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后,我琢磨著是不是再買兩本送給朋友,因為所有關于好設計的特點在本書中都一一體現(xiàn),另外,這本書還可以作猜謎游戲用:每一部分都可以先不要看右頁,而是先看左頁的特寫圖片,然后猜猜這是什么。特寫圖片中的顏色、肌理和形狀看上去那么奇妙,很難讓人想到它就是我們每天都在用到的東西。因為本書中提及的100件物品我們早己習以為常,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普通到讓人會忽略它是一件物品,更談不上會想到其中的設計。
書的內(nèi)容緣起于2004年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的同名展覽,作者保拉·安東尼利(PaoIa Antonelll)是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建筑與設計部資深策展人和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講師。作者在書中描述的物品,有些非常古老,已經(jīng)無法得知其何時出現(xiàn),如回力棒和筷子;有些是典型的現(xiàn)代設計,如即時貼、中式快餐外賣盒,但這些物品都意義重大,其中的每一樣要么很好地滿足了人類生活的一些最基本的需求,要么給人增加了易得的樂趣。作者以贊賞和激情描述了這些價格低廉、默默無聞的物品,對其中每一件物品都從歷史淵源、文化背景、有趣傳聞和設計概念入手,讓我們學會從實用和經(jīng)濟中識別出什么是美,并意識到廚房的抽屜、錢包、汽車后備箱都是一個個設計博物館。
本書讓我重新認識那些長久以來默默隱身在生活中的精巧設計。它們設計巧妙、充滿創(chuàng)意,不僅美感與實用兼?zhèn)洌医o生活帶來方便并增加快樂。了解設計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大有裨益,設計應當是好用的、謙遜的、積極的,設計是連接現(xiàn)實世界中種種復雜的細節(jié)之間的橋梁。設計師不止是在解決問題,而是順著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問題簡化。書中提到的物品,在全世界各地都能以低廉的價格獲得,通過了解熟悉的日常用品中豐富的設計內(nèi)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真正好的設計是與生活平起平坐,而不是凌駕于生活之上的。
這本書看似在談輕松的話題,實則是基于對設計的深入思考。關于設計最深刻的意義,關于化繁為簡幾至于零的優(yōu)秀設計、書中都提供了嶄新的觀點,讓人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