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對外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交流的不斷擴大,學習運用英語這門國際語言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截至2010年初,安徽已經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外商的投資領域涉及裝備制造、交通、能源、化工、輕紡、農業、房地產、現代服務等多個行業。在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的大環境下,為更有效地服務對外開放,安徽人民廣播電臺于2004年1月起著手創辦了《雙語新聞》、《雙語會客廳》等中英文雙語節目。節目開辦之初,有人擔心,在安徽這樣的內陸省份,雙語節目有聽眾嗎?節目的市場前景如何?對此,安徽臺領導和編輯的看法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隨著全省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英語是對外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只要堅持面向聽眾、精辦節目,雙語節目在內陸省份同樣能擁有聽眾和市場。
由于既不沿海又不沿邊,安徽的國際化程度和英語環境和國內沿海大中城市比較起來,的確有一定差距。據此,安徽電臺在一開始設立英文類節目時就確定了中英文對照播出的形式,以方便初學英文的聽眾循序漸進提高英文的理解能力。
一、雙語節目介紹
1、《雙語新聞》
《雙語新聞》2004年1月1日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節目采用男女聲中英文對照播出的形式,內容主要包括當天的中國國內新聞(Chinese News)、安徽本地新聞(Local News)和國際新聞(World News)三個部分。周六版《雙語新聞》內容為一周要聞回顧;周日版內容選取偏向社會新聞,主要包括一周以來國內外科教、文化娛樂以及體育方面的消息,同時配以背景音樂。該節目的聽眾定位為安徽省內及周邊省市的大中學生及廣大英語愛好者,節目同時也為長期居住安徽的外籍人士了解本地新聞、相關生活信息提供了一個渠道。
2、《雙語會客廳》
《雙語會客廳》2006年1月1日首播每天一期、每期30分鐘。《雙語會客廳》是一檔中英文雙語談話節目,一般由一到兩位主持人和嘉賓合作,每次就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節目中包含的固定板塊主要有:可供聽眾參考學習的中英文對照新聞資訊板塊;嘉賓討論環節;中英文歌曲、實用英語等內容。
較之《雙語新聞》,《雙語會客廳》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靈活,聽眾的認可程度較高、反饋也更積極。節目中的新聞播報輔之輕松的背景音樂,傳遞信息的同時兼顧了可聽性、趣味性。嘉賓訪談環節一般由主持人預先設計話題,提前和嘉賓溝通后錄制。由于是中英文雙語節目,嘉賓的選取有語言方面的局限性。如果作客嘉賓只說中文或只說英文,主持人可以用另外一種語言輔助進行補充。
《雙語會客廳》的話題選取多樣化,兼顧安徽本地特色,涵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藝術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安徽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節目的嘉賓資源也越來越豐富,除了安徽本地來自各行各業的嘉賓,曾經邀請過的嘉賓還包括常住安徽的外籍人士(國際交流學生、老師、外企管理人員等)和短期來訪安徽的各國官員、學者、藝術家、知名運動員等。節目還充分利用廣播節目的特點,除了傳統的演播間直播或錄制外,還采取電話、網絡音頻采訪等多種方式,突破了地域限制,豐富了節目內容。
《雙語會客廳》的目標聽眾主要定位為安徽省內及周邊省市的英語愛好者、大中學生和長期居住安徽的外籍人士。從收集到的反饋看來,有部分海外聽眾通過網絡廣播定期收聽該節目。
目前《雙語會客廳》已開辦的版塊包括:
雙語訪談:選擇聽眾關心的話題與嘉賓進行中英文訪談;或者選取播放國外媒體的訪談音頻。
環球資訊:目標對象聽眾所關心的國內外大事、感興趣的民生新聞、社會新聞。
美文誦讀(暫定):中外嘉賓介紹漢語或英語書籍、文章,并誦讀推薦章節。
實用英語:選擇日常實用的英語短語進行教學講解。
除此之外,節目還根據每期不同內容安排播放相應的中英文歌曲,還同相關留學機構合作,每期固定播出10分鐘的留學咨詢類聯辦欄目。
二、收集反饋,辦好雙語節目
自安徽臺創辦雙語類節目開始,節目組就充分意識到了和聽眾互動交流的重要性,通過不同渠道收集聽眾反饋,進一步了解聽眾需求,辦好中英文廣播節目。收集反饋有以下一些主要方法:
