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紅糖湯解胃痛通小便
取胡椒(按年齡計算,1歲2粒,如20歲就取40粒)壓碎成五六瓣后加紅糖、水適量,置于瓷缸中煮開2次,待不太熱時兩口氣喝掉(藥到胃中就感舒服),服藥后15~20分鐘,則放屁。此法不僅可解胃痛脹氣,還能通小便,痛脹感全部消失。
安徽黃山 王崇儀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研究員點評:胃痛又稱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證,常伴有噯氣、嘔吐等癥狀。因胃脘部位接近“心窩”,所以歷代中醫文獻中所謂的“心痛”、“心下痞痛”,多指胃痛而言。胃痛是臨床常見癥狀,多見于西醫之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癥及胃黏膜下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胃癌等疾患。常見病因為寒邪犯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等,以致胃氣郁滯,失于和降而引起疼痛。胡椒具有溫中、下氣、消痰、解毒的作用,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淤之效。二者配合使用,可用于寒邪犯胃,寒凝氣滯,升降不利,胃氣不和而致的疼痛、脹氣。
但值得注意的是,胃痛的原因復雜,對于中醫辨證屬于其他證型者,則不適宜。另外,還應到醫院就診,尋找病因進行治療。
蘿卜姜梨水鎮咳祛痰
取10厘米長白蘿卜段,1個梨,半塊生姜,將三者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加入涼水煮,水開后再用小火煮5分鐘,候溫,當茶頻飲,睡覺前再將蘿卜、梨和生姜吃下。堅持1周即可鎮咳祛痰。
河南洛陽張一帆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研究員點評:中醫認為咳嗽有2種含義: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一般多為痰聲并見,故以咳嗽并稱。咳嗽的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之邪,二是臟腑之病氣,引起肺氣不清失于宣肅,迫氣上逆而作咳。古代醫家有“咳證雖多,無非肺病”和“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等說法。咳嗽大體可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類。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發熱、頭痛、惡寒等,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內傷所致咳嗽,一般無外感癥狀,起病慢,病程長,常伴有臟腑功能失調的證候。可分為痰濕咳嗽、肺熱咳嗽、肺燥咳嗽、淤血咳嗽、陰虛火旺咳嗽等證型。
白蘿卜有除痰潤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的作用;梨具有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作用。三藥配伍,可發揮止咳化痰、滋陰潤肺的功效。因此,對肺燥咳嗽(表現為干咳無痰,或痰少色白黏稠,咯吐不利,咽干口渴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咳嗽可出現在多種疾病之中,如現代醫學中的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等病都可能出現咳嗽。因此,如患有咳嗽,還應積極尋找病因進行治療。
杜仲豬腰治腰痛
我因骨質增生引起腰痛多年,做過牽引等治療,無效。有朋友推薦了我一個方子,吃了3次后腰不痛了,效果很不錯。方法是:杜仲30克,豬腰1個(切成片),冰糖適量(隨自己的口味調整)。上述方藥一塊蒸,吃豬腰,杜仲不吃。半個月或1星期吃1副,吃3~4副即可見效。
重慶 肖桂群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研究員點評: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病證,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因腰為腎之府,故腰痛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腰痛一證,外感內傷均有之。其病變化常表現出腎虛為本,感受外邪以跌仆閃挫為標的特點,因此治療時除散寒行濕、清利濕熱、活血祛淤、舒筋活絡外,多配合補腎強腰的藥物,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醫認為,腰痛常分為:寒濕腰痛、濕熱腰痛、淤血腰痛、腎虛腰痛。本方中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豬腰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維生素等,有健腎補腰之功效。二藥配伍,具有補益肝腎、壯腰強膝之功,對于治療腎虛腰痛者有一定的療效。腎虛腰痛臨床主要表現為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腿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作,偏陽虛者,則少腹拘急、面色蒼白、手足不溫、少氣乏力;偏陰虛者,則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腰痛單發型的少見,兼證型的多見,腰痛時間久則虛實挾雜,用藥當需互參,標本兼顧為治。
枸杞防口干
最近我一直覺得口干,特別是半夜醒來的時候。有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防口干的法子:睡前將四五粒枸杞放入口中并一直含著。這樣既能防止張口睡覺,又能刺激唾液分泌,從而預防夜間口干。我試用了半個月,情況確實有所好轉。
遼寧北鎮鐘皓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老人夜間口干的原因較復雜。從生理上看,老人擔心夜尿多,睡前很少喝水,半夜可出現口干;有的則有打鼾或睡中張口呼吸之習慣,口舌之津“揮發”快也易出現口干。另外,糖尿病、慢支炎、甲亢、慢性咽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夜間口干。
中醫認為,老人經常夜間口干,多是肝腎陰虛導致津液不能上承所致。枸杞味甘性平,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生津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療頭暈健忘、目眩多淚、虛勞咳嗽、消渴咽干、遺精等癥。枸杞擅治由于陰虛傷津之口干,如近代名醫家張錫純曾患上夜間煩渴癥,飲水難消,遂“臨睡時嚼服枸杞子一兩”,使癥狀緩解。枸杞滋肝腎之陰,生津且能安神,睡前嚼服枸杞,既可緩解夜間口干,還有幫助睡眠作用。一般可在睡前嚼服10~30克。
編后:來源于民間的驗方、偏方數不勝數,很多人自行應用,有用對了的,也有用錯了的。“我來薦方”就是本刊為讀者搭建的這樣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并請專家評點指導。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種疾病,用藥也可能差異很大。因此,我們不主張讀者自行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安全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