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在推進信息管稅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壁壘,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論述并提出了通過大力宣傳信息管稅理念,統一信息采集渠道,加強數據采集管理三種解決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信息管稅 瓶頸 對策
一、制約信息化發展的瓶頸
當前推進信息管稅的過程中,由于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基層信息化發展緩慢觀念落后,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
等原因,致使不少影響和制約信息化發展的瓶頸問題的存在,集中體現為四大瓶頸
1. 信息管稅理念沒有在全社會完全形成
目前信息管稅理念剛剛形成,這種理念的貫徹還需要一段時日,當前信息管稅僅是稅務總局對全國稅收征管的要求,還沒有普及到各個部門和各個領域,就連稅務的基層對該理念也不能全部從根本上去領會和掌握。信息管理的思路早在新的《稅收征管法》就已經顯現,但是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并沒有對此有足夠的認識,銀行和企業對稅務管理一直是抵觸態度,對信息管稅不能有效的配合,特別是銀行和涉及稅務外部信息的部門對稅務部門的信息采集按保密進行限制,等等這些均是因為信息管稅的理念在全社會還沒有真正的認識,直接影響了信息管稅的進程。
2. 經濟欠發達地區信息化程度落后影響了信息管稅的實施
在偏遠貧困的縣城和鄉鎮,有部分政府部門檔案等數據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紙質水平,有的單位甚至沒有電腦和互聯網,這些直接影響到信息數據的采集和利用,如果需要從他們那里取得一些數據都要翻箱倒柜甚至查找不到。在縣一級的很多企業也同樣沒有電腦和互聯網,會計大都是手工記賬,企業的非商業機密管理數據更是手工資料并不愿與人共享。這些落后的工藝和管理方式直接影響了信息管稅的實施。
3. 信息系統的不統一影響著數據的采集和利用
現在各行各業均在開發研究著自己的信息采集利用系統,就連國稅和地稅也是分別研究使用?,F在國稅有國稅的數據系統、地稅按省份的不同分別有自己的數據系統、銀行有各自的數據系統,其他政府部門和企業也是五花八門的有著自己的數據系統,這些數據系統不能實現數據共享,這些直接影響了涉稅數據信息的采集和利用,而信息數據系統的聯網又可能會影響有關部門信息保密性。
二、改進措施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改進。
1. 大力宣傳信息管稅理念,修改法律使之有法可依
信息管稅是新時期稅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變革,是科學發展觀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基本觀點在稅收工作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旨在發揮信息化技術手段這一稅收生產力中最活躍的生產工具的作用,全面提高稅收征管工作水平。全社會要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深刻理解信息管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要充分認識到信息管稅不是簡單的技術手段轉變,而是涉及稅收管理思想觀念、業務流程、制度機制、組織機構、資源配置等各方面重大、深刻的變革,是一項涵蓋各級、各部門高度復雜、綜合的系統工程。各級政府要統籌安排部署,要使得政府各部門正確認識并加以配合,政府要在建設信息化政府的理念上從電腦等電子設備硬件上進行提高,進一步推行網上政府和檔案資料的電子化管理水平,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要。國家要進一步修改完善有關法律,在我國信息技術管理類法律沒有完整統一的情況下,一方面將信息管稅思路完善進《稅收征管法》,一方面加緊制定一部完善的信息技術管理類法律,以切實解決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那些不能用現行法律不能解決的問題。
2. 統一信息采集渠道,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管稅思路下的稅收征管工作改革實施的頸瓶問題是信息不對稱,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的“車同軌”等統一度量衡,我們現在的信息數據的管理和利用,也需要統一一個尺度,這樣我們采集的數據才是能夠共享的有用的數據。在信息操作軟件上要統一,特別是目前要對稅收征管軟件上必須大力推進信息軟件一體化。目前各級地稅系統開發應用的稅務軟件有幾十個,各個軟件之間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業務解釋。要按照數據大集中的總體要求,全面整合、提升信息系統的整體架構和規范運營管理體系,對現有軟件進行全面整合。要盡可能的納入到“金稅工程”,要全國一盤棋,不能各唱各的調,這樣不僅有利于信息管稅,也有利于我們的工作。要借鑒國外的信息管稅經驗,對銀行數據要逐步實施共享,大力開展稅銀聯網、政府各部門的辦公聯網,在此過程中可以對公民身份證號、銀行開戶帳號、稅務登記證號等證件號碼進行統一一個號碼,這樣有利于各部門的管理,更有利于稅收控管??梢杂烧ㄆ诮M織工商、稅務、審計、紀檢、質檢、城建、房管等部門進行數據的核對分析,從而篩選出那些錯誤信息進行處理,徹底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也可打擊違法犯罪不良行為。
3. 加強數據采集管理,提高信息數據質量
納稅人報送的各類申報資料和稅務機關采集的外部信息資料是信息管稅的主要數據來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信息管稅的質量。而由于部分納稅人的納稅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部分辦稅人員的業務不精、更換頻繁,容易造成數據不準確,表現在各種申報表、財務報表不全、填寫錯誤、漏項、不符合邏輯關系等方面,導致“垃圾數據”的產生。信息管稅資源的取得是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的,為切實提高信息數據采集的質量,國家要出臺法律規范納稅人和其他部門上報和提供電子數據的責任,稅務機關也必須建立健全內部責任機制,用法律和制度去約束人,以求達到采集的數據為正確有效數據的目的。為此,國家應該在修訂《稅收征管法》或制定信息管理類法律時專門對信息數據的上報和提供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不能提供和報送有關數據進行處罰或處理。稅務機關要將對納稅人的宣傳輔導作為一項長期的納稅服務工作來抓,還要積極推廣應用電子申報方式,減少納稅紙制資料向電子資料轉變的人力資源消耗。
參考文獻:
[1]《2006最新稅收管理與實用稅稅法全書》人民日報出版社
[2]董曉巖:基于“信息管稅”戰略的稅收管理創新.當代經濟管理,2010(1)
[3]曾晴:走信息管稅之路.稅收征納,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