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很多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吧!出游計劃想必早已打算好,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OK,哦,有一樣東西你別忘了哦!——為確保旅游途中的健康、安全、高興,出發時不要忘記帶些常用藥品。
人丹:能祛暑、生津、健胃。可用于中暑、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用來預防暈車、暈船、暈機。本品每次含服5~10粒。
十滴水:能祛暑散寒、提神醒腦。可用于中暑引起的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胃腸不適等。每次口服2.5~5毫升。
清涼油:能祛暑、醒腦提神、消炎退腫、止痛止癢。可用于悶熱不適、中暑、傷風感冒、頭痛頭昏以及蚊蟲叮咬、皮膚瘙癢等。本品為外用藥,用時可涂抹太陽穴、頭頸部或患處。
藿香正氣丸:可用于治療夏季感冒、中暑頭痛、發熱、吐瀉、腹脹等。口服每次小丸3~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黃連素片: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故可用于“旅游瀉”、腸道感染等。除此之外,本品亦可用于治療游泳引起的紅眼病及中耳炎等(需配合滴眼藥水或滴耳油)。每次口服0.1克片劑1~3片,每日2~3次,視病情輕重用藥。
保和丸(小丸):對旅游中飲食失調、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腹脹、惡心、噯氣等有良好療效。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復方阿司匹林片或去痛片、撲熱息痛片:主要作用是解熱鎮痛。可用于發燒、頭痛、牙痛、神經痛及肌肉痛等,治療時,每次口服1片,每天不能超過4片。
去火藥:可以準備牛黃解毒丸或黃連上清丸,用于上火引起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耳鳴口瘡、大便不通等。
外傷藥:如正紅花油,可用于扭傷淤腫、跌打刀傷、蚊叮蟲咬等。麝香跌打膏可消腫止痛。
潤喉藥:氣候干燥易使人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腫痛。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應帶點金嗓子喉寶、冬凌草含片、草珊瑚含片、西瓜霜潤喉片、西地碘含片等可以緩解咽喉干痛。
外用藥:準備2%碘酊一瓶。還應備一些創可貼,當手指被割傷、刺傷,只有少許出血時,可在局部先涂點碘酊之后,貼好創可貼。再準備氯霉素眼藥水一支,當眼結膜充血發紅時,及時用它點眼睛。
小貼士
暑假出游有“四防”
中暑需提防
要避免在高溫下長期活動,多利用早晨、黃昏的時段游玩,補充些淡鹽水。如有人中暑,應立即將其抬到陰涼通風處躺平,解開衣服,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曬傷要小心
建議大家不要在強光下活動太久,尤其是在中午前后,可采取遮陽措施,如打傘或穿長袖長褲,在身體暴露部位,如面、頸、前臂、小腿等處涂防曬油。
如果皮膚已被曬傷,可利用夜間保養。選擇一些具有安撫、鎮定及舒緩肌膚促進細胞再生的修護液涂擦,避免用熱水清洗和再次曝曬,因為皮膚有記憶功能,一旦受損,就潛伏下惡變的基礎。同時不要抓撓灼傷的肌膚,以免細菌感染和留下疤痕。
防腸道傳染病
出游時一定要提前帶足飲用水,不要飲用未經檢驗可能引起多種疾病傳播的山溪水。多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腐爛變質食物,切勿嘴饞貪吃、暴飲暴食。旅途中不要過度疲勞,多吃一些豆漿、西紅柿、梨、大棗、香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增加抗病能力。
避免出游疲勞綜合征
不能貪戀游玩,至少要提早一天回來,給自己留下調整的時間,恢復到出游前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