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到「祛傷解鬱透中氣」,大家第一個反應都是「鐵牛運功散」這個藥方,其實「鐵牛運功散」是傷科行氣藥,主要的功能為活血化瘀。而中醫運用針刺、推拿藉以運行氣血、營養全身,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護協調和相對平衡,從而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
張芳慈
臨床中醫內科碩士
臨床醫學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臺灣鼎瀚中西草堂顧問
臺灣臺中陸軍總醫院
就診病歷
經絡是氣血運行在身體的通道,當經絡失去平衡的時候,會出現什麼狀況呢?臺干李先生已調派上海9年,為了拼業績,時常要陪客戶「聯絡感情」,在外喝酒吃肉,長期下來,肚子凸出成「腹腫」之外,開始邁入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俱樂部。長時間使用電腦,偶爾活動才發現自己全身筋骨實在是僵硬的可怕,肩頸隨時都有想要拆下來重組的衝動;明明家裡沒有禿頭的基因,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頭頂上的發量開始漸漸減少;股市指數低迷,自己的血壓卻是開低走高,一路向上攀延;害怕吃了藥以后會洗腎,更害怕吃了黑心的保健品,乾脆什麼都不吃,索性置之不理。李先生這一年明顯感到體力大不如前,還是壯年但記憶力似乎提早下降;常常頭暈頭痛,老覺得睡不飽也睡不好,體檢報告紅色的比例越來越多,怎麼有未老先衰的趨勢了?
醫囑方案
事實上,當身體的某些部位疼痛的時候,就是氣血運行出現了障礙;李先生的癥狀單靠醫院的儀器是無法檢查出確切的病因,但其實就是氣血不通造成。
李先生的這類情況,中醫師大多會選擇針灸或推拿經絡治療,原因是除了能針對不同個體在癥狀表現中的差異性之外,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在不通經絡表現的癥狀中,給予最直接的針對治療。《靈樞#8226;海論》篇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臟腑外絡于支節」,經絡將人體的內外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運用不同的方法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或是經絡,以激發經絡之氣,能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若能針對這個失去平衡的病癥初期,通過中醫調整經絡,運用針灸、推拿的傳統治療方式,讓身體的信道打開,調整身體的能量,讓不平衡的地方舒緩,不但可以達到身心靈的平衡,也可以保健強身、調和陰陽。
病理分析
以中醫的角度來說,疲勞、腹脹、失眠、煩躁等現代醫學身心失調的臨床癥狀或亞健康狀況即是中醫的虛勞、痞病、不寐、郁癥等中醫疾病范疇。中醫的疾病及治療范疇遠遠大於西醫或其他醫學,足見老祖宗的智能遠大。姑且不論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其實也就是氣血運行出現障礙,甚至是某個部位的勞損,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是發展成臨床疾病的前期!!
中醫除了能治病外,還能調理,這也是其他醫學無法替代的。一般人在身體出現不舒服癥狀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累積到一個爆發點,影響到正常生活的運行,才會想要尋求藥物或醫療的幫助。但往往現代醫學實驗指標正常卻癥狀百出的情況下,得到的都是一些某某官能癥或攏統名詞,并給予一些醫囑或求助於一些隔靴搔癢的健康食品,又再次延誤了調理和治病的時間。而在一開始就得到中醫全人醫的照護者少之又少,這不僅浪費了許多醫療資源,并延誤了許多疾病,小病變大病,這時才想到中醫,這是很嚴重并亟待改正的錯誤觀念。
當身體出現酸痛或疲勞時,許多病患首先選擇的緩解方法不外乎膏帖或是服藥,或是像李先生一樣拖延就醫及服用親友介紹的偏方,造成癥狀積累成疾。提到服藥,一講到「祛傷解鬱透中氣」,大家第一個反應都是「鐵牛運功散」這個藥方,但是要祛傷解鬱真的只能靠鐵牛運功散嗎?其實鐵牛運功散主要是傷科行氣藥,針對跌打損傷后出現的氣滯氣閉,主要的功能為活血化瘀、理氣化痰,但是后來因廣告令人印象深刻,造成民眾的誤解,以為鐵牛運功散就是能通血路、促進血液循環,所以造成使用方法不正確,只要是胸悶不舒就可以服用,服用過久甚至造成氣散或虛,形成體質失常。其實中醫的經絡治療在這個階段是極為有效果的。因為針對每位病患的個體差異,對癥并給予整體的治療是中醫的特色。
保養妙方
日常保健食療
針對各類氣血不足、體虛疲累、疲倦酸痛等亞健康癥狀的人群,平時的鍛煉其實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透過簡單緩和可持續性的導引運動,來幫助氣血的運行,有助於癥狀的緩解,還有避免進食過多的蛋白質,增加身體的負擔。
黨參紅棗茶:黨參10g,紅棗10顆。以上所有材料加水熬煮,代茶飲。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的功用。
蓮藕排骨湯:蓮藕、排骨、蓮子、牛蒡,以上四味適量,麥冬10g,白茅根10g。加水燉煮。少許鹽調味。有益氣補虛、止渴除煩的功效。
雙冬銀耳湯:天門冬10g,麥門冬5g,紅棗5顆,西洋參3片,白木耳適量。上述材料加水燉煮。可加少許冰糖調味。有美白養顏、滋陰潤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