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城市發展都特別講究外觀的“氣派”:面積惟求其大,街道惟求其長,道路惟求其寬,建筑惟求其宏偉。如此背景下,良田被毫不顧惜地大量占用,城市的自我生活保障功能嚴重退化,對外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多數大城市的蔬菜自給率低至30%以下,便是類似狀況的縮影。
——郭之純
你讓我怎么拒絕對方?明知道她是推銷保健品的,可她平日里對你的照顧對你的噓寒問暖,比親女兒還周到貼心,我就當花錢買個樂意。
——央視記者就假保健品新聞采訪北京的一位老人時,對方回答。越是空巢家庭的老人,對這樣的服務就越沒法拒絕。而忙于工作的兒女們出于愧疚,也從一開始的強烈反對漸漸變為默許:父母高興比什么都好
事實上,我女兒一直在缺少父愛的狀態下長大。
——北京女子乘地鐵拒安檢毆打民警,其父向民警致歉
這不是抄襲,只是打字員一時疏忽打錯了倆字。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交警抄襲外省同行工作信息未改地名被通報批評,當事人如是說
這簡直比出車禍還打擊人。
——重慶渝北區一護士街邊被撞昏迷,救護車未到,先后來三輛殯儀車準備拉人
賠、賠、必須得賠,什么都得賠。
——北京豪車主碾傷兒童逃逸近1個月,庭審時發笑猛說賠賠賠
應該有如售貨員操、農民操、漁民操、的哥操、機關操、適于空姐的飛行操等不同體操。
——江西省體育局某專家說,統一的“大眾廣播體操”不能滿足城鄉居民的多樣化健身需求
為出門方便,才辦理此證。
——河南省信陽市民政局局長等3名領導為免費游景點自辦傷殘軍人證被查
拼命謀生,玩笑人生,超凡人生。
——網友滿河談臺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用自己的語系風格總結的從底層爬上大舞臺3個進程
我不希望以后的小朋友總是問我:豬八戒有幾個女朋友?沙和尚跟誰結婚了?神話亂改,也就變成了鬼話。
——對于重拍經典風潮日盛,“美猴王”六小齡童十分憂心
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我覺得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費人生。你到了最后也不過是嫁一個老公,也是要做一個女人該做的事兒,光是美,是沒用的。美要加上滋昧、加上開心、加上別的東西,才是人生的美滿。
——張曼玉在威尼斯接受訪談時說
很想念冬季!后來想想算了,與其到了冬季再想念夏季,還不如現在就享受汗流浹背的酣暢淋漓!人生亦當如此。
——周立波
玩具會渴望完成自己的使命,它會期待被一個孩子挑中,并讓孩子快樂。它最大的焦慮會是,孩子不要它了。要知道,如果玩具僅僅是被弄丟了,那可以找回來,壞掉了也可以修理。永遠無法修復的恐懼是,孩子長大了,不要它了。
——皮克斯掌門人約翰·拉塞特對《玩具總動員3》的理解是,要賦予本來死氣沉沉的物體以生命
有時候,人們干凈利索地落入我們的生活——如同從天上而來,或仿佛有一班從天堂到地球的直達班機——我們以同樣突然的方式失去他們,失去那些我們一度以為會永遠是我們生命一部分的人們。
——美國作家約翰·歐文
喜歡,不喜歡,無所謂。
——莫文蔚談在上述三種狀態中,她不怕人們不喜歡她,但怕無論她怎樣人們都覺得無所謂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們最主要的責任是教育領導。
——作家馮驥才在香港書展發表“我在做什么”的演講時說
我的孤獨是永久性的。當我戀愛時,我也是孤獨的,這是我作為一位藝術家所處的狀況。
——LadyGaga在接受《名利場》采訪時表示,她不信任任何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永遠會這樣
擁有某些東西,確實能讓我的生活更有滋味,但擁有過多反讓我吃不消。很多時候,擁有越多財富,越會淪為財富的奴隸。我最珍視的財富,除卻健康,還有那些幽默有趣、個性多彩、長久相伴的朋友們。
——巴菲特解讀自己為什么捐掉99%的財富
一旦我們失去了使用紙和筆的能力,我們再也不能解讀前人的情書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只有專業學者可以領會前人的信件,世界將會多么可憐!
——菲爾·達斯特在《衛報》上撰文稱,我們已經快要忘了書寫的藝術
如果在巨富中死去是可恥的。
——“中國首善”陳光標稱,他去世后將捐出全部財產
一棵小苗,哪怕是不規整的、不符合父母期待的,但是這些東西是孩子的生命里出現的,父母不能用權力把孩子納入自己的框架,變成第二個你,或變成你的再版前言和后記,我覺得這樣的父母太不切實際了。
——學者崔衛平對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的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