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生產方式的改變,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以及全球性競爭的加劇,大大改變了產品成本結構與市場競爭模式,迫使許多企業徹底改變其慣用的經營方式與管理策略。這些變化,一方面顯示了某些傳統成本會計方法無法適應新經濟環境快速變化的需要,不能再為管理人員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對成本會計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也為成本管理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僅理論研究方面存在問題,而且實務方面也存在問題。而且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與成本管理本身有關,而且也與企業的管理體制、產權關系甚至國家的宏觀經濟環境有關系。為在競爭中處于優勢我們必須對企業中建立成本管理存在的理論及實踐的不足加以改進,學習國內外知名企業對成本管理的成功實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尋求企業長遠發展之路。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成本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4.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4-0089-02
一、成本管理及其目標
成本管理是在滿足企業總體經營目標的前提下,持續的降低目標或提高成本效益的行為。該行為包括成本策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四個主要環節,而且設計企業的戰略、戰術和信息管理各個領域。該定義明確了企業成本管理的戰略目標是滿足企業總體經營目標,具體目標是持續降低成本或提高成本效益,通過對成本管理戰略目標和戰術目標的界定,說明成本管理不僅是戰略的而且也是戰術的;定義明確地指出,成本管理目標是通過成本策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等行為來實現的,這一點說明成本貫穿與事前、事中、事后;同時定義還指出了成本管理行為涉及到企業的戰略、戰術和信息管理各個領域,這一點說明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
二、中國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理論存在的問題
1.成本管理理論研究的熱情不高。據《會計研究》雜志所做的統計表明,過去八年的學術性論文中涉及財務會計領域的約為465篇,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領域的論文約為71篇,后者只約占前者的15%。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舉辦的學術性會議專門以管理會計為主題的學術會議更是鳳毛麟角。從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的情況看,選擇以管理會計為題的同樣寥寥無幾。這從側面反映了專門對成本管理理論的研究的熱情不高。
2.成本管理理論的教育與實踐脫節。大部分教材只側重于成本方法的介紹,對成本分析和控制、成本管理的方法介紹較少,且不夠深入。并且在教學中沒有把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結合,因為缺乏經典的案例教程,學生學習的只是書本上的純粹的理論方法,難以在觀念上形成成本控制的理念、成本分析的技巧、解決成本管理問題的能力。
3.成本管理理論研究的系統性差。在中國,成本管理理論研究存在成本管理方法系統性差的問題。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研究是針對單個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對方法之間聯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在實踐中,成本管理方法的應用缺乏聯系,引進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會導致對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棄,既是成本管理缺乏連貫性,又加大了成本。實際上,通過研究每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質及其適用性,可以構建出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二)成本管理實踐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成本管理實踐在對計劃經濟時期成本管理先進經驗和不足揚棄的基礎上,借鑒西方的先進成本管理模式,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且涌現出一些先進典型。諸如較早些時候的邯鋼的“企業模擬市場,成本一票否決”的先進管理模式,后來的海爾的“市場鏈”管理經驗、長虹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成本管理戰略模式等等,代表著中國成本管理實踐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國家成本管理的整體水平。我們國家成本管理的水平從整體上說,還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從總體上看,中國成本管理使用的方法相對落后,而且應用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具體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成本管理的觀念陳舊。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改變成本管理水平。中國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的現象,表現在成本管理范圍、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認識偏差。很多企業仍將成本管理的范圍局限于企業內部甚至只包括生產過程,而忽略了對其他相關企業(如上、下游企業、競爭者)及相關領域(如成本管理的組織)成本行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與降低成本,沒有將成本管理的目的與“顧客滿意”結合起來,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節約方式,較少使用技術、企劃、價值工程的方法。這些落后的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
2.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不能滿足成本管理和企業決策的需要。雖然中國一些企業進行了先進成本管理方法的試點,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大部分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還是陳舊,已不能適應經濟環境的要求。
