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轉,斗轉星移,現如今呀,咱農村的吸引力可大了,這不,就連一心做著打工夢的表叔也甘愿拋棄那繁華的大都市,回到咱這“沒有發展前途”的老家了。
剛出站表叔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咦?怎么回事?我們現在該走哪條路才對?”“哈!瞧吧!您幾年沒回家就忘本了?高樓矗立就找不到方位了,公路平坦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頭呢!”我故意和表叔調侃著,只見他東張西望連連點頭,一臉的驚詫,一張大嘴顯得更大了。
“才幾年沒回來,真想不到呀!看來現在是孤陋寡聞了!”
“知道就好。對了,叔,您不是外出打工掙大錢去了嗎?不是說窮鄉僻壤埋沒人才嗎?怎么,洗心革面了,還是脫胎換骨了?”
“這不是聽說國家政策好嘛!幾千年的皇糧國稅免除了,買種買化肥國家還補貼了,連種地都有補貼金了,有這么好的事不去做,還背井離鄉去給人打工,干嗎?說到底落葉歸根嘛。”表叔目光深沉地望著前方,憧憬著他的美好明天。
下了公交車表叔更迷茫了,“咱是不是坐錯車了?”“沒有,放心好了,只不過眼前條條筆直的水泥路取代了泥濘小道而已。”身旁不時有摩托車疾馳而過。“出門就是摩托車了。”表叔若有所思。
“喔,對了,咱該給奶奶帶些補品的呀!早應該在縣城買的呀……”表叔急了。
“嘿……不用急,到超市去買不也一樣嗎?”
“超市?”
“對啊,現在呀,城市的超市也成了知青——下鄉了!”我得意地笑了。
“咱農村會有超市?別開玩笑了。”
“哼!還不信,等著瞧吧!”
“哈……”一陣爽朗的笑聲早就傳入耳際,走近一看,原來超市旁的文化茶館里坐著我們村的幾位老大爺,“小妮子!你又高興啥呢?三天兩頭往超市跑,在家好好學習吧!現在政策那么好,九年義務教育了,哪像我們那時候啊,幾塊錢的學費都交不起……”
“喲,侃爺,您養的那幾頭豬不也得到補貼了嗎?您真羨慕我,您也回來上學呀!又不是不允許。”
“好丫頭,竟然拿爺爺開玩笑,膽子越來越大了,哈……”全場的人都被逗樂了。
一路走來,表叔感慨萬千,“咱農村的變化可真大啊!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想到咱農村也會有這么一天。現在呀,我不僅要回來種地了,我還要開辦養雞場,造福鄉里……”激動的表叔滿臉通紅,一邊說一邊望著村里,仿佛站在一塊塊豐收的莊稼地里。望著目光炯炯的表叔,我偷偷地樂了。嘿,表叔這回真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