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從小在書堆里泡大的孩子。小時候,當別的孩子在歡樂地嬉戲時,我卻安靜地坐在書桌前,陶醉在滿屋書香之中,時而為童話中的美好結局歡喜;時而為革命英雄壯烈犧牲落淚;時而和岳飛一起吟誦《滿江紅》;時而與林黛玉一起詠嘆《葬花詞》……書陪著我走過了金色童年,又來到了如花的青春時代。我在讀書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鍛煉寫作,還在歷次語文考試中名列前茅,所以,我愛看書在同學間也是出了名的。
一次,我正眉飛色舞地給同學講書中的故事。同學突然問我:“你真的很愛看書嗎?”我當然肯定地回答說是。她又問:“那你究竟是為了什么而讀書的呢?”我忽然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的確,在這么多年的讀書生涯中,我竟沒有真正探討過讀書的真諦。“還是讓書告訴我答案吧!”我想。于是,我坐下來,恭敬地打開書本,沉浸在書的海洋中,細細品味其中的精髓。
我看見范進中舉后手舞足蹈地向我走來。他用狂熱的語調對我說:“我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做大官,發大財!”
我厭惡他的瘋狂,又翻開《五柳先生傳》。陶淵明短褐穿著,荷著鋤頭向我走來。他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我讀書只為尋求精神上的安慰與快感。”
我又看見孔明手持羽扇,瀟灑飄逸地向我走來。他對我說:“吾讀書只觀其大略,不務于精純,心神領會書意便可。”
去與近代名人會面吧!我又翻開《勵志故事》。少年周恩來表情嚴肅,斬釘截鐵地對我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高爾基溫和地對我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為了追求人類進步。”
放下書,我開始思考。讀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那我的目的是什么呢?冥思苦想間,我發現生活的智者一直在向我微笑。我恍然大悟:讀書,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欣賞生活的美,進而豐富心靈。
再看看書架,書本們似乎都有了情感,它們正向我點頭贊許。我會心地笑了笑,從此以后,我更愛讀書了。
品讀書本,感悟人生的真諦。站在書的肩膀上,它會讓你飛得更高,望得更遠,思想更富有,胸懷更廣闊。
點評
作者酷愛讀書,細心品讀,精心鉆研,從書中找到了讀書的真諦。文章列舉了范進、陶淵明、孔明、周恩來、高爾基等人的讀書目的,進而凸顯出了讀書的真諦。文章立意深刻,富有哲理,是篇不錯的文章。
【指導并置評:李宇云】