3.價值管理與使用價值管理的結合較差。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種認識偏差:成本管理是財務人員的事情,導致管成本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財務,從而造成價值管理與使用價值管理結合較差。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價值工程、作業成本法、價值鏈分析等)不能有效使用,因此,材料的利用率低、設備效用差、技術及產品儲備不足、價值轉移和價值增值過程中的無用環節及資源浪費多等必然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4.不良利益動機驅動導致成本混亂。在中國,有相當多的企業管理者因粉飾業績等不良利益動機的驅動,任意調整、編造成本資料,從而是成本信息失真現象日益嚴重,并造成以成本為基礎的各種管理活動的效能降低甚至給企業造成損失。
綜上所述,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僅理論研究方面存在問題,而且實務方面也存在問題。而且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與成本管理本身有關,而且也與企業的管理體制、產權關系甚至國家的宏觀經濟環境有關系。
三、應對中國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
成本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幾乎所有企業都將成本列為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鑒于中國現代企業中成本管理理論與實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受各種因素和條件的制約,其應用進程遲緩。為此,本文選擇一些應用價值較大、可操作性強的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直接求證于企業戰略管理實踐,以啟示企業現代成本管理之思路。
(一)成本管理應與技術、流程和組織結構相結合
現代成本管理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主張成本與技術相結合,非常重視技術、流程和組織結構對成本的影響,提倡打破各類人員間、技術與成本間、部門間的界限,成立由總經理、工程師、產品項目經理、車間主任、班組長、營銷人員、財務經理及技術人員組成的跨部門、超團隊的成本管理機構,強調團隊的合作與協調。現代成本管理理論認為,技術、設計、流程、組織結構等對成本的影響是根本性的。
目前,很多世界級大公司都非常注重技術、設計、流程、組織結構與成本管理的結合,以謀求這種結合產生的現代成本管理效應。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率先創立并被日本企業廣為推行的成本企畫就是這種結合的杰出代表。當前,成本企畫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集會計、工程和組織三重力量于一體的、對企業未來利潤進行戰略性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廣泛應用于裝配型企業,在冶金、化工、紡織、食品等行業也有一定程度的推廣應用。
(二)實施虛擬生產以獲得成本領先優勢
為了培育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有時需要企業將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或合作伙伴。“虛擬企業”、“虛擬生產”等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在此背景下出現。虛擬生產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外包加工”,即企業擁有品牌和市場,但本身并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委托給其他企業代為加工生產。虛擬生產的實質在于突破企業自身的行政界限,擴大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范圍,借用外力,獲得如節約投資支出、減少成本費用等相比較的競爭優勢。在激烈的是市場競爭中能有效利用資源、控制成本是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核心。美國耐克公司實施的“借雞生蛋”策略就是虛擬生產的典型。該策略就是公司自己不投資建設生產場地和生產線,在生產職能這一塊公司的實力為零,將全部產品都外包給其他廠家制造。這一策略不僅使耐克公司節約了大量的生產建設投資、設備購置費用以及人工費用,而且又充分利用了其他廠家生產能力強的優勢。尤其是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極其低廉,從而為耐克公司節約了大量人工費用。這種成本領先戰略的結果是:耐克公司的競爭優勢不斷擴大,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經營業績節節攀升。耐克公司“虛擬生產”的成功經驗對其他企業進行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三)建立高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統,以降低價格
企業業務的處理速度和處理成本與企業的管理手段密切相關。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不僅能夠提高業務的處理速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業務處理成本。調查顯示,中國很多企業雖然應用了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技術,實行了會計電算化,但電算化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內部網絡信息發布也僅限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通知等,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并沒有成為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的有力工具,從而造成企業資源的嚴重浪費。中國企業利用管理信息系統這一工具降低成本的空間還較大。國外許多著名的大公司很早就意識到利用管理信息系統降低成本的巨大潛力,努力開發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沃爾瑪公司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業,其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其先進的管理手段即使公司持續低成本、高效率運作的管理信息系統基礎之上的。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員工得以更有效地工作,更好地作出決策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成為沃爾瑪以最低的成本、最優質的服務、最快速的管理反應進行全球運作的堅強后盾。在沃爾瑪的管理信息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它的配送管理,其獨特的配送體系,大大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存貨周轉,成為其“天天低價”競爭策略最有力的支持。這一切優勢都來自于沃爾瑪積極地開發和應用最新的信息技術。
總之,為在競爭中處于優勢我們必須對企業中建立成本管理存在的理論及實踐的不足加以改進,學習國內外知名企業對成本管理的成功實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尋求企業長遠發展之路。[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