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刻苦的結語常常是兩個字:及格;興趣的結語常常也是兩個字:出色。
印象深刻的林庚先生有一次演講,他提出:“詩的本質就是發現,詩人要永遠像嬰兒一樣,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圍的世界,去發現世界的新的美。”我當時聽了,心里為之一震:這正是說出了學術研究,以至人生的真諦啊。所謂“永遠處于嬰兒的狀態”,就是要以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態去觀察,去傾聽,去閱讀,去思考,這樣才能有不斷的新的發現。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怎么使自己永遠處在一種嬰兒狀態。
后來我們的《新語文讀本》選了梭羅《瓦爾登湖》里面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黎明的感覺”。“黎明的感覺”就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你便獲得了一次新生,你的生命開始新的一天:一切對你來說都是新鮮的,你用新奇的眼光與心態去重新發現。這就是古人說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很同意梭羅說的另一句話,他說人無疑是有力量來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的。外界的環境我們管不了,因為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但你可以有意識地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質量,通過自己主觀努力去創造一個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小環境。
直到今天我還保持著一個習慣,我周圍的人都知道,我總是給自己設置大大小小的目標,或者讀一本書,或者寫一篇文章,或者編一套書,甚至是旅游,我都把它詩意化,帶著一種期待、想象,懷著一種激情,興致勃勃地投入進去,以獲得寫詩的感覺。我強調生命的投入,全身心投入,我跟前幾屆的北大學生都說過:“要讀書你就拼命地讀,要玩你就拼命地玩。”這樣,你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達到一種酣暢淋漓的狀態。
我追求這種生命的強度和力度,酣暢淋漓的狀態,這同時是一種生命的自由狀態。我的全部研究,最終的目的,就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