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CEPA條款下,香港電影與廣東電影合作,共同開拓這樣一個市場,就不僅僅是一個愿景了。
粵語片市場
穗港聯手發展?
首次真正的香港電影回顧展5月25日在廣州舉行。所謂“真正的”,即原汁原味、一刀不剪。這次回顧展一連五天上映了上世紀80年代至新世紀以來的20部影片,這些影片由香港電影發展局投入巨資重新印制拷貝,并原裝粵語未經刪剪。正如開幕式上廖永亮先生在發言時所說,希望通過這次回顧展,讓與香港風俗、語言和習慣一樣的廣東觀眾通過大銀幕了解香港,了解香港電影,并希望由此能夠與廣東電影展開良性互動,一起合作拍攝為廣東、香港觀眾所喜歡的電影,共同開拓廣東市場。
香港與廣東合作,早已有之。去年由香港電影發展局牽頭,組織了一批香港導演、編劇與廣東的電影人舉辦研討,就兩地電影合作發展進行探討。研討會期間,香港幾個中生代導演、編劇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建議書,提出了“廣東/香港聯合開拓廣東電市場”的概念。
春節過后,導演孫周和其幾位好友在廣州春茗時,提出了“廣東電影”這樣一個議題。他是有感于《秋喜》一片從籌拍到完成過于傖促,未達理想,有意要拍出一些嶺南特色影片,免使嶺南電影在中國電影里“缺席”。最近,另有一群廣州年輕電影愛好者不定期地聚會,也在探討“開拓廣東粵語片市場”問題。他們認為,這種區域性電影基本上屬中、小型制作,發行地區只要有廣東/港澳和海外華人市場就足夠了。
事實上,正如趙軍曾經在《一桿大旗,三分天下》一文中提及的那樣,廣東電影票房全國第一,其中因素之一是粵語片在這里占有較高的票房比例。這一點,是京滬兩大“票倉”所沒有的。此外,廣東擁有深圳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廣東金逸珠江和廣東大地三大跨省院線,再加上深圳本地的院線,擁有近百家影院(城)、過千塊銀幕、超過十萬個座位,的的確確為區域性方言電影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空間。香港電影一百年來,除了很短時期沒有粵語片外(僅僅為期一年左右的1972年前后),粵語片基本上沒有中斷過。而且,當年擁有的海外市場,也是粵語片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從廣東電影市場本身看,廣東和香港如果聯手打造這樣一個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電影市場,不是沒有可能性。特別是在CEPA條款下,香港電影與廣東電影合作,共同開拓這樣一個市場,就不僅僅是一個愿景了。
事實上, CEPA實施后,許多香港電影人躍躍欲試,投身于龐大的內地電影市場。但是,不用整個內地市場,不用想著“十三億”,只要有 “一億”,差不多就是四個臺灣市場、兩個韓國市場。也就是說,除非是大制作,因地制宜地制作適應粵港兩地口味的中小型規模影片,應該是很好的一條出路。
在這樣一個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不論任何級別的公司都將面對抉擇。對我們而言,成為一個擁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創意電影公司也許更重要
對電影來說
創意和激情有多重要
從最初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品牌產品的加工地,到后來一些新技術和軟件也發包給中國進行產品外包加工,中國無法創造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創意產品嗎?這對于一個以五千年文明著稱的大國,猶如生存和死亡的問題一樣令人深思。
電影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之后,給制造型中國向創意型中國的過渡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契機。一個產業只有政策的支持和資本的參與才會快速發展。但創意和激情的重要性依然不能被低估。
以我帶領的這個年輕的電影團隊為例,所有的成員都有激情,有才華,有想象力,夢想著創造出一批又一批極具商業價值的產品,能夠在未來的電影市場創造一些商業奇跡。
什么是我們獨特的運作模式?創意和品牌一直是我們操作項目的核心定位。這些年,不論是和中影集團一起合作的“中國青年導演新電影工程”,簽約劉浩、寧浩等一批青年導演;還是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合作的“中國新電影·云南影響”,邀請我國香港、臺灣和大陸兩岸三地的十位年輕女導演拍攝的類型片;亦或去年剛剛啟動的“影客商業行動”,跨國拍攝各種商業類型片,都是將創意定位于這個產業價值的核心系統當中。
因為創意才是一個電影項目最終贏得投資和觀眾的根本。此次,作為“影客商業行動”的第二部電影《燃情世界杯》,就是一次與業界人士聊天時觸發的——突然發現,讓世界為之瘋狂的世界杯,居然從未成為國內大銀幕的主角!世界杯的激情瞬間點燃了我這個小團隊,我們連夜決定推翻之前籌備了小半年的項目,把“世界杯”作為新的主角,通過足球、電影、戲劇和流行音樂界的跨界明星組合,赴南非拍攝這部以世界杯為背景的新懸疑喜劇,制造一個電影人替國人圓夢世界杯的激情與夢想!這是一個完全以創意和激情為核心,以年輕電影人的判斷力和電影制作的規范性來運作的商業項目。我們似乎感覺到一種蓄勢待發的狀態,期望在這樣一個年代借助資本的翅膀飛翔。
當前,更多資本,或者說更多具備向全產業鏈發展的實力電影企業或者機構,都期望能直接收購一個專業的電影制作公司或者電影發行公司,再進行上下游的整體開發,從而進入一個最快速最直接的資本操作系統。我非常了解他們所鎖定的對象——能夠快速又保質保量完成其所需要的產品,以滿足他們的戰略需求。然而對我而言,被鎖定的這些對象如同一個電影外包公司,按部就班地根據客戶的要求為其量身定做,而他們原有的商業智慧、激情和創造力,以及創造商業價值的能力都不會再綻放耀眼的光芒。這是很難創造奇跡的。
在這樣一個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不論任何級別的公司都將面對抉擇。對我們而言,成為一個擁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創意電影公司也許更重要。
我常常想,也許,我們正處在電影界百年老店的頭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