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文走出校門好多年了,經商也好多年了,但依舊一副儒雅的學生樣。而且,只要是踏進他店面的人,無論大戶小戶、忙人閑人,他總是要堅持原則,送你到門口,親熱地招手,說聲再見,哪怕顧不上擦額頭的汗,顧不上拿客戶放在桌子上的錢。
剛開始,所有人都能體味到他的熱情,感激他看得起自己。但時間一久,別說熟人了,就是他店里新來的員工,都感覺下班的時候他親自送出來有些瑣碎,瑣碎得像仔細剝雞蛋殼。大家都嫌他煩,膩歪。但無論誰如何勸說,他依舊我行我素,堅持送出去,招手,目送……
有時候,朋友誰失去自信了,就總是來他這里尋找,一準兒能找回。在他眼里,每個人都是閃光的金子。即使你是頑石,他也堅信你內里包裹的是玉——無論你自己信不信。
這天,十多年前的老朋友羅慧生走到他家,一進門就開始倒苦水,說自己這些年招惹了仙人球,渾身就沒有一處光溜,運氣總是與自己擦肩而過。“從來就沒有順過,憋屈呀!”羅慧生長吁短嘆地抽著煙說。
劉連文勸他:“穩著點,情況總會好轉的。運氣有時候像茶葉,可能有的人要喝第一次,但你喝第二次泡的茶,依舊有味道。別灰心。”
羅慧生著急:“這社會,比獵豹的速度慢了都嫌跟不上別人的節奏。你說穩著點,說起來輕松地像擤鼻涕。不過也就說說算了,不能當真的。”
劉連文聽他這么說,自然也不想和他計較,便沉默起來。
羅慧生見劉連文沉默不語,沒話找話地說:“當年在學校里,就你書呆子氣最濃。畢業后做生意也一直賠,后來咋就好了呢?”
劉連文聽他問,不疾不徐地說:“我也說不清楚,有的人渾身機關,有的人敦實憨厚。我只知道自己不會耍花樣,所以就只能一直堅持,實在,再實在。”
羅慧生拍著他的肩膀說:“你呀,什么時候能跟上社會就好了。你看我,走南闖北誰不高看我一眼,還不是因為我能察言觀色。沒事了多學學!”
出門時,劉連文又堅持送羅慧生,而且必須送到門口,羅慧生扭頭哂笑他:“你呀,談了半夜都白費了,總是這樣,不用你送,非要送,真有點傻勁兒。”
劉連文這時倏地對羅慧生說:“或許,我的生意就是這么送出去的。我總覺得真心誠意送人家,是對人的尊重。我尊重別人,別人自然就會照顧我。”
羅慧生怔怔地站立許久,握著劉連文的手,激動地說:“看起來非常簡單的行動,可很多年下來,大家都被你的誠意感動,怪不得你的生意能越來越好。其實,就是‘送出去’幫了你!”
肯把人送出去,其實是向心邁了一大步。“送出去”換來的,是將來別人送進來的商機和心靈的牽手。
(編輯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