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內銀行業整體業績向好,但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也持續面臨考驗。筆者基于對八家股份制銀行2009年年報數據的分析,認為中小股份制銀行規模擴張還須繼續,但競爭內容正逐步轉向“精耕細作”。
業績向好,綜合實力增強
經營規模快速擴張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資產額總計達107573.29億元,平均資產為13446.63億元,同比增長31.15%。
從絕對量看,招商資產突破2萬億元,約為平均數的1.5倍,居同業首位;中信、浦發、民生、興業和光大等5家行資產均過萬億元,但差距明顯,最低位(光大)與最高位(中信)之間尚有5000億元左右的差距;華夏、深發展尚在萬億元以內,距平均水平有較大距離。
從同比增長情況看,中信、光大增幅超過40%,高出平均數10個百分點左右;民生、招商和興業增幅在30%#12316;35%之間,接近平均數;浦發、深發和華夏增幅在25%#12316;15%之間,低于平均水平。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貸款余額總計達59833.27億元,平均余額為7479.16億元,同比增長36.71%。


其中,招商、中信貸款規模在萬億元左右,位居同業前列;浦發、民生緊隨其后,規模也在平均水平之上;興業和光大貸款規模接近,略低于平均數;華夏、深發展尚在4000億元左右,與平均水平還有較大距離。
從同比增長情況看,低位(華夏為21.4%、深發展為26.2%)和最高位(中信為51.5%)相差約30個百分點;其余五家均接近平均水平。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存款余額總計達79541.82億元,平均余額為9942.73億元,同比增長33.48%。
其中,招商存款規模超過15000億元,居同業首位;緊隨其后的浦發、中信和民生等三家行(均在12000億元左右)競爭激烈;華夏、深發展不到平均數的一半,較其他行還有相當差距。
從同比增長情況看,民生、興業增幅超過40%,高于同業水平;深發展和華夏增長相對緩慢,分別為26.1%和9.9%;其余各行均接近平均水平。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凈利潤總計870.13億元,平均達108.77億元,同比增長12.27%。其中,招商(182億元)較平均水平高出約80億元,遠超同業水平;中信、興業、浦發和民生在120億元至140億元之間;光大(76.43億元)、深發(50.3億元)和華夏(37.6億元)較其他幾家行還有很大差距。增幅方面,由于各行資產減值準備提取差異較大,直接影響其凈利潤增長情況。其中,深發展(719.22%)、招商(-13.48%)出現異動,深發展2008年資產減值準備提取超過70億元,2009年在此基礎上有大幅減少,直接導致凈利潤的大幅增加;招商凈利潤下滑則是由利息收益率的下降所引致。其余六家行中,民生同比增長率高達53.5%,遠超同業。民生是由于處置所持有的海通證券股權獲得49.02億元人民幣的稅前收益,從而實現了業績指標的顯著提升。
資產質量繼續優化,風險管控能力增強
不良貸款實現“雙降”。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實現不良貸款“雙降”,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平均減少4.57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93%,同比減少0.42個百分點。其中,華夏(1.5%)和光大(1.25%)不良貸款率指標明顯高于同業。
撥備覆蓋率大幅提高。截至2009年底,興業、招商和浦發3家行撥備覆蓋率均在250%左右,其中,浦發較上年增加53個百分點;民生、光大該項指標在200%左右,較上年分別提高56和42個百分點;其余三家在150%左右,低于同業水平。
收入及業務結構繼續優化
非利息收入占比進一步提高。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為15.77%,較上年提高3.64個百分點。其中,除中信(9.8%)、浦發(8.9%)和華夏(7.7%)外,其余各行該比例均在14%以上;民生、招商和光大該指標在20%左右,遠高于同業水平。


零售業務發展快速。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個貸平均占比21.36%,同比增長49.35%,較上年多增33.45個百分點。
其中,招商個貸占比33%,增幅68%,遠高于同業水平;光大(22%,56%)和民生(19%,51%)該二項指標均接近平均水平;華夏個貸業務發展緩慢,兩項指標(11%,22%)均居末位。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個人存款平均占比20.62%,同比增長32.49%。其中,招商個人存款占比達38%,遠高于同業水平,其余各行占比在16%左右。增幅方面,興業增長最快(65%),為平均數的2倍;民生、浦發以及光大增幅在40%以上,超過平均數8個百分點左右;其余四家行增幅在20%#12316;30%之間。
持續快速擴張面臨考驗
資本能力成為行業性問題
超常的信貸發放導致各行資本大幅消耗,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多數已直逼銀監會新監管要求的底限,資本補充迫在眉睫。
存貸比接近或超過監管紅線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平均存貸比為75.22%,接近監管機構75%紅線,各行面臨嚴峻存款壓力。
經營效率有所下滑
多數行成本收入比增加。除民生和浦發略有下降外,其余六家行成本收入比均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多數行ROA有所下跌。除深發展和民生外,其余六家行ROA(總資產回報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間業務發展速度放緩
2007#12316;2009年,八家股份制銀行平均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39.51%、41.24和13.97%,增速明顯放緩。其中,2009年中間業務發展主要受制于經濟環境和監管環境的影響:一是資本市場走弱以及監管部門對理財產品監管加強,導致理財產品銷售下滑,高收益理財產品比重下降;二是受宏觀經濟影響,對公業務尤其是融資顧問、信貸承諾類手續費受影響較大;三是有部分手續費收入其實是變相的貸款利息收入,2009年寬松信貸和利率的下降,拖累了這部分手續費收入。
房地產調控新政阻滯相關貸款項目增長
從投放行業來看,八家股份制銀行2009年房地產業貸款對整體貸款平均占比7.97%,同比增長27.87%。除中信略有控制外,其余各行該類貸款多有較大程度的擴張。其中,光大較上年擴張一倍;華夏、深發展和招商擴張幅度在45%左右。
個人住房貸款方面,2009年,受益于政府相關優惠政策,八家股份制銀行該項貸款規模較上年增長46.25%,高出貸款整體增幅約10個百分點。其中,招商(77.74%)、光大(61.17%)和中信(54.19%)呈高速發展態勢。
隨著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日益趨嚴,快速擴張的房地產類信貸潛在風險正不斷加大,銀行相關業務必然收緊。
未來發展態勢
形成梯隊競爭格局
2009年,八家股份制銀行資產、貸款以及存款規模增長形成三個梯隊。中信、招商列入第一梯隊,華夏、深發展居于第三梯隊,其余幾家行力爭上游。整體來看,梯隊間差距較大,梯隊內競爭激烈。
傳統業務依然是主要盈利來源但依賴性降低
截至2009年底,八家股份制銀行平均凈利息收入占比為84.23%,較上年下降3.03個百分點。除華夏、浦發和中信該比例尚在90%以上外,其余五家行均降低到80%左右,對傳統業務依賴性逐步減弱。
傳統業務對盈利增長貢獻度大幅降低
2009年,國內銀行為應對凈息差大幅下降而紛紛“以量補價”,八家股份制銀行貸款同比平均增長36.71%,較上年多增18個百分點。但是,凈利息收入不升反降,同比下降1.61%,比上年少增33個百分點。其中,中信、招商和光大凈利息收入分別較上年減少5.13%、13.91%和12.24%;其余幾家行凈利息收入同比增幅也基本在10%以內。貸款規模大幅擴張并不能彌補凈息差收窄的負面影響。
營業收入增長明顯趨緩
2007#12316;2009年,八家股份制銀行營業收入平均增長43.69%、25.60%和1.93%,下滑趨勢明顯。
多家銀行確立再融資,再融資數量與質量成為銀行競爭風向標

