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標志設計》
作者:[英]斯通斯,楊茂林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
定價:¥69
標志設計有很多基本的規則和方法需要遵守,本書選取了其中的6個基礎原則,但以一種打破常規的新穎方式將收錄的標志設計作品進行分類概述,詳細介紹了每款優秀作品的設計思路和打破傳統的方法,并通過對設計師的采訪與反饋意見的收集整理,指出其獨到之處以及最終的影響。全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案例作品典型,較為適合于專業設計者拓展思維,并以一種全新的理念來創作標志作品。
《汞值的反判——當代地域建筑創作方法》
作者: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地域建筑學術委員會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
定價:¥178
關于地域建筑有兩個大背景不可忽視,一是全球化在今天的勢不可擋;二是中國建筑行業的眾多機會;這兩個方面對中國建筑師的影響巨大。一方面信息平臺的迅速傳播,使原來相對封閉的中國建筑師們看到更多;另一方面大量的建筑項目要求建筑師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工。本書介紹了成吉思汗紀念堂、中國南通珠算博物館、福建永定客家圣殿等地域建筑案例。
《設計的品格》
作者:[澳]達芙妮·肖
人民郵電出版社
定價:¥79
本書以獨特的方式介紹了JnDes Jgn的操作,作者多年致力于平面設計、網頁規劃、多媒體等領域的教學。書中的3個單元均以美學角色切入,再引導實際操作。具體內容包括文字、色彩、框架、復合造型、圖表、構圖、樣式設定、庫以及電子雜志主題的設計。在全書編排上,以大量的視覺圖像及優美的文字恰到好處地說明了設計方法,讓設計不只是表達外在,更重要的是培養企劃能力與想法。
《頂棚設計》
作者:劉天杰等
機械工業出版社
定價:¥24
本書是“家居空間細節設計叢書”中的一本,以頂棚設計這一室內空間中獨特的裝飾裝修內容為著眼點,展示了不同風格的頂棚,以及各種不同的施工方案,采用了近300幅設計效果圖,經過精心的整理和遴選而成。每幅圖片都配有提示性的文字闡述,力求為讀者提供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本書著重于“細致入微”,從細節處看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新穎性和整體搭配效果以及個人直觀感受等。
《招貼設計》
作者:劉欣欣,田晶
科學出版社
定價:¥45
大尺寸的畫面、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卓越的創意構成了現代招貼最主要的特征,招貼具有繪畫和設計的雙重特點。現代科技、文化、藝術和現代廣告的發展,均給招貼設計帶來了新的觀念。本書對以上內容進行了有趣的介紹,書中包括了招貼設計的歷史和各國招貼設計的不同風格,以及一些當代的新作品。本書不是枯燥的理論,而是通過對作品的解讀,使讀者循序漸進地掌握招貼設計的要義。
《妙家的孩子是怪獸》
作者:蘇小妙
重慶大學出版社
定價:¥35
本書以蘇小妙的布偶創作為主線,結合手繪稿與大量精美布偶照片,展示玩偶設計與手工制造的魅力,書中的布偶風格新銳時尚,用料與配色簡約大氣,造型可愛有靈氣,注重視覺設計及產品品質。不同于強調“人人能動手的純手TDIY制品”的手工書,本書展示了注重時尚、視覺美感設計與精致工藝的手工布偶的設計與制作,另外還介紹了作者作為一位玩偶設計師的成長歷程。
《中國秦漢時期室內空間研究》
作者:翟睿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定價:¥30
本書介紹了秦漢時期的室內空間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解析了秦漢時期“大一統”的政治文化陶冶出的“尚大”文化風尚、文化造像中呈現的“大美”形象和室內空間形成“壯麗之美”的時代風格。其時,室內家具陳設因床的普及和榻的出現,由傳統的“隨用隨置”逐步轉向相對穩定的“以床榻為中心”的陳設模式,奠定了中國傳統室內空間的組織形態,本書可供環境藝術設計等從業人員參考。
