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年近60,近視已達1000度,這幾年近視度數還在不斷增加,看什么東西都朦朦朧朧的。聽說近視度數到一定年齡就穩定了,老王很疑惑,為何他的度數依然在加深?
近視在古代稱為“能近祛遠”病,也就是說近視患者只能看近物不能看遠物。這類患者在用眼看東西時,從無限遠處來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睛的屈光系統之后,在視網膜前集合成一個點(焦點),視網膜上形成的則是不清楚的圖像,患者遠看時視力明顯降低,而看近物時視力尚正常。
度數不斷加深可能是病理性近視
近視度數在300度以下屬于輕度近視,超過600度者則為高度近視。絕大多數近視患者度數可隨發育停止而漸趨穩定,通過戴眼鏡等方式矯正,其視力可達正常。還有一部分近視患者度數會不斷加深,并且進展迅速,如果1年內近視度數增長超過100 度,甚至達到200 度以上,或是累計達到2000 度的高度近視,就很可能是病理性近視(惡性近視)。
病理性近視患者可表現為看遠物不清,看近物視力也變差,易出現眼脹痛、眩暈、惡心,常伴有眼球突出,部分患者可有眼球向外偏斜。眼底檢查可表現為豹紋狀眼底、周邊部眼底格子樣變性、囊樣改變、無壓力白斑等。
病理性近視的常見并發癥有飛蚊癥、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白內障等。其中,視網膜脫離是最嚴重的并發癥,表現為患者自己感覺眼前有固定黑影遮蓋,視力突然減退,出現這種情況時,應立即到醫院診治,否則會引起失明。
定期進行眼底檢查
病理性近視患者度數不斷加深的原因中,除遺傳因素以外的后天因素是可以預防的。其中注意用眼衛生、重視眼睛保健最為關鍵。定期到醫院做詳細的眼底檢查(通常每年1次),及早發現病變,并加以處理,可避免更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近視的發生可能與遺傳、發育、外部因素等相關,老年人近視度數不斷加深需考慮虹膜睫狀體炎、老年性晶狀體核硬化、玻璃體混濁等。
此外,全身健康狀況對視力也有一定影響。對老年人而言,缺鈣、血糖偏高、眼部血管硬化、頸部動脈斑塊、腦部缺氧等也可促使高度近視加速發展。
中醫防治:“子類多明目”
保護視力目前已受到社會各方面關注,在重視青少年近視防治的同時,我們還應關注老年人的視覺質量。采用中醫中藥對病理性近視進行防治干預,也不失為一種可行方法。
祖國醫學稱高度近視又為“覷覷眼”, 對近視的病因及治療有獨特見解,在中藥辨證論治、針刺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中醫防治病理性近視往往采取補心益氣、滋補肝腎、安神定志、益精養血等原則。傳統驗方有定志丸、加減駐景丸、益氣聰明丸、杞菊地黃丸等。根據“子類多明目”的藥物理念及個體差異,醫師還會適量加減明目類藥物如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楮實子、決明子、車前子、覆盆子、茺蔚子等。
中醫還運用針刺眼周及耳部的相關穴位,或用梅花針叩擊頸部及眼周進行治療(需由專業人員操作)。
對不斷加深的病理性近視,一般主張手術治療,以阻止近視度數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