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西羌積石山有一個人叫左伯桃,聞聽楚王招賢納士,滿腹才學而又家境貧寒的他,想一展抱負,于是迤邐往楚國而去。
正是隆冬季節,左伯桃走了一天的路,凍得瑟瑟發抖。黃昏時分,他敲開了一間茅草屋的門。草屋主人叫羊角哀,父母早喪,雖家徒四壁,但還是傾盡所有,熱情款待了左伯桃。左伯桃感激不盡,二人拜為兄弟,左伯桃年長為兄,羊角哀年幼為弟。交談中,左伯桃感覺到,羊角哀雖一介寒士,胸中亦藏經天緯地之才,于是,勸說羊角哀,一同奔赴楚國,出仕求官。
二人行過岐陽,往前行,百里之地,一片蠻荒,少有人煙。又趕上天降大雪,二人衣服單薄,寒風透骨,再加干糧不多,兄弟倆饑寒交迫。左伯桃對羊角哀說,咱兄弟倆若這樣走下去,即便凍不死,也會餓死,不如把我的衣服以及所有的干糧都給了你,你一個人去楚國吧,我實在走不動了。
羊角哀哪里肯依,扶著左伯桃又向前走了10里路。遠遠地看見一棵巨樹,巨樹已枯,有一樹洞,正好容下一人。于是,羊角哀便把左伯桃安頓在樹洞里,自己去撿柴禾,準備取暖。結果,等他回來,發現左伯桃已渾身赤條條的,一絲不掛。羊角哀大駭,驚問兄長為何如此這般。左伯桃說,若不這樣,你我都得死在路上。兄弟,你穿著我的衣服,爭取活著走出去,去見到楚王吧,楚王必定會重用你。
羊角哀正要勸解,見左伯桃神色已變。羊角哀自知于事無補,萬般無奈之下,朝左伯桃再拜說,若他日取得微名,弟必當厚葬兄。遂掩面哭泣而去。
見到楚王之后,楚王問策于羊角哀,羊角哀應對如流。楚王大喜,拜羊角哀為中大夫,賜金百斤。羊角哀倒地叩謝,把自己與左伯桃如何結拜,以及路上前前后后發生的事情都奏告了楚王,乞請楚王能允許他回去厚葬兄長。楚王聽后,唏噓不已,不僅爽快地答應了羊角哀的請求,而且助以葬資。
羊角哀沿原路返回,左伯桃的死尸猶在樹洞,且顏面如生前一般。羊角哀哭罷,內棺外槨,植樹建堂,厚葬了左伯桃。
這一夜,羊角哀對燈枯坐,忽覺陰風陣陣,一人影在前,酷似左伯桃。羊角哀驚問兄長為何而來。左伯桃說,我一來謝弟厚葬之恩,二來告訴你,距此墓地不遠處,乃荊軻之墓,荊軻每日仗劍罵我,要我遷墳而去。
天亮后,羊角哀打聽到,此處果然有荊軻墓地。于是,他直奔荊軻墓,痛罵荊軻。之后,他又束草為人,焚于左伯桃墓前,以助左伯桃。然而,是夜,左伯桃復來,言荊軻人多勢眾,且荊軻揚言說,若他再不遷墓,就發墓取尸,擲于野外。
羊角哀憤怒至極,說,荊軻若再欺凌吾兄,弟當以死相拼。左伯桃說,弟是陽間之人,對方乃是陰間之鬼,陽人雖有勇烈,然塵世相隔,也無濟于事。
左伯桃說罷,一聲嘆息。
是日,羊角哀便修一道表章給楚王。大意是,謝楚王納士愛賢之恩,無奈不能報此厚遇之德,因兄長在陰間備受欺凌,己所不忍,愿下黃泉助兄一臂之力,以報兄之恩義。
寫完,羊角哀掣取佩劍,自刎而死。
馮夢龍的《喻世明言》,比離奇更耐人尋味的,是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各自為對方而死的意義。
沒有人會知道,左伯桃在脫下自己的衣服,決計給羊角哀的那一刻想了些什么。若陰陽回轉,時光倒流,那一刻,他一定是這樣想的:無論如何也得讓一個人活著出去,不然,兩個人都得死。
也沒有人會知道,羊角哀在拋卻富貴,掣劍自刎的那一刻會想些什么。若能切問肺腑,肝膽相照,那一刻,他一定是這樣想的:為這樣一個人去死,值得。
是的,他們二人,無論誰心底想得多一些,都不會發展到后來。我始終認為,真正的人間大義,其實都很簡單。在它萌生的那一刻,并沒有誰精神兀然峭立,直指崇高與永恒。也許,它只是服務于內心一剎那的簡單需要,甚或只是做了一個安妥于靈魂的決定罷了。真的,有時候,把一顆心活簡單了,也許,你我也能成就一段轟轟烈烈的情與義。
(編輯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