1、在直播節目中開通熱線電話、短信平臺與聽眾直接交流;
2、在錄播節目中告知聽眾電子郵件地址、QQ等在線聊天工具等聯絡方式,聽眾可以在節目結束后同主持人、編輯進行聯系;
3、依托安徽人民廣播電臺的網站,設立節目論壇,在論壇上發起不同主題的討論帖和聽眾互動,聽眾也可在電臺網站上直接收聽、下載節目音頻;
4、也有部分聽眾會通過信件、卡片傳遞問候、提出建議。
三、在不斷探索中改進創新
創辦雙語節目的六年多來,節目編輯通過上述方式廣泛收集了來自社會方方面面聽眾的不同反饋并據此對節目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改進:
1、調整雙語節目的播出形態。《雙語新聞》節目分為國內、省內、國際三個部分,在創辦初期采取每版塊內中文新聞播報之后再播報英文的方式,后來根據聽眾建議改為每個新聞條目對照播出的形式,這樣不但及時傳遞了資訊,還兼顧了廣大英語愛好者同步對照學習英文。改版后的《雙語新聞》收聽效果大有改觀,聽眾反饋好評不斷。
2、適應不同層次聽眾的需求。雙語節目的聽眾來自社會不同領域,有初學英語的學生,也有資深的英語教學工作者、外企任職人員,還有學習漢語的外籍人士。考慮到語言程度的不同,《雙語會客廳》為了兼顧大部分聽眾的需要設立了不同欄目,比如全英文訪談就是面對英文造詣較深的“高端”聽眾,而實用英語等教學類節目就是針對從ABC學起的普通聽眾。
3、語言只是形式,內容的選擇決定節目質量高低。雙語節目組在節目內容的選取方面也頗費心思,分析目標聽眾的興趣所在,進行新聞資訊和訪談話題的選擇。例如《雙語會客廳》中資訊部分側重文教體育等社會類軟新聞,還根據不同內容插播相應中英文歌曲,讓聽眾在收聽學習的同時也得到聽覺上的愉悅放松。訪談版塊中,經常請一些中英文都很流利國內或者外籍人士,讓他們說說各自的人生故事,除了語言學習外,還有一定的勵志作用。節目嘉賓來自各行各業,包括英語老師、國內和國外交流學生,還有國外來訪官員、知名藝術家和運動員等,這些嘉賓的出現也使得節目添了幾分權威性。
4、節目的包裝風格應和節目的目標聽眾、整體內容保持一致。欄目的片花制作也相當重要,制作精良的宣傳片花可以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可聽性,在目標聽眾中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5、規范中英文播報的標準。省級媒體播出的節目應有一定專業性、權威性,所以在雙語節目主持播報過程中,英文語音和文法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安徽臺曾數次邀請省內外英語業內專家、外籍老師對《雙語新聞》省內部分自采、自翻的稿件挑錯、校正,使得該節目的質量不斷提高。2006年10月間,一位居住在南京的老華僑在收聽到安徽臺雙語新聞節目后,專門打來電話詢問播報雙語新聞的主持人是否是美國籍。當他現場與該主持人通話后發出感嘆,沒想到安徽電臺的英語主持人英語播報如此標準。
六年多來的艱辛探索,安徽臺雙語節目及其主持人在其收聽群體內已經有著相當的影響力。經常有聽眾通過電話、信件、電子郵件、QQ和MSN等聊天工具反饋對雙語節目和主持人的看法,節目組也通過組織聽眾參觀電臺、開辦座談會等形式不斷和聽眾進行交流、進一步擴大節目的影響力。2006年六、七月間,美國馬里蘭州務卿瑪麗·凱恩女士來安徽訪問。熟悉該節目的省外辦相關負責人積極牽線,促成瑪麗·凱恩女士在訪問中擠出時間,專門接受了該節目主持人的集體采訪。與此同時,在安徽舉辦的各類涉外活動中,該節目主持人都盡量參與,不僅豐富了節目,也提高了節目影響力。不少聽眾在調查中反映,雙語新聞只有10分鐘,聽得不過癮。
中英文廣播節目在安徽這樣的內陸省份雖然處于起步階段,卻有著相當的市場前景。首先,由于雙語節目有語言教學的功能,近年來,相繼有幾家英語培訓和教學機構參與聯辦該節目,實現了雙贏。其次,近年來有一大批著名跨國公司來到安徽進行投資,其中包括聯合利華、日立、西門子、大陸輪胎、通用汽車、ABB、可口可樂、微軟、沃爾瑪等世界500強企業,這些涉外企業可以說是中英文類雙語節目的潛在合作伙伴。在安徽投資的境外企業立足本地,宣傳推廣各自品牌、形象,雙語節目和其他節目比較,自身的語言優勢不言而喻,可以考慮在聯辦相關主題活動多作文章,幫助潛在客戶推廣產品的同時也擴大節目自身的影響力。另外,廣播電臺也可以為節目自身的宣傳平臺,面向社會開設相關雙語類的培訓課程,這樣的嘗試也可促進雙語節目自身的發展。
總之,作為安徽廣播行業唯一的雙語類欄目,只要我們發揮本土優勢,和廣大聽眾進行更多的交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提供他們最想聽最愛聽的中英文節目內容,進一步完善節目結構,改進節目內容,擴大欄目的影響力,高起點打造精品欄目,內陸省份同樣可以辦出受聽眾歡迎的雙語節目。■
(作者單位:安徽人民廣播電臺)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