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幸參加了我臺主辦的新節目創意活動,提交了一份《我要閃閃靚》的策劃案。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要閃閃靚》的基本情況。按照設定,這將是一檔生活資訊類服務性節目,它的目標觀眾是都市白領,希望通過對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解讀,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熱愛生活,樹立健康積極的健康觀念、生活觀念,引導人們理性消費。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策劃案,和我平時的工作是分不開的。2008年,我進入經濟生活頻道的《第一時間》欄目工作,《第一時間》欄目下有個小版塊,叫“熱線我來答”,解答觀眾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這也是給新進記者練手的一個好平臺。在采訪準備中,我們發現,老百姓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遇到的各種疑問如此之多,而我們假媒體之便,在對專家進行采訪,或者尋找答案中,過程之繁瑣,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但是,“熱線我來答”畢竟是一個不定期的小版塊,是不是可以常態化呢?是不是可以欄目化呢?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讓我有了最初的思考。
然而,在“熱線我來答”中,解答的問題形形色色,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處在《第一時間》大平臺下,解答任何問題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剝離出來,就需要一個統一的方向。通過對日常采訪內容的整理,我發現,但凡涉及到健康、養生、養顏的話題,都能引起觀眾極大的興趣,做了一期這樣的內容,接下來幾天的反饋都很多。這讓我對《我要閃閃靚》大致的方向有了一個概念,但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這個方向依然太廣,目標觀眾依然模糊。
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些思考,在工作之余,就注意收集相關的信息。港臺的《女人我最大》、《美麗藝能界》,日本緯來臺的《教你變美綜藝王》,這些節目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同樣是傳遞健康和美的信息,因為定位精準,這些節目都獲得了成功,而當時我們還并沒有這樣的一檔節目。
在《我要閃閃靚》文案的草擬過程中,更進一步對很多實際問題進行了思考,比如節目流程、比如推廣包裝等等。節目初期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之所以會在初期選擇美容、美體,因為這是最容易有噱頭、制造話題、引起關注的部分,一旦節目成型,健康養生領域將有大量的內容,可以作為節目改版轉型之用。而在這些思考中,我覺得本土化,是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先說說本土化。在《第一時間》的日常采訪中,我們經歷了大量的現場、接觸到了很多節目的直接觀眾,無一例外,他們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著極大的參與熱情。同樣,如果《我要閃閃靚》每期介紹的只是遙不可及的一些內容,觀眾看完熱鬧之后難以形成持久的關注度。所以在對《我要閃閃靚》的版塊進行設置時,特別加入了兩個版塊,一個是通過外景主持,在當地尋找健康達人,傳授養生秘方,讓觀眾參與進來。另一個是選取幸運觀眾,讓他們用一周左右的時間親身嘗試我們每期傳授的一些方法,體驗其中的變化。通過全紀錄式的表現,看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用,類似于每期有一個迷你型的真人秀。
另外,我對節目的周邊衍生也有一些想法。這可能和我進電視臺之前的工作經歷有關,在進電視臺之前,我曾在一家五星級酒店擔任公關部經理,負責酒店的廣告投放及各種大型活動的策劃,這樣的工作經歷讓人很難沒有經營的概念,我想,除了在制作節目的時候,要成為一個電視人,更要在節目運作的過程中,成為一個生意人,開發節目最大的經濟效益。具體到《我要閃閃靚》,在文案中我提出了這樣一些設想:在節目成熟之后,可以由欄目組開設專門店或專門網站,凡是節目中介紹的產品,都可以在這個專門店或網站里購買。甚至可以借由欄目組織俱樂部,打造美容、美體、美發、美食、健身等一條龍服務的商業實體,通過經營,實現由欄目衍生商業實體,由商業實體養欄目的模式。如果這條道路可以摸索成功,我相信是將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我想,如果不是參加去年的新節目創意活動,很多想法是即時的、零散的,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契機,讓平時的一些想法能夠集中起來,雖然其中有很多還不成熟。我想創新的意義也就在于此,并不一定在于要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想法,而是持續的一些思考。就像創意活動結束后,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輩說的,在平時的采訪中,哪怕你只是對報道方式、報道角度、行文風格的一些小小的改變,對于記者個人,都是一種創新,如果一個欄目的每個人都在工作中做一些思考,做一些嘗試,欄目的生命力也就越來越強。當思考和嘗試成為一種習慣,創新也就在不斷發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