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多家銀行基于監管要求和保業績的雙重驅動,紛紛公布或啟動巨額再融資方案,通過IPO、定向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以及A股和H股市場聯動模式進行大規模融資。股份制銀行中,深發展向平安定向增發,募集不超過106億元資金;浦發定向增發9億股募集資金150億元,民生銀行發行H股募集資金300億元左右;招商銀行擬通過A+H股配股融資籌集資金220億元;興業擬配股籌資180億元。
對股份制銀行未來發展的建議
高資本消耗的外延式發展不具持續性
2009年中小股份制銀行普遍“以量補價”并最終取得較好業績。但必須認識到,信貸大幅擴張一是造成資本的高消耗,二是導致潛在風險大量累積,傳統發展模式的回歸只能是危機期間銀行的權宜之計。2009年的高速擴張透支了未來2#12316;3年的規模擴張速度,加上資本充足率、貸存比、撥備覆蓋率等監管指標日益趨嚴,“融資-擴貸-再融資”的外延擴張型路徑勢必面臨考驗。但出于中小股份制銀行自身發展以及競爭加劇的考慮,在較長一段時間還需保持較大規模的擴張,但只有“低成本、低資本消耗、高回報率”的擴張,才能真正帶來收益的增加和競爭實力的提升,傳統競爭模式必須逐漸向“精耕細作”邁進。
業務轉型的方式和思路亟待拓寬
2009年,八家股份制銀行的零售業務發展快速,對傳統業務的依賴性有所降低,業務轉型取得一定成效,但八家行營業收入并未因此增長,增幅反倒比前兩年大幅放緩。此外,由于規模制約,傳統存貸業務仍將是中小銀行的發展重點。因此,業務轉型應不拘泥于結構調整,不同業務類型內在價值的深度挖掘至關重要。
業務結構調整須依據資產收益率變化情況靈活進行。2009年由于上半年市場利率處于歷史性的低位,銀行除貸款以外的債券等其他資產均處于嚴重收益倒掛狀態,增加貸款投放就成為各商業銀行增加收益的必然選擇。如興業就一改以往主要通過債券市場投資獲取收益的思路,提高信貸資產比重,貸款增長41.22%,僅次于中信(51.45%),確保其當年相對較好的業績。興業信貸資產占比低于同業,絕大多數時候不超過50%。
以資產業務拉動負債業務。可通過對已有的貸款客戶延展業務,比如管理其流動資金賬戶、企業現金管理等業務,從而實現存款的增長。

中間業務發展要注重發掘客戶潛在價值。通過咨詢顧問、資產管理、債券承銷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業務,維系一些高端客戶關系,并以此為支點撬動客戶的潛在價值。如中信2009年通過債券承銷業務實現1.99億元收入,并帶動對公傳統業務的開展,拉動戰略客戶存款120.30億元。
要提高議價能力促進業績增長。2009年浦發、興業、民生和光大四家行貸款增加量相近,但帶來的凈利息收入卻有較大差距,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這四家銀行的議價能力不同。其中,民生通過四個事業部提供專業化服務、發展中小型企業及小微型企業貸款業務兩大舉措,實現了議價能力的提升,從而確保了2009年相對較高的收益。
推進成本管理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即使資金來源相同,銀行也可通過降低網點、人力和管理的成本來有效控制資金綜合成本。
區域擴張格局須因勢而變
從各行機構設置看,我國股份制銀行區域擴張格局,正隨著各地區域經濟多極化而逐漸改變,競爭的重心逐漸下移,一些非省會城市的經濟增長潛力和競爭能力逐步顯現,有些城市的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幾年前的省會城市。因此,在繼續深度開發傳統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等三大戰略重鎮市場的同時,股份制銀行欲做大做強,贏得競爭優勢,必須搶占二三線重點城市作為競爭戰略要地。
(作者單位:光大銀行戰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