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機正在引爆一場支付大戰。最近,美國AT&T、Ve rizon和T-Mobile三家移動運營商正在籌建移動支付平臺,這是美國歷史上移動運營商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移動支付系統推廣行動,這一顛覆性的改變將有望取代美國市場上的10多億張銀行卡。
來自易觀智庫一項關于《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用戶研究報告2010》研究發現,目前在移動互聯網用戶中,手機支付已經成為普遍行為,只有12%的用戶從未使用過手機進行支付,大多數用戶常以直接扣除話費的方式使用手機支付業務,共計51%,其次為手機第三方支付和手機銀行轉賬,分別為13%和9%。
樂觀者預計,移動支付有望成為推動全球移動用戶實現新一輪增長的新引擎。正是看準了手機支付的遠大前景,電信運營商、銀聯和第三方支付廠商通過在細分市場資源整合能力,逐漸取得差異化市場的領先地位,在競合過程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
在挾央企之優與大量資本的前提下,運營商與銀聯兩大巨頭暗戰新興的無線市場。雙方想通過自身優勢主導手機支付市場,但由于中國移動和銀聯的手機支付硬件標準存在差異,關于手機支付行業標準由誰來主導仍存在爭議。
不過,在手機支付業務上,電信運營商選擇集中在便民生活的小額支付上,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培養出用戶對于手機支付業務的認知。
而50億的投資讓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獲得了更多話語權。支付寶寄望借助Pc原有的龐大用戶群,推出多項黏性業務來支持自己在手機支付領域的優勢。目前支付寶已日相繼推出了支持windowsMobile、S60、iPhone、AndriQd等平臺的手機客戶端,這意味著iPhone、諾基亞、三星、多普達、LG、摩托羅拉等眾多知名品牌手機上都可以直接下載支付寶客戶端,隨時隨地地刷“手機”買單。前支付寶總裁邵曉峰預計,在未來的3到5年內,手機支付將占第三方支付領域的30%-40%。
在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看來,移動終端用戶比互聯網用戶更有付費習慣。移動運營商往往是提供手機扣費的方式供用戶支付和購買產品,但手機代扣費成本比較高,結算周期長,對于用戶來說,支付起來要發幾條短信才能實現。而第三方支付則不同,不僅可以實現按天結算,成本也更低,并且其即將實現的交易額度不受限制也極大地挑戰了網絡運營商的移動支付服務。
毫無疑問,手機支付市場已經不再是電信運營商占絕對優勢了。不過目前各方對于移動支付市場的圈地戰才剛剛開始,這一新興市場將大有可為。從功能上看,目前移動支付主要包括查詢、支付、民生繳費、話費充值、娛樂消費等功能,屬于典型的遠程在線支付模式,基本上復制了其在固定互聯網時代的模式。未來如何更針對手機終端的特性而進行技術和業務創新,將是移動支付行業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業內觀點
前支付寶總裁部曉鋒:手機支付將成為未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支付寶從3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這塊業務。無線支付在未來3-5年將占第三方支付領域的30%-40%,而目前手機支付現在還沒有形成什么競爭格局。因為它完全是全新的行業,處于發展的初期,需要很多的企業從各自優勢推進這個行業的發展。
易寶支付總裁余晨:支付問題是移動商務基礎,如果不能解決支付的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電子和移動商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