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今典影業、星美影業、樂視娛樂以及小馬奔騰等不斷發力。他們,正在為中國電影輸送著新鮮的血液,被稱為正在崛起的“中國電影新勢力”
在第6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市場推廣活動中,來自中國的電影企業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媒體和電影人的注意。特別是北京今典影業公司(以下簡稱今典影業)一舉推出10個電影項目的壯舉,讓國外電影媒體驚嘆中國民營電影企業的實力之雄厚。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中國電影新勢力浮出水面
在國內,星美影業有限公司(簡稱星美影業)剛剛向外宣布《無人駕駛》的上映檔期,接著又啟動《魔術外傳》的開機儀式;同樣由該公司出品的《趙氏孤兒》目前拍攝正酣,并鎖定今年賀歲檔上映。橫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橫店影視)出品的首部中國和澳大利亞合拍片《尋龍奪寶》6月底即將完成拍攝。而由樂視娛樂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娛樂)出品的《決戰剎馬鎮》日前則高呼“華語影壇大地震 震中就在剎馬鎮”,以表決戰暑期檔的堅定決心。還有剛剛靠一部《越光寶盒》勁收1.3億多元票房的小馬奔騰電影公司(以下簡稱小馬奔騰)……這些以往在電影市場上只是跑“龍套”,或者剛剛進入電影業的“新兵”們,今年以來卻成為電影界的“主角”。
隨著中國電影業整體環境的改善和電影產業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在相關政策的允許和鼓勵下,多種資本構成的新型民營電影企業正以強大的聲勢快速崛起,成為國內電影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據統計,在2009年申報備案的1000多個電影項目中,有近800個是由新型民營電影企業申報的;在全年拍攝完成的450多部影片中,民營制片企業獨立出品或聯合出品的影片達到300多部,占全年總數的70%左右,初步形成較為穩定的生產能力,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這些新型民營電影企業中,除了北京新畫面、保利博納等影壇常客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新銳力量引人矚目。其中像今典影業、星美影業、橫店影視等均由強大的業外資本做后盾,而其他一些新面孔,比如樂視娛樂、小馬奔騰、北京億商傳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商傳媒)等也從廣告、電視、新媒體和其他相關業務中積累起豐富的資源和經驗。
業外資本助力 不差錢
張寶全在接受《綜藝》專訪時透露說,今典集團今年將拿出數億元資金開展電影業務,其中的2億元要在國內的諸多中小城市發展近1500塊銀幕,其他的資金則用于陸續開拍的10多部新影片。同樣,有橫店集團、星美國際集團和小馬奔騰集團等這些業外資本助力的旗下電影公司均“不差錢”。
橫店集團在新的集團發展規劃中明確:今后5至8年內將投入30億元用于集團旗下影視業務的發展,推出一批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的大制作影片,把橫店出品的影視作品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其中由橫店影視主導拍攝的首部大制作影片《尋龍奪寶》的投資高達3億元。而剛剛把總部搬到北京CBD萬通中心的星美國際集團董事長覃宏則向《綜藝》表示,未來星美集團將影院、制片和藝人經紀等上下游業務齊頭并進,并繼續加大影院投資額度,今年星美集團將投資7000萬元用于投建新影院,新增100塊銀幕。因投資1.5億元操盤《孔子》而知名的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公司),今年將再投資10億元用于旗下院線公司的新影院投建。樂視娛樂投資公司總經理桌順國則告訴記者,其公司旗下的導演工作室多達六七個,至于資金來源“沒有太大壓力。”
這些新銳電影企業充沛的資金來源,讓業內外一致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前景。而這些資金也將成為推動當前電影業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
