風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佈風險提示,提醒購房人及時了解調控政策,避免由於違反限購套數,導致無法辦理合同備案或房地產登記的情況發生。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強調,購房人應當如實準確申報家庭組成情況及住房情況,不要輕信房屋銷售人員、經紀人員所謂的「規避建議」或「幫助規避」的承諾,更不要採用假證件、假材料等方式購買住房,防止因申報情況與實際不符導致不能辦理房地產登記等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