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8日,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智鋒擔綱主持的《2009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推出,報告從“紀錄片頻道、紀錄片欄目、紀錄片節目、2009年中國紀錄片市場狀況、中國紀錄片發展問題與對策”等多個方面對中國紀錄片的創作和市場進行了調查分析。本刊將不定期從中節選精彩篇章刊發。
電視傳播效果主要體現于收視率、收視份額、獎項與社會關注度。從目前媒介生態看,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類型集中于電視劇、娛樂節目和新聞節目,而紀錄片整體收視率處于較低狀態。
即使《敦煌》這樣的大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出,收視率也并不理想,但社會影響力與文化影響力比較巨大。雖然紀錄片整體收視率和收視份額較低,但通過分析其收視數據,仍可以看出2009年各紀錄片頻道的不同生長走勢。2009年各紀錄片頻道的總體收視表現平穩。
據CSM媒介研究31中心城市收視數據顯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在2009年的平均收視率為0.16%,較2008年下降0.01%,平均收視份額為1.22%,較2008年的1.27%下降了0.05%,競爭力略有下降。但由于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穩定的節目質量,該頻道在全國所有上星頻道中排名15位,屬于比較靠前的頻道,綜合實力仍較為強大。從觀眾集中度看,中年、受教育程度較高、干部、管理人員、初級公務員、雇員、收入水平相對較高觀眾的集中度高于平均水平,對高端觀眾較具吸引力。
上海紀實頻道在2009年的收視情況也很平穩,據CSM在上海地區的收視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紀實頻道平均收視率為0.25%,與2008年持平,收視份額為1.81%,較2008年的1.73%略有提升,增加了0.08%,在上海地區的頻道排名中處于第14位,說明其在上海地區的收視較為平穩,影響力和競爭力略有增強,在當地也是排名比較靠前、實力較強的頻道。從觀眾集中度看,上海紀實頻道的觀眾主要為男性、中年、受教育程度較高、收入水平較高的人群。
2009年收視表現較為突出的地面紀錄片頻道是中央教育臺三套和湖南金鷹紀實頻道。據CSM在北京地區的收視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教育臺三套平均收視率為0.22%,較2008年提升了0.04%,平均收視份額1.48%,較2008年的1.23%提升了0.25%,在收視表現和市場占有方面都呈現上升趨勢,在北京地區頻道中排名20位,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有所提升。其中2009年中央教育臺三套的收視份額較2007年0.58%提升了0.9%,提升幅度為155%,說明其2007年頻道改版的效果已初步呈現,但不排除其晚間時段電視劇對收視的拉動作用。
從各個角度看,2009年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的表現最為突出。據CSM在長沙地區的收視調查數據表明,2009年該頻道在2009年長沙地區晚間收視份額近1.00%,較2008年增幅26%;在長沙地區全天收視份額1.12%,較2008年增幅24%;頻道2009年長沙地區晚間收視率0.28%,較2008年增幅25%。由于金鷹紀實頻道沒有播出電視劇和娛樂節目,在長沙地區娛樂節目強勁的背景下,收視排名在長沙地區各頻道中排在第23位,中等偏上水平,競爭力不斷增強,取得如此進步便顯得難能可貴。
金鷹紀實頻道在2009年整體收視狀況呈現出兩大特點:
第一、金鷹紀實頻道全天的收視走勢呈現三大收視峰值,其中在三個開機率高峰時段表現最為明顯,分別是:午間12:00檔、早晚間18:00檔和黃金檔的21:00。
第二,跟2008年相比,金鷹紀實頻道的收視率增幅平均達50%以上,除在早間時段8:00—9:00比起往年略有下滑外,2009年全天其它各時段均有不同幅度的收視增幅,其中最高增幅出現在21:00-22:00時段,達100%,由原來的0.2%達到了0.4%。
2009年重慶科教頻道基本持平,處于中等位置,說明其競爭力和影響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依然是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
此外,社會反響和評獎也是評價頻道傳播效果的重要指標。領導滿意、政府滿意,可以獲得優惠的政策,獲取資金的支持,紀錄片頻道可能因此得到重視、推介,甚至獲得獎勵。如《故事湖南》已成為各大網絡媒體爭相轉載的熱點視頻,湖南省檔案館等多家單位也將節目視為珍貴史料。在它的帶動下,一批中高端品牌欄目開始云集金鷹紀實頻道。同時,欄目中的一些節目也吸引了外地游客,推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獲獎既可作為社會效益指標,又是專業水準的重要參照,但各類評獎活動更多地是作為促進影視文化交流和市場交易活動的平臺,為獲獎而拍攝紀錄片的制作模式已經被各電視機構拋棄,以觀眾為本的觀念才是紀錄片創作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