從跟投到主投
從“龍套”到“主角”
如今,張寶全把其旗下的影院項目正式起名為“17.5”影院,諧音“一起玩”,但在2005年剛進入電影業的時候,他坦言只有“跟著玩”的份兒。今典集團旗下的今典影業公司前身是時代影音國際娛樂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從事膠片、數字高清電影的投資、制作、發行及影片的版權交易等,4年來跟投了10余部影視作品,其中包括《刺陵》這樣的大制作影片。“任何行業都存在門檻,這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更多是行業經驗和市場經驗。”張寶全表示,2008年由今典集團主投的《葉問》創下過億元的票房,并帶動了市場上對該系列影片的熱捧,讓他更加渴望能夠主導這樣的大制作商業電影項目。“自今年開始,今典影業將有包括《胭脂》《天命》《龍之吻》《藍色骨頭》和《無極限》等在內的14部影片陸續進入市場。而這些全是今典影業主導的項目”。
與今典集團相比,星美集團進入電影界的時間更早。2003年電影院線制改革之時,星美集團就與中影公司共同組建了內地最大的全國性院線公司,并涉足制片領域,早年的《極地營救》《如果#12539;愛》《門》《投名狀》和去年創下五一檔期票房奇跡的《南京!南京!》(累計票房1.7億多元)等影片的出品方一欄中,均由星美集團的名字。“《南京!南京!》星美集團就是主投方,但業界以及社會上更多地把我們視為院線公司而不是制片公司,今年我們組建了專業的團隊,致力于電影上游的制片業務。除了《無人駕駛》《趙氏孤兒》和《魔術外傳》,我們還有六七個新項目正在籌備,包括陳可辛導演的古裝大戲《神奇俠侶》。這些項目星美集團均是第一出品方。”
2009年才正式進入電影業的小馬奔騰,連續跟投了《機器俠》《花木蘭》和《功夫夢》等電影項目。到目前,小馬奔騰從不同程度參與投資和運作的電影項目已近10部之多,其中有5部是主投方。剛剛在內地上映的古裝喜劇影片《越光寶盒》更是創下1.3億多元的票房,而接下來的《劍雨江湖》《無人區》等其他數部電影,都有小馬奔騰操盤運作。
靠新媒體起家的樂視傳媒也是2008年下半年才開始組建樂視娛樂,試水電影業。2009年以《機器俠》初戰大銀幕之后,樂視娛樂立即主導拍攝了由孫紅雷、林志玲主演的《決戰剎馬鎮》,并鎖定今年暑期檔上映,直面眾多國內外大制作影片的激烈競爭。卓順國在接受《綜藝》獨家專訪時表示,以《機器俠》及《決戰剎馬鎮》為開端,樂視娛樂將全力聚焦于“奇·幻·驚·喜”四大類型片,即歷史傳奇、科幻、驚悚、喜劇,不遺余力地為發掘和培養新生代導演貢獻才智,引領的中國電影 “奇幻驚喜”時代。而且,樂視娛樂旗下擁有樂視鎮偉、樂視完美、李蔚然等六七個電影工作室,“一旦條件成熟,這些電影工作室將以分公司的形式進行完全的市場化運作。”
業界人士分析說,隨著內地電影終端市場的快速發展,內容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在以往幾個較有實力的電影制片公司難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之時,這些新銳影市企業的崛起適逢其時。
上下游滲透發展
打造全產業鏈電影集團
兩三年前,國內電影市場的盤子尚不足現在的一半,在上游發展受挫的電影企業,有些在彷徨中退出,而有些則依然轉向電影業下游的渠道拓展。其中今典集團旗下的電影公司就瞄準電影開始進入數字化時代的契機,致力于數字設備研制、影院拓展、數字院線和數字電影網上交易平臺等技術和終端領域業務。“以一家企業之力‘孵化’一個產業體系,打通數字放映的三大環節。”張寶全向《綜藝》表示,目前今典旗下的時代今典集團就擁有專門從事影院投建和經營管理的北京時代華夏今典電影院線公司以及專門從事電影拍攝制作和發行的今典影業。其中的院線公司當前已經有50多座電影院、200多塊銀幕,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票房達到6000萬元左右,榜單排名前16,其近期的發展計劃是銀幕總數達到1500塊。而今典影業將形成以制片為龍頭,以發行為保障,音像及多媒體渠道為輔助,營銷策劃為支持的網狀結構,成為制片、發行、營銷為一體的電影傳媒公司。