《珠翠光華——中國首飾圈史》
作者:黃能馥,蘇婷婷中華書局
定價:¥48
本書作者是中國服飾研究領域的專家,此書是對中國首飾的全景梳理。書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中國首飾發展的歷史,以中國首飾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演變等為線索,分發飾、耳飾、手飾、臂飾、冠飾、帶飾、佩飾等九個類別,介紹了首飾的功用、材料、工藝、禮儀內涵等多方面情況,每一章后并附有質材介紹小文,全書共有近300幅精美圖片,能幫助讀者直觀了解到我國首飾文化的精華。
《AXIS》
2010年10月號
2000年成立自己的倫敦事務所之后,大衛·阿賈耶(David Adiaye)作為前衛建筑師被行業關注。他處理光和材料的方式以及精妙的藝術感被廣泛贊譽,其思考的基礎在于以科學的立場和同情的態度面對不同的文化。本期雜志專訪了這位富有創造性的建筑師。另外,雜志的對談欄目有來自不同領域的一線設計師參與。
《WalIpaper*》
2010年10月號
本期邀請著名電影導演大衛·林奇(David Lynch)和戲劇導演與舞臺設計大師羅伯,威爾森(Robe rtWil so n)共同編輯,封面人物是意大利名演員伊莎貝拉-羅塞里尼(1sabelle Rossellini),長期以來她一直被視為美麗的化身,但在本期顛覆以往形象,徹底挑戰視覺創意。雜志還附贈了特殊賽璐璐片(叉稱明片,繪制動畫影片所使用的材料之一),讓讀者享受高科技DIY的趣味。
《FRAME》
2010年9/10月號
本期專題訪問了各地的藝術廊,尋求“裝飾藝術”的未來可能性。其中走訪了荷蘭的設計工作室,除了室內設計,還包括阿姆斯特丹的怪異誘人的時裝店,也報道了東京吉岡各種的五彩斑斕的跨界設計,其中有隈研吾(Kenqo Kum)設計的店鋪和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lasson)在中國的展出過的裝置作品。另外,雜志還報道了倫敦新“裝飾藝術”風格的室內設計。
《MARK》
2010年9月號
這期雜志專訪不同國家的建筑師和建筑事務所,包括英國劍橋的斯科特-科恩(Scott Cohen)、東京的平田昭壽(Akihisa Hi rata)、洛杉磯的邁克-瑪而茲(MichaelMaltzan)、哥德堡的丹尼爾·瑞貝肯(DanieI Rybakken),以及圣地亞哥的森曼建筑事務所、荷蘭安特衛普的瑞迪克(Riedijk)建筑事務所和以及日本橫濱、干葉的幾個建筑事務所,除此之外,對上海世博會也有一定篇幅的介紹。
《Casa BRUTUS》
2010年10月號
本期封面專題報道了奈良的古代遺跡,包括建筑和文物。除了介紹東大寺、正倉院、唐招提寺等古代建筑遺產,還展示了一些收藏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藏品,這些藏品包括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的繪畫和工藝作品,尤其以東大寺正倉院所藏最為精美,包括祭祀物品、樂器、書卷、文具、生活用品等,是日本保存最完整、最豐富、最有價值的國寶級文物。
《jcon》
2010年10月號
本期專輯是關于倫敦設計節的參觀指南。封面專題專訪了倫敦AOC事務所,他們談論了富有激情和充滿娛樂性的工作方式及其作品。另外,還報道了2010屆畢業展覽的優秀作品,同時雜志采訪了洛杉磯的建筑師邁克爾-瑪塔森(Michael Maltzan),介紹了他為都市里的無家可歸者設計的獨特公寓,此外還專訪了斯洛文尼亞設計師尼卡·祖帕克(Nika Zupanc)。
《ppaper》
2010年10月號
本期封面專題深度報道了印度藝術家瓦萊·森德(Valay Shened)的創作和作品,其藝術語言直率而洗練,以黑色幽默調侃宗教,擅長說故事的他再造了一個烏托邦。此外,本期還介紹了諾基亞的新品,以及杰羅姆·桑斯(Jerome Sans)作品中的中國元素與巴黎靈魂的融合。
《HOUSEGARDEN》
2010年10月號
