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波士頓矩陣具有明顯的理論方法意義,在此基礎上,構建以金融相關比率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縱橫主軸的變體波士頓矩陣模型,可以對重慶主城九區的金融市場加以科學分析,將其劃分為四大類型,并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經營策略。
關鍵詞:重慶主城;金融;變體波士頓矩陣
中圖分類號:F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4-0121-02
一、 模型描述與指標選取
波士頓矩陣分析法也稱“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是現代管理學經常使用的確定組織活動方向的科學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主要考慮各經營單位在市場上的相對市場競爭地位和業務增長情況,從產品現實定位和發展潛力的角度對經營方向做出正確的判斷。考慮到本文是分析金融發展狀況,用傳統的兩大指標來進行分析不太切合實際,所以構建變體波士頓矩陣。我們用地區人均GDP來代替相對市場競爭地位,用金融機構產出比率來代替業務增長情況,人均GDP=地區GDP/年底人口總數,金融機構產出比率=地區GDP/(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之和/2)。因為就金融市場而言,“人均GDP”能夠較科學地反映地區金融發展的現實地位,與傳統波士頓矩陣中的“相對競爭地位”因子類似,主要是體現地區的金融實力。
根據經驗可知中國的經濟發展大概以五年為一個周期,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獲性,所以本文波士頓矩陣的構建分別用2001—2005年重慶市人均GDP的均值和2001—2005年重慶市的金融產出比率的均值來劃分人均GDP和金融產出比率的高低。
二、模型分析
根據《重慶統計年鑒》相關年份的有關數據計算得出,2001—2005年重慶市主城九區的人均GDP為3 4531元,2001—2005年重慶市主城九區金融產出比率的均值為0.74。因此分別以人均GDP為3 4531,金融產出比率為0.74劃分波士頓矩陣中兩因素的高低區域。
從波士頓矩陣中可以看出,重慶市主城九區的金融發展狀況在矩陣中所處的位置為:北碚區和巴南區是問題類,渝中區、大渡口區為明星類,江北區、南岸區和渝北區為瘦狗類。九龍坡區在象限中偏向明星類,所以把它歸在明星類。從圖中可以看出沙坪壩區處于高低分界上,但是其更偏向瘦狗區,因此劃分為瘦狗類。
圖1 2008年重慶主城九區金融市場環境的變體波士頓矩陣
注:1—渝中區;2—大渡口區;3—江北區;4—沙坪壩區;5—九龍坡區;6—南岸區;7—北碚區;8—渝北區;9—巴南區。
從該模型中可以看出,重慶市主城九區金融發展結構還很不合理,金融環境組合脆弱,主要表現在缺乏金牛類地區,明星類地區少,瘦狗類地區多。沒有金牛類的地區,則沒有競爭地位很強、優勢很明顯的金融發展地區,無法為整個重慶市金融發展提供穩定現金流支持。金融業是渝中區的支柱產業,而渝中區又聚集了重慶市九成的市級及其以上金融機構,按渝中區的發展方向來看,金牛類是可以較為真實地體現渝中區在重慶金融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從波士頓矩陣中,渝中區卻處于明星類,這與它實際中發揮的作用不一致。明星類地區少,則能夠長期增長和獲利的金融地區少,大部分地區的發展前景不明朗。建立重慶新興金融中心是江北區的發展目標,該區的金融發展較快,從其對重慶金融發展的貢獻來看,明星類較為體現江北區的真實情況。但從模型分析得出江北區處于瘦狗類,不能體現出江北區對重慶市金融發展的價值。隨著北部新區的開發,渝北區的金融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發展前景光明,位于明星類地區能較好地體現它的作用,但從模型分析卻得出其處于瘦狗類,與其實際所產出的效能不匹配。瘦狗類的地區多,則金融實力小、金融前景渺茫的地區多,此類地區的利潤率水平低,金融業所產生的效益較小。沙坪壩區和南岸區處于瘦狗類,其金融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能產生預期的GDP收入,除歷史文化等相對客觀因素之外,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地區發展規劃的重點不是金融業。
三、政策建議
1.渝中區金融發展問題主要表現在:(1)銀行的信貸規模有待提高。2009年銀行貸款余額僅為3 654億元,與沿海地區的深圳在2009年的貸款余額11 188.40億元相比,相差甚遠,亟待發展。(2)中間業務盈利小,在金融業務中僅占16.8%,金融服務功能較弱;(3)金融機構創新有待提高。該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較差,主要依賴傳統的金融操作模式盈利。
根據渝中區金融發展的不足,主要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以改善其金融環境:(1)充分發揮360余家金融機構的融資功能,搭建銀行和企業的融資平臺。要根據實體經濟對資金的實際需求,保持信貸總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實現今年全區信貸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貸款增量高于去年實際水平。多發放貸款,多增加存款,積極落實貸款授信協議,實現資金與項目有效對接。在關注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同時,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短期貸款上,保證企業流動資金的合理需求。