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著名干邑品牌馬爹利舉辦的“2010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獲獎藝術家作品巡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行,展出四位獲獎藝術家——著名油畫家周春芽、雕塑家劉建華、時尚攝影師馮海及法國先鋒攝影家貝蒂娜·瑞姆斯的藝術作品。“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評選始于2004年,今年已邁入第7個年頭,7年間共評選出20多位在攝影、繪畫、雕塑等藝術領域充滿靈感與才華的國內外藝術家。孟尼亞是法國干邑世家馬爹利公司的全球品牌傳承總監,本刊就馬爹利的“非凡藝術人物”評選、“關注未來藝術英才”以及馬爹利的藝術收藏等問題對話孟尼亞,“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評選的標準是什么?為何選擇與當代藝術進行合作?又該如何看待當下商業品牌與當代藝術頻繁合作的現狀?
《收藏·拍賣》:在和這屆馬爹利非凡人物獲獎藝術家馮海做交流時發現,他是在“2010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巡展的前一天才得知自己被評選為“非凡人物”。我們想了解“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的評選標準和評選過程是怎樣的?
孟尼亞:每一屆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的評選都有一個評選委員會,這個評選委員會是由當代藝術圈有一定權威的人物組成,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美術館的館長、中央美術學院的院長、策展人以及知名藝術家等。評選的標準必須體現馬爹利品牌價值以及追求,所挑選的對象是具有獨立的思考、追求創意的藝術家。
“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評選今年已經是第7年,從學術角度來講,我們會充分尊重每年專家顧問們給出的建議。從品牌角度來講;我們對這些藝術家所表達出來的藝術精神是不是吻合馬爹利所推崇的獨立思維和無限創意,也有我們自己的判斷。馬爹利會始終推崇“獨具慧眼,領悟非凡”的品鑒藝術。
《收藏·拍賣》: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干邑世家,是什么促使馬爹利在藝術方面一直有很多的投入?
孟尼亞:“Art”是馬爹利品牌的DNA,馬爹利的英文“Martell”中就能找到“Art”這個詞,因此,作為歷史最悠久的干邑世家,馬爹利自創立之初便與藝術有著不解之緣。我們選擇了藝術這樣一個平臺能夠讓我們和消費者之間有更好的溝通,因為藝術從定義來講不分地區,而藝術家之間的語言是相通的。
《收藏·拍賣》:現在很多大的品牌和企業都有自己的藝術收藏或者藝術博物館,我們想知道馬爹利自身有沒有自己的藝術收藏?如果有,馬爹利的藝術收藏遵循怎樣的收藏理念?
孟尼亞:馬爹利創立于1715年,那時是法國藝術、建筑、繪畫和雕塑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馬爹利家族最早期也收藏了一些藝術品,這些藝術品跟馬爹利當時的品質有著很大的關聯。后來馬爹利家族所在的城堡轉給了別人,所以馬爹利家族的個人收藏就沒有延續下去。然而對我而言,藝術不應“據為己有”,而是應該讓更多的人欣賞和感悟。收藏藝術品往往把藝術品放在一個私人的空間,而馬爹利更希望幫助消費者去領略藝術品的風采,所以相比起收藏藝術,馬爹利更愿意去推廣藝術。通過評選非凡人物、設立基金會和獎學金、出版以及巡展等方式來推廣藝術,讓成千上萬的藝術愛好者都能去了解藝術家及他們的作品。馬爹利更希望為藝術愛好者及藝術家提供一種交流方式。
從今年開始,馬爹利也會開始收藏一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因為今年馬爹利和今日美術館共同推出“關注未來藝術英才”的計劃。這個項目將面向所有30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不限藝術創作形式和媒介,以創新能力、思考能力、材料使用能力、規制合理性、審美把握能力為標準,通過建立專業的推薦評選委員會推選出60位左右的年輕藝術家,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選出最終的勝者,“馬爹利藝術基金”會收藏這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并且捐贈給今日美術館進行展出,進一步支持優秀青年藝術人才的培養并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收藏·拍賣》:現在國內外很多大品牌都與當代藝術有著各種各樣的合作形式,商業和藝術的界限被弱化了,剛才在跟此次得獎的藝術家馮海交流時得知,他此次參展的作品是在得獎后才創作的,請問馬爹利這種大品牌和當代藝術的合作是否會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產生影響?您個人怎么看待商業品牌和當代藝術的合作?
孟尼亞:我認為這對藝術家的創作沒有影響。首先,“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的評選所重視的就是藝術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無限創意的潛質,既然這樣,我們又怎么會去影響藝術家的獨立性呢?其次,即便是藝術家在獲獎后為巡展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我們也絕對不會對藝術家的創作進行干涉,而是讓藝術家自由地發揮。
不可否認,馬爹利的傳播構思是針對自身的消費群體來制定的。很多年前,馬爹利在中國的消費群體大多以富商為主;近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本土的中產階級應運而生并成為了馬爹利消費群體的主力軍。在面對這樣一個高端群體時,馬爹利選擇以藝術為媒介,在自己與客戶之間搭建一個溝通平臺來加強客戶群對自身品牌的認識。在很多出于商業性推出的活動中,馬爹利一直是站在幕后,希望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并讓藝術走進消費者的生活,但馬爹利并不會干預到藝術家的創作。
關于商業品牌與當代藝術的合作,的確,現在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都在關注當代藝術,并圍繞這個方面做了很多贊助,我個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這對藝術家的成長,藝術圈的資源以及奢侈品牌來說都是一個多贏的舉措。因為贊助當代藝術的各個品牌不可能用排他式的方法去進行藝術的贊助,所以總體來說奢侈品牌對當代藝術的贊助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發揮的空間,也在創意上更多地鼓勵藝術家進行獨立思考。通過奢侈品牌的參與,讓更多的人能了解藝術,這應該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