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式各樣的先進人物宣傳報道中,直播訪談節目以其貼近性、快捷性、真實性、感染力強等優勢,日益受到聽眾青睞。筆者結合自己主持廣播直播訪談節目的工作實踐和獲2005年度安徽廣播電視新聞獎的主創作品,談談自己對如何做好先進人物訪談節目的看法。
[關鍵詞]人物訪談 策劃 動情點 興奮點 表現技巧
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對于弘揚社會正氣、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在各式各樣的先進人物宣傳報道中,直播訪談節目以其貼近性、快捷性、真實性、感染力強等優勢,日益受到聽眾青睞。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過于公式化,對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示不夠全面,結構編排上把握欠妥等,都可能削弱先進人物優秀品格和精神風貌的宣傳效果。
那么,如何做好先進人物訪談節目,使之為受眾所喜聞樂見?在節目策劃、結構編排、表現手法等方面應注意哪些?怎樣讓先進人物真實、鮮活地走近受眾?筆者結合自己主持廣播直播訪談節目的工作實踐和獲2005年度安徽廣播電視新聞獎的主創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前提——周密的構思策劃
2005年,由筆者策劃并主持的《柳青有約》欄目中的一期訪談節目《綠葉對根的情意——全國先進工作者周世友訪談》(以下簡稱《綠》)被評為安徽省新聞獎一等獎和安徽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回顧節目的創作過程和受眾的熱烈反應,筆者以為,正是主創人員事前的周密策劃和強烈的創新意識,才使節目脫穎而出,令人耳目一新。
1、堅持以事實說話,以嘉賓現身說法為主,增強節目的貼近性和可信度
凡事預則立。有了好的選題,還要有好的表現形式,即要挑選典型事例予以佐證,以事實說話,才能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如《綠》講述了六安市金安區綠化辦主任周世友同志自從來到扶貧村后,克勤克儉,身先士卒,為當地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實事,深受當地群眾愛戴的感人故事。經過認真推敲,主創人員確立了“綠葉對根的情意”這一主題,主要表現周世友對人民群眾深懷回報之情。為了在有限的節目時間內最好地表現主題,主創人員在事先采訪的大量內容中精心選擇了2—3個典型事例,一一引導嘉賓回答,由此展現他的精神境界。如年三十接孤寡老人來自己家過年、自費幫村民治乙肝病、用自家房產抵押貸款,為村里五保老人、殘疾人蓋新房等。并請嘉賓親身講述,配以同期聲錄音,大大增強了節目的感染力,人物形象一下鮮活地“立”了起來。同時,主創人員還將周世友的先進事跡用最精煉的語言制成片花在節目中播放,使節目整體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讓受眾充分了解周世友為了人民群眾,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情懷。
2、主持人要善于從“普通人”視角看問題,敢于尖銳提問,使先進人物形象更為真實可信,鮮活豐滿
做先進人物訪談節目,主持人提問一般比較謹慎,基本上都屬于“錦上添花”一類。實際上,先進人物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員,也都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因此,如果節目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提問一些合情合理的尖銳問題,不僅不會令先進人物難堪,也許更符合受眾心理,使節目的貼近性、真實性、感染力有所增強。同時,也更能充分調動嘉賓和受眾的情緒,使說者不敢懈怠,聞者更增精神。如節目中有群眾揮淚送別周世友一段,播放完同期聲錄音后,主持人問:“這些送別的群眾是村干部組織的還是自發來的?”乍一聽,覺得主持人不夠禮貌,實際上這是主持人精心設計的一個問題。仔細想一想,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聽眾心中的疑惑,只是由主持人代為提問而已。而周世友質樸的回答:“是他們自己來的。當時……”,正好解開了聽眾心里的疑惑,使人物形象真實可信,感人至深。主創人員還在眾多事跡中精心挑選,又擬了幾個問題問周世友:“你平時慷慨助人的事挺多,但聽說你花公家的錢特別摳門,是不是這樣?為什么?”“你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你出差,肯定很有怨言了?”周世友回答也很質樸,比方回答說身邊工作人員確有怨言,但看見他本人早上也就一碗稀飯、兩個饅頭,也就不說什么了。這樣不僅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周世友大公無私、克己奉公的優秀品質,也使人物更為真實可信,可親可近。3、精心設計好預告片花,為節目直播時的良性互動做好鋪墊。雖然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酒香還須作宣傳”。再好的節目內容也需要事先宣傳才能進一步擴大受眾面,進而擴大宣傳效果。《綠》的主創人員精心撰寫并錄制了預告片花,并在節目直播前五天播放,擴大了影響。節目直播時,聽眾反響強烈,熱線、短信十分火爆,事先宣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關鍵——設計好“動情點”和“興奮點”
