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前,英國女作家葛蕾熙達·柯維爾(Cressida Cowell)創作了暢銷童話小說《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她用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呈現了一個年代久遠、氣勢恢宏又色彩斑斕的世界。
柯維爾的這部作品被夢工廠改編成同名3D動畫電影搬上大銀幕后,首映當周便以4330萬美元的票房登上北美票房冠軍的寶座。
《今日美國》(USA TODAY)資深影評人克勞迪亞·普伊格(Claudia Puig)給了《馴龍高手》3.5顆星(最高為4顆星)的高評價:“這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動作冒險傳奇影片,有著令人振奮的3D動畫效果。巧妙的喜劇情節搭配聰明機智的對話,有著深刻的勵志內涵。人龍之間純真的友誼也十分打動人心。”截至目前,《馴龍高手》在電影網站IMDB上的平均得分高達8.3分。5月14日,《馴龍高手》在中國上映,首周末三天便狂吸金2200萬,票房走勢和口碑一路走高。
《馴龍高手》的幕后是怎樣的一個創作和制作團隊?影片的誕生又經過了怎樣的歷程?讓我們就走進幕后,聽電影主創人員講《馴龍高手》誕生的故事。
小說的哪一點打動了夢工廠
《馴龍高手》小說出版于七年前,《馴龍高手》動畫片則緣起于約六年前,其時夢工廠創意總監邦尼·阿諾德(Bonnie Arnold)正公司的下一部影片物色題材。“我們最初的計劃是改編一部受讀者歡迎的小說,參考了市面上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其中就有《馴龍高手》。當我們讀到這本書時,很快就發現它具有極強的影像性,而且,書中所描寫的龍顛覆了以往概念中龍的特征,實際上這是一條很沒有戰斗力和威懾力的小龍,觀眾可以隨著影片一起見證它的成長。龍的成長過程,正是影片要表達的重點,而且《馴龍高手》還是一個典型的冒險故事,也符合夢工廠一貫的動畫風格。”
阿諾德回憶道:“原著中已有的冒險和幽默元素讓劇本改編相對輕松不少,主人公小嗝嗝的性格、他與“無牙”之間的感情以及他和其他維京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是整個故事中喜感和笑料的基礎。”
但是,如果電影劇本完全忠實于原著,拍出來的電影充其量也只是一部兒童動畫片。于是,夢工廠請來憑借《星際寶貝》(Lilo Stitch)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和迪恩·德布洛斯(Dean DeBlois)共同改編和執導《馴龍高手》,此時已經是2008年10月,距離影片的完成期限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改編如何取舍
“葛蕾熙達·柯維爾在她的書中創造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里面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龍類,還居住著體型威猛的維京人。我和克里斯·桑德斯接手這部影片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用電影語言盡量把柯維爾筆下的世界在大銀幕上精彩地呈現出來。”迪恩·德布洛斯說,“我們保留了角色的名字和他們的主要性格特征,但在其他許多方面也做了修改。”
桑德斯解釋:“我們決定把影片的故事主線放在小嗝嗝和無牙的互動和友情上,而且在影片中,龍類和維京人勢如水火,因為這樣更能突出主人公在跨越維京人與龍類之間根深蒂固的鴻溝時,需要付出怎樣的艱辛和努力。”
為了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桑德斯和德布洛斯削弱了原著中過于兒童化的成分,增加了一些新鮮的元素和情節。比如,桑德斯和德布洛斯都認為,作為影片的主角之一,保持無牙的神秘色彩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于是,不同于原著中身型嬌小的形象,電影中的無牙被打造成了一頭全身漆黑光亮的怪獸,“如同幽靈一般,即使是兇悍的維京人也對它心存幾分忌憚。”桑德斯說,“它就是龍中的法拉利,全身像黑豹一樣光滑,行動速度非常快。”
夢工廠的首席動畫設計師西蒙·奧托(Simon Otto)說,“我們幾乎看遍了所有與龍有關的電影,但沒有任何一種形象符合我們的要求。”西蒙·奧托說,“這部影片所需要的龍不僅要體型高大、兇猛危險,令人印象深刻,還要有溫情有趣的一面,因為《馴龍高手》是用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來呈現龍的世界。幾經修改后,看起來有點像鱷魚、飛起來像大鳥、叫起來像哈雷摩托車的無牙誕生了。”
在影片《馴龍高手》中,飛龍穿越云層的場面壯觀得令人窒息,而小嗝嗝與無牙之間真摯的友情又感動得讓人落淚,這博得影評界如潮好評。《娛樂周刊》的影評人歐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這樣評論道:“小男孩與龍之間的友情沒有絲毫造作,是人類與動物之間自然產生、令人愉悅的感情。這會讓你想起兒時的玩伴小狗,只是這只狗擁有金剛一般的超能力。”
動畫片的采景
德布洛斯說:“感謝我們的動畫創作小組和視覺效果藝術師,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創造出一個真實、可信、能夠讓人身臨其境的遠古世界。”
為了模擬出具有真實效果的光線和地形,德布洛斯帶隊數次前往冰島,參考當地的特殊地貌。美術指導卡西歐·蒂艾莉則帶著工作人員從美國華盛頓州海岸的最頂端,沿著海岸線一直走到北加利福尼亞州,沿途一路拍照,尤其是俄勒岡州海岸的加農炮沙灘,她說:“那里有黑色的沙灘和非常堅硬的黑巖,最終都成為了片中龍穴的參考。那里的峭壁呈現出的超繁復的顏色層次,不親見是難以想象出來的。”
桑德斯和德布洛斯還聘請了曾七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好萊塢大師級攝影師、科恩兄弟的老搭檔羅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擔任《馴龍高手》的視覺效果顧問。“他采用的黑色極簡化燈光和自然光線都不是動畫片常用的打光方式,但融合起來感覺非常真實,就像是真人電影。”
一些之前從未嘗試過的技術
《馴龍高手》是夢工廠繼去年的《大戰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之后第二部采用InTru 3D技術制作的3D電影。德布洛斯說:“一開始,我對采用3D技術拍攝制作心存疑慮,因為不想用花哨的技術作為吸引觀眾的噱頭。不過,最后3D合成后的效果連我都大吃一驚。”
特效總監麥特·貝爾介紹,僅僅是為了表現片中巨龍噴出的火焰,就頗費周章:“我們特地把所有的特效人員都找來,然后請來一位傳統膠片電影的爆破專家,讓他在戶外進行各種爆破特效,制造出藍色和紅色的火焰,而我們則用攝影機以每秒400到1千格的速度捕捉這些火焰,然后把這些畫面數字化和3D化。”
在細節上,《馴龍高手》也做到了細致入微。比如,片中角色的頭發、胡須甚至每一寸肌膚的紋理都清晰可見,當角色有所動作甚至表情時,這些細節之處也會發生相應變化。角色特效總監戴蒙·克羅(Damon Crowe)介紹說:“當角色接觸到什么東西或者僅僅是身體動了動,我們都要對他們的毛發做相應的處理,以配合他們的動作,這樣能讓動畫角色更加栩栩如生。”由是,片中小嗝嗝與無牙初次相見時的無聲交流被評為“最打動人心”的片段之一。
“在拍攝《馴龍高手》時,我們采用了一些之前從未嘗試過的技術和工具,”桑德斯說,“現在,我們可以把攝影機的移動與拍攝角度的變化整合起來,就像在拍真人電影,而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