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了本土中小企業與跨國公司進行技術合作,通過消化吸收外部技術,實現從單純的技術依賴到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對本土中小企業通過跨國公司實現技術發展戰略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技術合作 本土中小企業 跨國公司
本土中小企業要在競爭中發展壯大成為大型企業,就必須重視企業技術能力的培育與發展,而其技術能力提升一般需要通過與外部進行技術合作來達成,這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承受風險能力有限,企業內部技術積累有限,要獨立進行技術開發實現技術發展非常困難所致。因此與外部進行技術合作,特別是與具有先進技術的跨國公司進行合作,通過外部技術與內部技術的整合,形成在某一領域獨特的技術能力,就是降低風險實現技術發展的可行辦法。
跨國公司的進入必然會帶來先進技術和理念,必然會產生技術溢出效應,本地企業利用這些先進技術及技術溢出效應改善經營管理,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但跨國公司的進入亦將加劇我國的市場競爭,打破原有的市場均衡,可能迫使我國企業放棄已有一定基礎的技術開發能力,轉而依靠跨國公司提供的技術,形成對跨國公司的技術依賴。
一、本土中小企業與跨國公司技術合作的原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在全球布局其研發機構,構建其全球研發網絡。這些跨國公司離岸研發機構逐漸成為其全球研發網絡與本土區域創新體系之間的接合點,接合程度取決于它是否能夠進入本土創新體系,并與該體系中的創新主體發生密切的合作關系。合作即為組織之間為獲得知識流動而發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所謂知識流動,是指由任何組織獨立創造的經驗和知識與其他組織相互作用、交換,以擴散、積累或分享知識。跨國公司離岸研發機構與本土互動是在其與本土區域創新主體反復博弈的情況下產生的。跨國公司離岸研發機構與本土互動,會增加技術溢出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在近距離接觸的情況下,更方便地獲取地方創新資源、客戶、供應商和市場知識,從而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又反過來會增加技術溢出。本土創新主體與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合作,會增大創新資源流向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可能性,但是,吸收跨國公司研發機構技術溢出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從而有利于提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因此,對于跨國公司研發機構與地方創新主體而言,合作是雙方的最佳選擇。
二、吸收技術溢出效應對技術合作成效的影響
技術外溢是跨國公司無意識的行為結果,是跨國公司直接投資或國際貿易經濟外在性的一種表現。技術外溢并不局限于行業競爭對手外溢知識的吸收,可能還發生在引進技術、合作創新等過程中,如通過引進技術,企業有步驟、有選擇地引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獲取相關技術知識。本地企業在與跨國公司技術合作過程中,跨國公司不愿意轉讓的技術或是某些隱性知識,很可能會在某種情況下無意識泄露出來,這時需要通過企業技術人員主動搜尋、判斷并進行吸收,將這種隱性知識轉化為企業的顯性知識。一般在技術合作前期,本土中小企業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產品開發流程和相關的技術規范等技術知識,而這些都不是跨國公司主動提供的。而在技術合作后期,跨國公司往往不愿意進行技術轉讓,本土中小企業需要在缺少知識技術來源的情況下,通過收集外部技術信息資料,通過產品逆向工程等吸收技術溢出效應的措施,初步形成自己的技術開發力量。作為技術知識來源的非正式渠道,技術溢出效應是中小企業獲取技術知識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在競爭性領域和核心技術開發上,跨國公司不可能通過正式渠道提供相關技術,本地企業要在技術合作中形成企業的核心技術,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就必須注重吸收技術溢出效應這種非正式渠道。
三、本土中小企業利用跨國公司實現技術發展戰略的反思
利用跨國公司實現技術發展戰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有“以市場換技術”的現實,即我國通過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知識,使自身技術實力得到極大的加強。應該說“市場換技術”的策略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土企業技術實力得到提升。但是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是在某些領域外資品牌成為主導品牌,甚至出現一統天下的局面,如化妝品、高檔電子產品等,這些領域的國內企業要么被外資收購兼并,要么淪為國外企業的生產車間;二是在競爭性較強的領域,跨國公司必然會在技術轉讓和技術合作中采取消極的態度,特別是在核心技術的轉讓上跨國公司必然會嚴格限制,而缺乏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必然會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以市場換技術”將會演變為本地企業單純的技術依賴。對于利用跨國公司實現技術發展,還有一種觀點認為, 由于跨國公司對技術擴散的極力控制,因此通過對跨國公司的技術合作和技術擴散推動國內相關企業與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是不能實現的,應該立足于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進行技術發展。實際上這兩種觀點或戰略都較極端,如果沒有與跨國公司的技術合作,本土中小企業不可能在較短時間實現較大的發展,并且具備一定的技術開發能力;同時如果在技術合作過程中,本土中小企業不能堅持發展自身的技術實力, 那么它很可能將完全受控于跨國公司。因此對本土中小企業來說,只有在吸收跨國公司先進技術基礎上,堅持自有品牌的發展,努力提升自身技術實力,形成企業的核心技術,才能贏得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沈坤榮: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J].管理世界,1999,(5): 22-33
[2] 謝富紀 沈榮芳:影響FDI推進中國企業技術進步的因素分析[J]. 科學性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1): 30-32
[3] 王昌林:技術溢出效應與企業自主創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21-23
[4] 張新建:市場換技術、繞不過去的過程—跨國公司促進中國企業自主創新[J].經濟導刊,2007,(3):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