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很長時間的諜戰劇終于退潮,從本期榜單上看,古裝劇開始鋒頭漸盛,現實背景的情感劇表現突出。
北京榜單排名首位的《媳婦的美好時代》就是非常貼近生活的情感劇。該劇雖然演繹的是老套的婆媳關系,但注入了清新、幽默、和諧又感人的特質,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家庭摩擦和矛盾中呈現出了溫馨和諧的一面,也透露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令觀眾看起來輕松。《戰士》和《尖刀》都是軍旅類型的電視劇,此類劇集經常能取得良好收視成績,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上海和成都的收視榜則顯現出諜戰劇的“余韻未了”。在這兩個城市占據收視榜首的《內線》,其賣點在于首次揭開了新中國成立前的兩湖解放大懸案。該劇以渡江戰役為背景,嘗試引用“殺人游戲”的格局,來推動劇情內各方勢力錯綜復雜的內心爭斗,在大環境設置和劇情推進方面可謂皆有創新。此外,《內線》在長沙也奪取了第二名的收視成績。
細看上海和成都榜單,可以發現情感劇集的表現很突出。如在上海榜單排名第三的《中國家庭第二部》,講述的是關于家庭婚姻的熱點話題,故事貼近百姓,情節曲折;而成都榜單的《良心無悔》和《當愛已成往事》也都是情感劇。前者跳出了現在情感劇流行的濫情、煽情與矯情,將鏡頭對準普通的農民工家庭,描寫了普通人在艱難奮斗與發展中的樸素情懷,并融合了勵志、商戰、情感、倫理等多重元素,堪稱出色的時代情感劇。《當愛已成往事》也改編自熱門小說《云上的日子》,反映了生于60年代,愛在80年代,交錯于90年代的三對情侶的動人愛情和曲折經歷,以情制勝,樸實無華,令觀眾感受到一種純愛之美。這種淳樸的情感劇,表現出強大的吸引力。
在西安和沈陽收視榜上排名第一的,都是講述普通人生活的情感劇。《張小五的春天》關注的就是小市民的幸福。劇中的“張小五”通過自己的奮斗,從包工頭變身為跨國CEO,展現出“新剩女”的風采。而最受沈陽觀眾歡迎的《老大的幸福》劇情更加樸實,它講述的是一位足療師來到北京后的生活經歷,探討了當下人們的幸福觀問題,反思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審視了現實社會里的種種怪現狀,因此該劇的主角也被稱為草根版的“老莊”。
從廣州和武漢榜單上能看到古裝劇的上升態勢。《鐵馬尋橋》頗有武俠電影的意趣,以寫實性的武打風格取勝;《秋香怒點唐伯虎》在經典戲中加入了反傳統的元素。不過,這兩部戲都是港產劇,而在武漢榜單拔得頭籌的《美人心計》則是徹底的內地制作。這部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大戲以西漢為背景,描寫了漢室后宮中的爾虞我詐。除了劇情跌宕起伏外,該劇的突出之處還在于華麗的視覺效果。或許,追求大場面與華麗畫面,將成為古裝劇的流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