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街上、報刊里或是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專治前列腺炎”的廣告,時不時也聽說有病急亂投醫的患者,給偽專家和“醫商”創造騙錢的機會。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前列腺炎的醫療現狀:高發病率和低治愈率。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呢?究其原因就是現今的前列腺炎的類型,與從前相比發生了大的顛覆……
過去:無菌性前列腺炎唱主角
在異性交往嚴謹、幾乎不存在婚外性行為和婚前同居的年代,前列腺炎發病率很低,由生殖器官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更少。那時候的前列腺炎患者,絕大多數都是體內雄激素水平處在高峰期的未婚青年。這些青年大多已進入社會,接觸成年女性增多,在視覺、語言和情感交流中,容易產生性興奮和難以抑制的陰莖勃起、前列腺充血。但出于傳統,即使對熱戀數年的未婚妻,他們也不會提出性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前列腺充血消退緩慢,前列腺發生淤血、腫脹,稱之為無菌性前列腺炎。
在對性愛很謹慎的時代,絕大多數前列腺炎都是無菌性炎癥,占前列腺炎總發病率95%。
對于無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婚后有規律的夫妻生活,可使前列腺內血液淤積和腫脹消退,無需抗感染藥物治療,絕大多數都可逐漸自愈。此外,請泌尿外科醫生每周按摩前列腺1次,排盡前列腺液,或每天熱水坐浴1~2次(每次15~20分鐘),都有加快前列腺血液循環、促進腫脹消退的治療效果。
如今:顛倒的“95%”
有調查顯示,現今的前列腺炎患者,95%以上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與上世紀80年代以前95%都是無菌性前列腺炎正好相反。原因大致如下:
☆ 現在年輕人與異性交往觀念開放。戀愛和結婚速度都較快,幾乎不存在熱戀多年不結婚、不同居。因此,也很少出現因前列腺淤血引起的無菌性炎癥。
☆ 自從2005年試行取消婚前檢查后,許多年輕人不主動進行婚前體檢。現實中,因女方生殖器官炎癥造成其配偶患前列腺炎(有菌性)比例急劇增加。
☆ 有些醫生還抱著“前列腺炎95%都是無菌性的”的老觀點,是造成慢性前列腺炎反復發作、不易治愈的人為因素。
☆ 被誤診的“前列腺炎”。我國現仍沿用“白細胞內檢測到淋菌、衣原體、支原體等微生物”作為確診性病根據,但在送檢的尿道膿液、前列腺液標本中,白細胞絕大多數都已死亡破裂。因白細胞內未查到相關生物體,按規定不能診斷為性病,患者也不同意按性病治療,結果診斷為“前列腺炎”和“尿路感染”,這些患者往往越治越重。
☆ 前列腺炎發病率與性病流行密切相關。上世紀80年代性病在我國死灰復燃,前列腺炎發病率及其并發癥也逐年劇增,久治無效者明顯增多。
有效防止性病傳染,提高性病治愈率,是降低前列腺炎發病率和治愈率的重要步驟(可參閱本刊2009年8月上半月刊《由無癥狀性病引發的思考》一文——編者注)。
科學面對,避免誤治
無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存在致病微生物感染,不需要抗感染藥物治療。而感染性(有菌)前列腺炎,必須采取暫時禁欲、應用針對性抗感染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聯合應用才有療效。為避免漏診誤治,醫生應對前列腺炎患者進行嚴格的病史詢問及檢查:
☆ 無菌性前列腺患者,不是未婚、無性交史,就是夫妻長期分居無性生活;性病所致的前列腺炎患者,幾乎都有過未婚同居或“一夜情”等婚外性行為。
☆ 無論是性病所致的前列腺炎,還是由一般細菌引起的前列腺炎,患者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包皮炎和尿道炎病史,無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無上述病史。
☆ 一般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和由性病引起的前列腺炎患者,在前列腺液和經尿道外引流排出液中,均可檢測到較多致病微生物的DNA,而無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檢測結果正常。
☆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性欲旺盛的未婚青年,雖然沒有性交史,但頻繁手淫,造成尿道慢性損傷,繼發感染,也會引起細菌性前列腺炎。這類患者性格多內向,患病后自覺羞愧,隱瞞病史,診治醫生應耐心開導獲得實情,再行治療。否則,很難治愈。
總之,要改變前列腺炎發病率高、病因確診率低、并發癥多、治愈難的現狀,患者和醫生都必須用科學態度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