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大賽金鵬獎的頒獎晚會上,大賽評委會主席馮小剛將評委會大獎授予了一部名為《打,打個大西瓜》的動畫短片。頒獎時,他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我非常非常地欣賞這部短片,我今天可以對著電視告訴這位導演,我非常期待著跟你見面,希望有機會和你合作。”
從2006年初,《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無厘頭短片在網上瘋狂傳播,到《打,打個大西瓜》被官方認可,一夜之間,新媒體短片似已從邊緣走到了主流。
這個由國家廣電總局、深圳市政府主辦,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和深圳廣電集團承辦的“金鵬獎”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大賽,共計征集到作品兩萬多部。作為首個國家級的永久性新媒體短片最高獎,“金鵬獎”讓歷來最被忽視的新媒體影視創作群體真正走上了前臺,進入了官方的評價體系。
新媒體短片的奧斯卡?
“我們想把這個比賽打造成新媒體短片的奧斯卡。”“金鵬獎”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大賽秘書長李箭對于這個大賽有著遠大的愿景。 這種信心來源于大賽不菲的成績——通過網絡報名參賽作品逾兩萬部,影視展覽制作機構和團體推薦作品逾2000部,這些作品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土耳其、以色列、葡萄牙、新加坡、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其中甚至不乏德國柏林短片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的精彩作品。
不過對于新媒體娛樂產業來說來說,金鵬獎的創舉并不僅僅是大賽的本身,它所搭建的一整套交易平臺在今后將產生更為實際的市場效應。“以前我們很多評選活動,領完獎就走了,沒有給產業和市場留下東西,而我們這次想通過搭建一個平臺打開新媒體短片的市場。”李箭對記者說道。
于是,在活動期間,大賽組委會組織了一些投融資機構與新媒體影視企業開展配對洽談,拓展其投融資渠道。此外,大賽主辦方還將撥出一些孵化基金選擇投資一些優秀作品。
“我們深圳廣電的意向是拿出500萬元作為新媒體短片的孵化基金,今年首期先拿出100萬,對一些優秀作品進行投資和購買。”李箭對記者表示,100萬的數目雖然不高,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引起新媒體短片創作者們重視,去引領產業發展,鼓勵新媒體內容的原創。
短片大賣場開張
本次大賽的優秀作品將在深圳第六屆文博會上參展交易,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后簡稱深圳文交所)正式對新媒體短片作品授權掛牌。深圳文交所將為新媒體項目提供策劃、融資、戰略合作等方面的服務,并為“金鵬獎”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大賽參賽及獲獎優秀作品提供市場化的交易平臺。
李箭向《綜藝》透露,可參與版權交易的作品有1823部,其中國外作品300多部。現已有16個國際買家于文博會期間到深圳文交所就購買新媒體短片進行洽談。
他向記者介紹,將這些新媒體短片的具體信息將錄入到深圳文交所的信息庫,深圳文交所會參照國家版權法和媒體購片體系對其進行估值。“在傳統媒體播要多少錢,在新媒體上播要多少錢都要定價,新媒體還要細分成:手機一集多少錢,網絡一集多少錢,要形成一個詳細的價格框架。”
李箭表示,承辦“金鵬獎”的深圳廣電與深圳文交所欲在新媒體作品孵化和交易過程中,探索出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文交所助推影視產業
對于剛剛成立不久的深圳文交所來說,新媒體短片交易只是其眾多交易項目中的一部分。該機構于2009年11月16日掛牌成立,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和深圳市國資局發起組建。四個股東中,深圳廣電集團占40%股權、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占40%股權、深圳報業集團占15%股權、文博會公司占5%股權。
“深圳文交所最大的特色是與文博會互動,這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絕對優勢。”深圳文交所總經理建東告訴記者,“文博會現在有4000多個項目,我們就從文博會海量信息中間去淘,哪些東西可能做成,馬上形成交易的,大家一拍即合。”
目前,深圳文交完成了與海外機構合同、合作意向協議4宗,成交金額達12.09億元,簽約方分別來自泰國、巴西、美國。重點簽約類別,依次為演藝娛樂、文化創意、文化會展、印刷復制、數字內容和動漫、產(股)權轉讓、影視制作。其中,除了已經納入交易平臺的一千多部新媒體短片外,也有不少優秀的影視項目參與交易。
例如,文交所成交的第一宗文化企業股權融資項目是,深圳市歡樂動漫有限公司將部分股權作價6000萬元轉讓給了深圳兩家投資管理公司。在場內成交的第一宗電視劇融資項目則是電視劇《畫皮》,劇組通過深圳文交所平臺募集了300萬元的資金。此外,制片人、導演張紀中也帶著電影《美猴王》和融資一億美金的野心,來到深圳文交所物色國際資本,為此,文交所幫他找來40多家基金公司做專場推廣。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楊偉光也帶著《家有外星人》等多部新作來到深圳文交所。
除了吸引優質項目加入平臺,深圳文交所還不斷擴大管理資金的規模。深圳廣電集團總裁兼深圳文交所董事長王茂亮向記者透露,數家銀行將會和深圳文交所進行合作。中國工商銀行將與深圳文交所合作。此外,對文化企業授信100億元人民幣,深圳招商銀行將向深圳文交所提供100億元的資金支持,建設銀行有意就300億的銀行授信與深圳文交所合作。此外,與文交所戰略合作的20多家基金的管理規模達208億元,到目前為止,數十家金融、基金、擔保、再擔保機構與文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匯聚了數百億的資金。
“文交所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這是我們堅守的一個重要原則。所有能夠為這個平臺交易雙方提供最高水平服務的人都可引進,包括銀行、基金、擔保公司、保險,還有國際買家、行業協會、數據公司,引進來干什么?是來做服務,賺錢,我們只收最基本的平臺費用。”王茂亮對此剖析,“比如說評估,我們不懂評估,就找中國最權威的評估公司。我們的責任是把大家都攏到一起為交易雙方服務。”
此外,深圳文交所還將運營管理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5月17日,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已經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正在籌備階段。該基金是一家由財政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以及深圳文博會有限公司等聯合發起的私募基金,計劃吸引一些文化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等認購,同時也意欲吸納民間社會資本進入,首期募集規模60億元。
建東透露,預計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年內將募集到200億元資金,屆時深圳文交所將與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共同管理運營其中的30%,也即約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