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手機上網業務的開展,利用手機網絡傳播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的現象也已引起高度重視,本文對該現象的主要原因進行探析,并從信源、渠道、信宿三個方面簡要探討了應對之策。
[關鍵詞]手機網絡 低俗內容 監管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與此同時,互聯網上出現了內容低俗化現象,并向手機網絡蔓延。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是腐蝕青少年的精神鴉片,因此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辦、全國“掃黃打非”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聞出版總署等九部門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深入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把整治手機媒體作為重點,著力打擊為淫穢網站提供生存條件的黑色利益鏈。
一、目前我國手機網絡使用現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2億人,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2.77億人,占整體網民的65.9%。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已達7.8億,是全球第一手機用戶大國,如此龐大的基數,加之2008年年底正式批準啟動3G牌照發放工作,3G業務的開展,網速的提高,將會使手機網民進一步增加。而且,手機上網的門檻比起電腦上網要低,只需一部普通的手機,開通上網服務,就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瀏覽。
二、手機網絡低俗內容泛濫的原因
1、技術進步使手機功能多樣化
隨著技術進步,手機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通話、發短信,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整合了圖片、聲音、視頻流等多種信息形式,幾乎集各種媒體的優勢于一身,而且大大提升了信息數據的傳輸速度。科學技術向來是一把“雙刃劍”。技術進步在使通信更加流暢、快捷的同時,手機信息傳輸與互聯網的結合,使每一個手機用戶,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有可能是信息的發出者,而且手機的小巧、便攜性使手機網絡使用比傳統網絡更加便捷,這就使一些投機者借此便利在手機網絡中傳播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
2、監管乏力,法規不健全
淫穢、色情信息作為網絡低俗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許多法律中都明確規定了禁止淫穢、色情、暴力等內容的傳播,但是對于淫穢、色情等相關概念沒有做出明晰的界定,存在著概念含糊、有法難依、缺乏針對性等現象。我國目前缺乏專門針對移動網絡傳播內容管理的法律法規,讓一些不法分子鉆了法律的空子。同時,政府也缺乏對山寨手機制造的監管。許多山寨手機在出廠之初,就裝上了一些非法網站鏈接和吸費軟件,而這些非法網站鏈接和吸費軟件大多向用戶提供淫穢、色情信息,并收取費用。
3、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社會責任感被丟棄
白手機可以通過GPRS接入互聯網開始,一些WAP網站便以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為誘餌,提高點擊率,從中獲利。一條手機色情信息內容的發布,一般要經過三個環節:運營商、SP(增值信息服務提供商)和手機網站。SP在運營商和手機網站間牽線搭橋,網站如果訪問量大,那么可以吸引廣告的投放,獲得廣告費,同時可以依據訪問流量從運營商那里分得流量費,所以手機網站敢于忽視社會責任傳播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運營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對于低俗內容通過手機網絡傳播也視而不見、姑息縱容,不僅可以獲得網絡流量費,還可以得到利益分成。如此就形成了捆綁各方的利益鏈,一旦獲利,三方都有收益。隨著3G時代的到來,手機上網功能已經無異于普通電腦,這更使一些投機者對手機網絡這個廣闊的市場虎視眈眈。
三、手機網絡低俗內容傳播的應對之策
手機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加之手機網民規模日益壯大,對社會輿論和思想文化建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手機網絡低俗內容的傳播嚴重危害社會道德,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極大地影響社會風氣。因此,有效遏制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通過手機網絡傳播,構建和諧的手機網絡環境勢在必行。對手機網絡低俗內容的監管須從信源、渠道、信宿三個層面人手,層層把關,嚴格管理。
1、對信源的監管
整治手機網絡低俗之風,必須從信息的源頭抓起。手機網站和SP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自覺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增強從業者的社會責任感,不制作、傳播違反法律法規,違背社會道德的信息,堅決抵制低俗內容的傳播,凈化手機網絡。
2、對傳播渠道的監管
截至2010年6月30日,我國手機用戶達7.8億,其中手機上網有2.77億,3G網絡的逐漸普及,手機上網更加方便、快捷,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手機上網,手機作為一種上網的工具,手機網絡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渠道,必須加強監管。
(1)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進程,使移動通信管理有法可依
目前,我國關于網絡傳播內容的法律法規概念比較模糊、懲罰不明確,而且缺乏針對性。在手機網絡迅速發展的同時,配套的法律法規應該“跟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視聽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是針對計算機互聯網的管理,有時并不適用于有著自身特點的手機互聯網。因此,盡快建立專門適用于手機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體制,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并且對手機網絡健康迅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對手機網絡低俗內容的管理必須以完善的法律體系為支撐,與此同時,要樹立起法律的威嚴,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增強對違法行為的威懾力。執法部門要對制作、傳播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的行為嚴格執法、嚴厲處罰,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2)徹底切斷利益鏈條,凈化通信市場
眾所周知,許多傳播低俗內容的手機網站,尤其是手機色情網站難以禁絕,最大的動力就是利益。手機網站、sP與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一條相依為命的緊密利益鏈。這根利益鏈條的關鍵一環是電信運營商,通過運營商的代收費服務,手機網絡很好地解決了計算機網絡難于收費的問題。凈化通信市場要從運營商人手,運營商為信息的傳播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也應該承擔對線下手機網站內容的審查責任,停止對傳播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的手機網站的代收費服務。
(3)推進信息監管技術的研發,提高監管能力
除了上述的幾種措施,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攔截、屏蔽淫穢色情等低俗內容,對信息進行分級制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部曾采購“綠壩一花季護航”軟件,提供給網民免費下載使用。“綠壩一花季護航”,是一款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計算機終端過濾軟件,可以有效識別色情圖片、色情文字等不良信息,并對之進行攔截屏蔽@,雖然技術并不完善,但也是對計算機互聯網信息監管的有益嘗試。手機網絡相對于計算機網絡還比較“年輕”,目前手機網絡的信息監管缺乏強大的技術支持,因此大力推進信息監管技術的研發勢在必行。
3、對信宿層面的管理
信宿是信息的接受者,即受眾。由于手機網絡受眾的匿名性、廣泛性、分散性,對其應重在引導。
(1)提高信宿的媒介素養
在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信息的當下,加強受眾的媒介素養教育,使受眾特別是青少年受眾具有辨別信息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引導受眾正確地使用現代通信技術,引導受眾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增強受眾對手機網絡低俗內容的抵御能力,如同接種“疫苗”,自覺抵制手機網絡低俗內容。
(2)鼓勵廣大受眾參與監督
人手一部手機,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發出者,這給手機網絡的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加深廣大受眾對手機網絡低俗內容危害性的認識,調動廣大網民的積極性,舉全民之力監督手機網絡低俗內容,建立便捷的公共投訴舉報平臺,并建立健全的公共投訴舉報獎勵機制,讓手機網絡低俗內容無處遁形。
雖然整治手機網絡低俗信息傳播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治手機網絡低俗內容,不應只是一陣風,而應建立起長效機制,防止死灰復燃,才能為廣大的受眾特別是青少年營造出健康綠色的手機網絡環境,同時也為促進手機網絡健康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