星美國際集團則把“打造民營傳媒帝國,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其發展目標是爭取在未來5—10年把企業做成影視傳媒行業的領袖企業之一。當幾年前諸多電影企業在上游制片領域血戰銀幕之際,星美傳媒集團與香港上市公司星美國際(HK198)共同投資組建了星美影院發展有限公司,在全國一線城市建造星美國際系列影城,并加入中影星美院線。經過7年的開發建設和經營,星美集團現已在全國擁有了15座全資系列影院。這些影院票房產出能力強勁,成為星美集團的優質資產,今年前5個月,這些影院的累計票房高達1.1億元。前不久,星美集團又一舉收購了國內的12座影院的經營權,星美系列影院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終端布局的日趨完善和國內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讓星美集團開始在上游制片業發力。覃宏告訴《綜藝》,今后星美集團將利用自己在終端和拍攝基地(飛騰影視基地)方面的優勢,全面開展電影制片、發行、數字節目制作、藝人經紀、電影院線公司、影院建設與經營等業務,構建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在短時間內成為國內一流的影視傳媒集團”。
作為國內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集團以從事影視拍攝基地的相關服務而名聲鵲起。2009年初,由橫店集團全資打造或控股、參股的10多家影院被批準正式組建為浙江橫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而此前不久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影視制作公司,作為新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尋龍奪寶》由該公司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AMPCO電影公司合資拍攝,總投資高達近3億元。橫店集團董事長徐永安表示,今后用于影視業務發展的30億元,將助力橫店影視從原來的影視要素服務,轉向自行拍攝制作、院線建設等產業鏈的延伸,逐步把影視的產、供、銷渠道建立起來,打造一條完備的影視制作播出產業鏈,實現橫店影視的轉型升級。
剛剛在制片業小有名氣的小馬奔騰也開始向下游滲透,不久前在深圳新建自己的第一家影院,并向外界表示,其目標就是最終發展成為既有制作規模,又有放映終端的電影集團公司。
營造中國電影新的“未來”
記者在今典影業的制片計劃中看到,多達10數部新片項目涵蓋各種題材類型,且均由國內著名編劇、演員、導演組成的頂尖團隊精心打造。“從中國當前的人均GDP來看,文化娛樂消費將成為主潮,特別是電影業近幾年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而像房地產業這種重資產行業已經開始面臨發展瓶頸,打造全產業鏈的電影集團公司是整個今典集團的主要戰略之一。”張寶全如此評價其精心構筑的“電影王國”。
而大地公司也向記者表示,10億元的資金將從中小影院的投建入手,年內旗下院線的銀幕數有望達到600塊,“躋身一流院線公司行列”;而且每年制作一部大制作影片,逐步向集制發放為一體的影視集團公司發展。橫店影視總經理劉志江向記者透露,目前正在與福克斯和索尼公司接觸,“新的項目投資規模將達到7000-8000萬美金,國際市場將是我們未來的主要目標”。
以原創版權為核心,嘗試中國動漫形象國際化市場運作的億商傳媒也借中德合拍影片《熊貓總動員》和中國原創動漫系列影片《封神天下》等浮出水面。進軍電影產業只是北京億商傳媒未來文化戰略中的一個部分。借助《熊貓總動員》,北京億商傳媒將全面進入動漫文化產業鏈整合運作階段,并以自主版權為核心,打造集原創版權開發、電影制作與發行、圖書出版發行、數字院線建設、互聯網新媒體以及主題公園和創意產業基地為一體的大電影產業。
當年電影業在制作和發行方面初步向民營企業敞開懷抱時,涌現出了華誼兄弟、北京新畫面和保利博納等一批民營電影企業,并曾以制片和發行業務在電影界創造了一個個奇跡。但那已是10幾年前的事了。如今的電影市場規模已非昔日所能比,特別是在電影業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之際,再次向社會資本發出的信號意義非凡。應運而生的這些新的電影企業與當年的第一批民營電影企業相比,不僅資金充沛,產業鏈齊全,而且適逢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時機。他們,有望創造新的奇跡,成就中國電影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