切爾西屋的設計師詹尼弗-高爾丁(Jennife r Goulding)將各種色彩、形狀和不同的風格糅合在一起,構造溫暖而富有魅力的混搭風室內;哈達·比揚(Hatta Byng)和魯珀特·比萬(Rupe~Bevan)與什羅普郡當地的設計師手工藝人一起制作預定家具和裝飾板;邁克爾·韋伯(MichaelWebb)設計的混凝土、玻璃和鋼鐵暴露在外的加州海岸靈活室內空間。以上都是本期的精彩內容。
2010臺灣設計博覽會
時間:2010年12月11日至12月19日
地點:臺北松煙文化園區
本屆“臺灣設計博覽會”以“善念”為主題,推出10個展區及樂活館。考量對環境的友善性,強調人文關懷與所在地文化特色,用創意實踐愛地球的永續生活方式,要讓世界充滿科技的真、人性的善、自然的美,領略不同樣貌的設計觀點,以友善地球的態度尋求新的感動與體驗,鼓勵大家友善對待生態環境,實踐綠色生活。
2010第六屆上海國際創意產業活動周
時間:2010年9月15日至9月21日
地點:上海徐匯區“SVA越界”創意產業集聚區
本屆活動周以“創意·后世博”為主題,活動內容定位于本土設計人才的推介與設計商業模式的探究。“上海設計力量20人展”、“品味品位設計交鋒論壇”等活動成為上海設計產業的年度巨獻。更有“徐匯創意之旅”等活動通過市民互動與民間創意成果分享,為迎接后世博時代創意新生活奏響了序曲。
2010/11年度純羊毛標志羊毛洗認證洗衣機品牌新品推介會
時間:2010年9月15日
地點:北京798藝術園區水木空間
澳大利亞羊毛發展公司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高級羊毛衣物的洗衣機洗滌程序標準。洗衣機上的純羊毛標志表明該洗衣機的羊毛洗滌程序可以用于護理高檔羊毛產品,由此推動了洗衣機行業在羊毛洗滌技術方面的健康發展。WOOLMARK羊毛洗程序認證作為國際先進標準受到了歐洲乃至全球買家、零售商和消費者的認可,也吸引了國內洗衣機廠商紛紛加入此認證。
CorelDRAW。Graphics Suite X5簡體中文版發布
時間:2010年8月31日
地點:北京
Corel Corporation推出CoreIDRAW@Graphics Suite X5簡體中文版。最新版本具有五十多項新增功能和增強功能,包括資產管理、顏色管理和Web圖形等的主要增強功能以及各種學習資源和前所未有的更多內容。新版本套件專注于為各行各業的用戶帶來創新力,其用戶涵蓋標牌制作、圖形設計、時裝/服飾設計、大幅面打印、市場營銷、打印制作以及其他不同規模的企業、個人。
跨設計——中國第二屆青年設計學論壇
時間: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
地點: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此次論壇匯集了國內眾多設計界人士,以“跨設計”為主題,就設計學及其交叉學科研究、設計方法研究、設計批評與中國當代設計研究、設計歷史研究與設計思想研究、設計與媒體研究等議題展開討論,并與來自國內部分主流設計媒體的學者進行座談,就國內熱點的設計問題進行交流,嘗試建立設計學青年學者的繼續交流機制。
新加坡設計展
時間:2010年9月8日至9月29日
地點:上海世博會新加坡館
主題為“感受下一個S曲線”的新加坡設計展是由新加坡八個設計協會組成的“新加坡設計網絡”(DesignS)舉辦的。設計展將從空間設計、概念設計及物體設計三個層面展示新加坡的設計能力,參觀者可以深入了解新加坡開發面向全球、具有靈活性與綜合性設計方案的能力,從中體驗亞洲傳統文化的精髓。展覽在一面被設計成“S”形曲線的墻上。
2010海峽兩岸優秀設計師海報作品邀請展
時間:2010年9月18日
地點:廈門美術館
本次海報邀請展由海報作品邀請展覽、海報創意設計論壇等幾項活動組成。這次海峽兩岸首屆海報大展展示了中國兩岸四地多層面的海報設計及創意,向國內外觀眾展現了海峽兩岸老中青三代設計師的思想、創意和視覺創造力,作品涵蓋意識形態海報、文化海報、商業海報、公益海報四大類。共有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150余位平面設計師數百幅優秀設計海報作品參展。
廣州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暨羊城星城設計師交流會
時間:2010年8月26日