要加強協作,多組織銀團貸款;要積極爭取總行直貸項目。(2)加快金融產品創新本土化進程,把引進的金融發展模式同自身的條件相適應,在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等多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在經營收益中的比重,充分發揮金融的服務功能。(3)以技術創新為手段,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務功能,提高金融創新能力,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專業化、特色化、現代化的金融服務網絡。加大信息平臺建設,促進金融交易的網絡化、規范化。引入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風險投資基金等金融改革創新步伐密切結合,大力推進集合信托、金融租賃等業務。要通過創新金融服務,為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方式融資提供服務,主動為企業提供理財等多方位金融服務,多種形式支持企業發展。
2.江北區金融發展的最大障礙是金融業發展缺少重量級大型金融機構,目前,只有市農商行、興業、民生、華夏等市級分行入駐該區。這些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在2009年為382.9億元,金融業產值增加15億元,僅占全區GDP總量的比重為4.6%,金融業對全區經濟貢獻較小。江北區要想成為“重慶新興金融中心”,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根據江北區的金融環境情況,主要提出以下兩點措施以提高金融對經濟的貢獻率:(1)引進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大型金融機構為重點,加大金融類企業的招商力度,提供優惠的入駐政策措施,增加全區金融機構的總數,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同時借鑒渝北區發展金融的經驗,為大型金融機構的入駐創造良好的環境。(2)增加對重點項目的信貸投入。江北區石子山體育公園和觀音橋商圈北立交工程是2010年江北區區級重點項目,總投資分別高達3.5億元和2.8億元,此時應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信貸作用,有效利用社會資本,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
3.渝北區金融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過于重視招商引資而忽視金融機構的作用。僅在2009年,渝北區的招商引資的到位資金高達134億元,高居全市第一。由于該區過于依賴外資的引進,忽視了發展本區的金融業的重要性,2009年金融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5%,而同年渝中區金融業的增長值占全市GDP的1/3,因此渝北區無法充分發揮金融業強大的信貸能力。
根據渝北區的金融發展現狀,主要提出以下兩點來改善金融發展環境,發揮金融強大的輻射作用:(1)區黨、政一把手及各部門領導帶頭參加金融學習培訓,并使之長期化和制度化,形成全區上下通曉金融,支持金融,發展金融的意識和局面。同時學習渝中區及國內外發展金融的經驗,重視發展金融,為北部新區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2)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加強金融業發展。政府應健全地方金融體制,制定有關金融債權保護、社會信用管理等地方性法規,構建公平規范的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Patrick,H 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4,174-189,1966.
[2]Cesar Calderon, Liu.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DevelopmentEcononics72,321-334,2003.
[3]Levene,R.Financial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J].quart.J.Econ.108(Aug.),1993.
[4]范麗萍.波士頓矩陣在農產品“綠色通道”中的運用研究[J].經濟觀察,2005,(11):338-339.
[5]張駿,盧鳳萍.南京重點旅游景區的變體波士頓矩陣分析[J].江蘇商論,2009,(7).
[6]許平彩,官夏蘭,孟杰,周興榮.波士頓矩陣在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策略上的應用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09,(18).
[7]吳照云,等.戰略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8]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3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9]劉凱文.東莞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6,(2).
[10]武劍.中國金融體系重組與發展的理論探討[J].經濟師,2006,(5):35-36.
[11]重慶統計年鑒:2002—2009卷[K].[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