1、重視節目“動情點”和“興奮點”的設計
設計好“動情點”和“興奮點”,不僅可使節目節奏緩急有序,而且更富于感染力。如何設計“動情點”和“興奮點”,并在節目中充分表現?一方面,可以通過事先的采訪收集,發現、挖掘“動情點”和“興奮點”。如《綠》在做節目前錄制了大量相關人員的采訪錄音,并對這些“亮點”進行分析梳理,精心安排在節目的適當位置。為保證這些“點”的新鮮感,事前未告訴周世友。只在做直播節目兩個小時前,才告訴他有這部分錄音采訪的內容,讓他有個思想準備,但具體內容仍未告知。在直播過程中,周世友聽到大女兒和家人對他身體關心牽掛的錄音,他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哽咽著說不出話來。當聽到他人對他的評價,說“他穿著樸素,經常和同事,朋友在一塊聊天、喝酒,大家在一塊什么也不顧忌。他早晨端個稀飯碗、串東戶跑西戶。”他在直播間里爽朗地大笑起來……這些亮點,既很好地刻畫了人物的真實形象,也充分展現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這從熱線和短信的熱烈程度可以證明。另一方面,對“動情點”和“興奮點”主持人一定要善于把握,更多地投入感情。在把握節目節奏的理性同時,要有與主人公同悲同喜的感性;主持風格溫和親切,娓娓道來,與內容相得益彰。
2、精心撰寫開播詞和收播詞
節目內容精彩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開播詞和收播詞的撰寫,應努力做到“鳳頭豹尾”,并配上適當的主題音樂,令人回味無窮。古代文學瑰寶《詩經》長于比興,如比喻男女愛情以“關關睢鳩,在河之洲”起興。《綠》在開播詞和收播詞上也借鑒了這一手法。如節目開始以《綠葉對根的情意》這首歌起,等一句歌詞唱完后漸弱,主持人從剛才的那句歌詞開始引述:“‘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首《綠葉對根的情意》以豐富的內涵和深情地演繹,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今天柳青也要給大家講一個‘綠葉與根’的故事,說的是一名公仆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感人情誼,讓我們在這個故事中,真實地感受‘綠葉對根的情意’……”這樣起頭比較貼切和新穎,容易吸引住聽眾。結尾再用這首歌曲呼應,收播詞同樣以一句歌詞起興:“‘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句歌詞仿佛是對周世友的寫照。周世友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就像‘綠葉對根的情意’。正是樹根的無私給養,成就了千萬綠葉的蔥蘢;也正是有了綠葉的無私奉獻,成就了大樹的挺拔高大。這份綠葉對根的情意,不僅在今天感動著我們,也希望這份情意能夠感召更多的人。眾木成林,眾葉成海,那將是我們和諧社會的一幅美景!”這兩段主播詞都較為貼切地扣住了主題,突出了亮點,同時富于韻律和形象感,使聽眾進一步加深了對周世友奉獻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三、手段——采用多種廣播表現技巧
1、注重多種音效的配合
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等媒體,音效之于節目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不僅可以豐富視聽,而且可以進一步表現主題,增強感染力。在《綠》中,主創人員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有群眾歡送場面的同期聲、旁白配音、背景音樂等,最突出的就是運用了大量的采訪錄音,有周世友家人的真情告白,有市委派出的調查人員、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以及身邊工作人員的客觀評述,有在他家過年的五保老人的心聲,有他駐點村村民對他的評價和未來美好的展望等。各種音效和錄音資料融合在一起,宛如合唱時的高低音符,十分和諧動聽。
2、嚴格挑選主題音樂和配樂
根據節目的主題,選擇好主題音樂也是不能忽視的。當時主創人員選擇了《綠葉對根的情意》作為主題音樂,但這首歌曲有很多種版本,經過反復細聽推敲,最后選擇了男女聲合唱版。因為這樣的合唱版更能表現老百姓對周世友這樣黨的好干部的深情呼喚和深厚感情,歌詞表意也十分恰當。對配樂也進行了仔細的甄選和錄制。例如在周世友說到家人動情流淚時,配的是3—5秒的輕音樂,用那種晶瑩剔透的音色、短暫的靜場來表現人物內心,仿佛是國畫里的“留白”,給予受眾豐富的想象空間,產生心靈上的震撼,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3、盡量避免預演節目
筆者認為,做直播訪談節目時,主持人要避免事先預演節目,或者盡量減少與嘉賓多談節目內容,否則嘉賓會不知不覺地降低講述激情,節且錄制或直播的效果就不太理想。在做《綠》時,嘉賓在節目直播時可能因緊張、已大致預演過節目,有許多采訪時講述的精彩內容沒有說出來,十分可惜。主持人在直播間雖努力調動引導,可收效不太理想。像地級市臺或縣級臺,一般不大可能有一整套節目制作班子,很多主持人都是采、編、播集于一身,因此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盡可能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