地點:長沙喜來登大酒店
廣州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攜廣州與長沙兩城設計師,圍繞“設計創造價值”這一主題進行深入討論,進行城市之間的設計碰撞。思哲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思敏、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公司總設計師昊宗敏、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董事兼設計總監謝英凱、東倉創始人張星和星城設計師代表陳志斌等近160位來自中南地區的設計精英出席了本次活動。
太空時代:探索、設計和通俗文化
時間:2010年6月5日至10月10日
地點:英國萊斯特博物館
本次展覽展示從世界各地收集的300多件展品,這些展品體現了人類關于太空的幻想歷程,從天文學出現到星球大戰、之形星團、弗瑞茲博士等角色,再到美國國家宇航局的項目,展覽包括四個部分:太空探險、太空時尚、幻想和內部世界,闡釋了通過通俗文化、文學、影視、設計,太空如何變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爆發——1945年以來的加拿大設計
時間:2010年7月16日至10月10日
地點:加拿大DX設計中心
此次展覽展示了加拿大上世紀40年代中期至今的工業設計歷程,包括400多件工業設計作品和檔案材料,整個時間跨度超過了60年。展出的物品包括家庭用品、電子產品以及照明設備。還有一些檔案文件會向人們展示設計的內容與過程,另外還展出一些加拿大新生代設計師的作品。為公眾認識加拿大設計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設計模式
時間:2010年8月14日至10月24日
地點:紐約伊弗森美術館
這一展覽引人注目的是第三部分“紐約州藝術家系列”,參展人員包括美國乃至全世界知名的一些來自紐約中心地區的重要藝術家和設計師,包括克瑞斯·艾伯尼斯(ChrissyAlbanese)卡爾和萊波(Carr&Lamb)等人,他們設計了一些與模數相關的物品,包括家具、照明、工業產品和餐具等。
新趨勢:紐約的濱海建筑
時間:2010年3月24日至10月11日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當代藝術中心這一展覽意在應對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經過一輪全國范圍內的討論,這一項目集合了包括建筑物研究辦公室在內的5個跨學科小組,來重新構想紐約港周邊的紐約和新澤西的海岸,設想使用新方法,通過適應性強的“軟性”設施來布置港口,最終滿足一個健康的生態的需要。這些有創意的解決辦法意在最大化地改變我們同城市的關系。
第24屆布爾諾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
時間:2010年6月22日至10月24日
地點:捷克摩拉維亞美術館
布爾諾雙年展展示世界上最好的平面設計作品,由捷克共和國文化部和摩拉維亞美術館聯合舉辦。雙年展始于1963年,是世界上最歷史悠久的平面設計展覽之一,展覽在兩種主題間交錯進行,本屆展覽致力于企業形象、廣告和海報,下一屆將重點展示圖形類設計,如書籍、雜志、報紙和數字媒體。另外還將開展專業研討會和舉辦一些圖形設計相關活動。
原版照片:1819年至今天關于雕塑的攝影展
時間:2010年8月1日至11月1日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本展覽的策展人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攝影部的負責人羅克娜-馬庫西(Roxana Marcoci),展覽主題是攝影和雕刻之間交叉點,旨在探索一種藝術形式如何通過分析和創造重新定義其他的藝術形式。展覽展出了自現代主義開始一直到今天的100多位藝術家的300張照片、雜志圖片,探討圖片如何挑戰性地定義雕塑的意義。
2010年學院建筑展
時間:2010年9月9日至10月16日
地點:紐約建筑中心
這是今年第六次學院建筑展。展覽展出了包括紐約城市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來自紐約地區14所院校的優秀學生作品, 這一展覽是2010年建筑周的一個部分。建筑周由紐約建筑中心舉辦,意在展出和表彰本年度最好的建筑和設計作品。
夏洛特佩特里安:偉大的設計師、攝影師和活動家
時間:2010年7月16日至10月24日
地點:瑞士蘇黎世設計博物館
這一展覽回顧了夏洛特·佩特里安(Charlotte Perriand)這一20世紀最具革命精神的室內和家具設計師。不僅與設計進步相關,也涉及到了社會的進步。鋼管椅出現之后,她與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皮埃爾·讓雷納(PierreJeanneret)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偏愛使用自然材料和自由形式,同時她也在攝影領域進行了先鋒探索。本次展覽是對其藝術和設計實踐的完整回顧。
聯想S710手機
“霓裳”S710在創作設計時汲取了當下時裝界四大流行元素一斑馬紋、蕾絲、牛仔、格紋等圖案,以獨特的具有立體層次效果的“3D懸浮印花”工藝,將上述四種圖案烙印在手機上,為S710賦予了華麗典雅的時裝氣息。S710還具有180度旋屏設計,可以使屏幕進行逆時針180度旋轉,并且在0度和180度之間固定于任何角度,滿足各種自拍需求。
斐雅通PS320 HIFI耳機
PS320采用無源同軸雙動力驅動單元(18mm+40mm),分頻網絡電路分別連接兩個驅動單元。分頻的設計讓使用者擁有更為寬廣的聲場表現,而分頻網絡電路則讓兩個單元不同音域渾然一體。其表面材質為人造鱷魚皮,折疊式結構方便存放和攜帶,產品內置真皮耳包并配有金屬鍍鉻裝飾。
東芝W100雙屏的筆記本電腦
東芝W100采用2塊7英寸1024x600的液晶觸摸屏,支持6種模式的虛擬鍵盤觸覺響應。W100內置了重力感應器,所以屏幕可以自動地在縱向或者橫向模式切換。東芝為了讓用戶在不同模式下使用W100B寸都有良好的操控體驗,特別加入了支持6級觸控反饋的虛擬鍵盤模式和虛擬觸摸板,這樣就可以讓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更加有實體鍵盤的感覺。
2011款大眾途安
新款國產途安的儀表臺設計會同步海外版車型的新設計,仍然是來自六代高爾夫風格的多功能方向盤,增加了金屬輻條裝飾。全新的白色光源的儀表板也進行了重新布置,儀表板上按鈕也改為按鍵式設計。大燈、車窗開關等增加了金屬鑲邊的裝飾,大燈帶有高度可調的功能。
Xbox360 Slim
新款Xbox360 Slim采用黑色外殼設計,纖薄的機身,以區別于老款Xbox360機型。除了外觀尺寸和外殼顏色的變化之外,新到Xbox360 S¨m機型還新增了!對WiFi 802.11n功能的支持,同時還新增了容量達250GB的內置硬盤。采用觸感型按鈕設計:用戶只需要揮動手指,便可以完成開關機、彈出光驅矧操作。
索尼NEX—5
索尼NEX-5外觀精致纖薄,配備了1420萬像素Exmor APS HDCMOS感光元件,采用全新設計的E-mount鏡頭卡口,除了可以使用E-mount鏡頭之外,還可以通過轉接環使用其他卡口的鏡頭。NEX-5取消了傳統單反相機的五棱鏡頭以及取景器,實現輕量、精巧的可更換鏡頭數碼相機。機身背面搭載92萬像素3.0英寸可翻轉液晶顯示屏。
華碩NX90筆記本電腦
作為目前全球音效最強的筆記本電腦,NX90由BO首席設計師大衛·路易斯(David Lewis)設計,融合了視覺與音感、外型與環境,以及科技與美學的完美比例。它不僅是第一臺采用拋光鋁合金外觀材質的機型,還首度將揚聲器外置于屏幕兩側,并革新性地設計了兩塊觸控板。NX90是筆記本電腦業界在音效音質方面的革命性突破。
羅奇堡海軍條紋麻將沙發
新的海軍條紋“麻將沙發”的創意來自水手海軍,它會讓人想起遠航,好似在有POM—POM風格的條紋帆布下航行的感覺。設計師讓·保羅·高緹耶(Jean-Paul GauItier)把線條、色彩、花邊、書法、美元、圍巾、親吻、和紋身圖樣運用到沙發設計中,魔法式地把6者組合在了一起,凸顯出這位時尚設計師特殊的創意視角以及羅奇堡家居獨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